
新乡市2021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
9页新乡市2021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福建) 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蚯蚓改良土壤 B .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C . 人类治理河流污染 D . 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 2. (2分)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一个器官是( )A . 咽 B . 口腔 C . 喉 D . 鼻 3. (2分) (2019七上·临沂期中) 画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时,较暗的细胞核应该怎样表示出来( ) A . 用铅笔涂黑 B . 用HB铅笔勾画 C . 用钢笔点较密的细点 D . 用2B铅笔点较密的细点 4. (2分) (2017·润州模拟) 正确表达呼吸作用的公式是( )A . 有机物十氧→二氧化碳十水+能量 B . 水十二氧化碳→有机物十氧十能量 C . 水+氧→有机物十能量十二氧化碳 D . 有机物十二氧化碳→水十氧十能量 5. (2分) (2018·武汉) 贮存水果时,往往向仓库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 A . 降低仓库内温度 B . 促进仓库内气体流动 C . 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 . 有利于水果中有机物的分解 6. (2分) (2016七上·防城港期中) 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 . 线粒体 B . 叶绿体 C . 液泡 D . 细胞核 7. (2分) (2018七上·泸县期末) 银杏等木本植物的茎能长到很粗,是因为其茎的结构中有( ) A . 叶绿体 B . 导管 C . 筛管 D . 形成层 8. (2分)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 智能机器人 B . 变形金刚 C . 溶洞中的石笋 D . 石头上的青苔 9. (2分) (2018八上·岳池期末) 根尖的结构顺序(从上至下)是( )A . 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B . 成熟区、分生区、伸长区、根冠 C . 根冠、分生区、成熟区、伸长区 D . 根冠、伸长区、分生区、成熟区 10. (2分) (2016八上·云阳期中) 下列哪一项不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 ) A . 种皮 B . 胚乳 C . 胚 D . 子叶 11. (2分) 一朵被害虫咬过的桃花不能结出果实,那么被虫咬去的结构是( )A . 花被 B . 花冠 C . 雌蕊 D . 雄蕊 12. (2分) (2016七上·纳雍期中)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够自我复制的物质是( ) A . 蛋白质 B . DNA C . DNA和蛋白质 D . 脂类 13. (2分) (2018·泰安模拟) 某同学利用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4只雄性小狗进行激素作用的探究,对甲狗不作处理,乙、丙、丁狗各实施不同的手术。
几个月后测得其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则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 乙狗可能被切除了垂体,其生长发育速度会明显减缓 B . 丙狗可能切除了甲状腺,会出现精神不振,发育停止 C . 丁狗可能切除了睾丸,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性情变得温顺 D . 一段时间后,只有乙狗的生长发育速度处于术前的状态 14. (2分) 在我国,种植业同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合在一起,称为( )A . 广义的农业 B . 信息产业 C . 工业 D . 商业 15. (2分) (2017七上·禹城期末) 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A .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 . 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 . 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 . 绿色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促进环境中的碳氧的循环 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5题;共10分)16. (2分) (2017七上·香洲期中) 切西瓜、菠萝等水果的时候,会流出很多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来自( ) A . ① B . ② C . ⑤ D . ⑥ 17. (2分) (2017八上·忻城期中) 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18. (2分) (2017·城中模拟) 在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因为气温太高而受到伤害,是因为以下哪一项生理活动的作用(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吸收作用 D . 蒸腾作用 19. (2分) 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如图所示。
分析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A . 植物在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 . 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C . 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 D . 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 20. (2分) 下列关于植株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和伸长区 B . 柳树的茎能加粗是由于形成层细胞分裂的结果 C . 芽发育成新的枝条 D . 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土壤 三、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21. (2分) (2015七上·合江月考) 生态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部分组成.22. (4分) (2015七上·安乡期中) 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________ , 它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放大倍数的________ . 23. (4分) (2018七上·南江期末)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制作临时装片,制作临时装片要经“擦”、“消”、“刮”、“涂”、“盖”、“染”、六个步骤,其中的“盖”是指用镊子夹起________,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________,呈约________度夹角,然后缓缓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而影响观察。
24. (3分) (2017八下·确山期末)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________的类群,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25. (5分) (2018·泸县模拟) 植物花的雌蕊胚珠里有________,雄蕊的花粉里有________,它们完成受精作用后将结合成________,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生殖,受精卵将发育成种子的________,最后长成新一代植株 四、 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26. (2分) (2015七上·芦溪期末)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27. (2分)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 )28. (2分) 在一片草原上,为了保护野兔,将狐狸杀绝是最好的办法.(判断对错)29. (2分) 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都是由果皮、种皮、胚及营养物质组成的.30. (2分) (2016七上·南京期末) 植物的叶片结构主要属于营养组织.(判断对错) 31. (2分) (2015八下·楚州开学考) 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根尖32. (2分) (2016七上·宿迁月考) 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产生代谢废物(判断对错) 33. (2分) (2015七上·江苏期中) 一条河流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判断对错) 五、 综合题 (共2题;共15分)34. (9分) (2018·东营模拟) 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甲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 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生理活动是________填字母) (2) 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它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相对应,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________ (3) 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________生理活动字母) (4)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通常采用________方法(答一种即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5)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 35. (6分) (2018八上·开江期末) 小明设计了一个细菌培养实验:⑴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⑵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⑶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⑷丙培养基不涂抹;⑸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①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他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②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其目的是________;丙培养基的作用是________;③棉棒在培养基上涂抹,相当于细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这一步骤④预期几天后,三个培养皿中细菌菌落最多的是________⑤如果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一致,你认为要养成怎样的卫生习惯?________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5题;共10分)16-1、17-1、18-1、19-1、20-1、三、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21-1、22-1、23-1、24-1、25-1、四、 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26-1、27-1、28-1、29-1、30-1、31-1、32-1、33-1、五、 综合题 (共2题;共15分)34-1、34-2、34-3、34-4、34-5、35-1、。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