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管理》.docx
19页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经济与管理学院执笔人:尹淑蕾审稿人:万克德1课程编号 : 01032014课程名称:战略管理英文名称: Strategic Management课程类型 : 专业拓展选修课总 学 时: 32 理论授课学时: 32 实践(实验等)学时:学 分: 2 理论授课学分: 2 实践(实验等)学分:适用对象 :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执笔人:尹淑蕾 审定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必修课《战略管理》是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战略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它不仅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且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 企业战略管理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局和未来发展出发来研究有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被视为最高层次的管理学科由于战略管理在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战略管理课程业已成为管理类专业的重要支撑点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战略分析和选择的基本工具,从而培育学生的战略制定和实施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了解以下知识点 :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 泰勒、法约尔、安索夫、波特、哈默等 ) 及主要理论和贡献、财务战略、采购战略、技术战略、国际化战略、商业模式理解以下知识点 : 外部环境分析、综合分析、战略选择、价值链战略:基本活动战略、影响战略选择的非理性因素。
掌握以下知识点 : 战略概念、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内部能力分析、 战略指导文件、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价值链战略:支持活动战略、战略变革和战略评估、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BCG矩阵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 , 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 , 分析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 并初步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课程修读对象为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各本科、专科专业学生由于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管理,需要具有管理基本理论和职能管理的相关知识,因此,《管理学》课程是企业战略管理最为重要的先行课程, 其他专门的职能管理课程如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可安排同一学期或后续学期开设, 这样不仅保证了企业战略管理学习的基础性,同时也保证其学习的延续性三、应用型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检验(评价)方式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它强调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在具备企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站在企业全局高度进行企业长远战略谋划。
本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是辅助《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为对2象,以企业案例为媒介,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根据本课程性质,可将课程应用的环节初步设定为: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等一般而言,案例分析与课程论文在学期中进行应用型教学计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30%四、各章节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 战略概述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战略的概念、战略的 5P含义、战略分析和规划的逻辑关系、主要的战略研究流派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企业战略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明茨伯格提出的战略的 5P 概念,战略的组织效率系统概念,战略的产业 - 资源 - 能力三要素概念,战略的思维艺术概念2、十大战略研究流派;3、战略观念,包括传统战略观念、战略权变观念、战略控制观念和战略进化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 战略概 5P概念一、战略的计划概念二、战略的模式概念三、战略的定位概念四、战略的观念概念五、战略的计谋概念第二节 战略的逻辑关系一、战略思考的逻辑关系二、战略分析和规划的逻辑关系三、战略管理的逻辑第三节 主要的战略研究流派一、战略的设计学派二、战略的计划学派三、战略的定位学派四、战略的企业家学派五、战略的认知学派六、战略的学习学派七、战略的文化学派八、战略的权势学派九、战略的环境学派十、战略的结构学派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31、上网一个企业的发展资料,描述该企业的发展历程。
说明环境对该企业战略历程的影响2、战略的 5P 概念中提出了战略的计划概念是否可以认为战略就是计划?举出 3 个支持这样认为的理由和 3 个反对的理由3、你认为一个企业的治理状况将怎样影响到它的战略行为和战略效果?4、以一个你了解的企业为例,说明企业家对企业战略的重要性5、案例分析:华为的高绩效文化第二章 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战略管理是对确定战略和实现战略目标过程管理的概念掌握战略决策的性质,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企业战略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战略管理的概念;业务组合、资源分配、竞争优势和协同优势四项关键战略要素2、战略管理过程;由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构成的战略管理层次;主要的职能战略;3、战略决策的特性和四种决策观教学内容:第一节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一、战略管理的概念二、战略管理的主体和对象第二节 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一、战略管理过程二、战略管理层次(一)公司层战略(二)业务层战略(三)职能层战略(职能支持战略)第三节 战略决策一、战略决策的性质:重要性、未来导向性、系统和开放性二、战略决策观(一)创业家型决策观(二)适应型决策观(三)计划型决策观(四)逻辑渐进型决策观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1、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举出 2-3 个说明战略管理重要性的例子。
2、战略分析阶段存在哪几个基本分析要素?3、作为一名职能经理,在制定本职能战略时首先学要考虑哪些问题?4、案例分析:华联超市的发展战略4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一般环境分析,以及产业生命周期与竞争强度盈利潜力分析,了解运营环境及相关分析工具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企业战略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一般环境分析模型的结构和方法2、产业结构分析模型的结构和方法3、主要竞争者分析模型和市场细分分析模型的构成和使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一般环境分析一、政治环境二、经济环境三、技术环境四、社会文化环境五、自然环境第二节 产业环境分析一、产业寿命周期分析(一)产业寿命周期分析框架(二)产业寿命周期分析方法二、产业竞争强度 / 盈利潜力分析(一)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二)新进入企业的潜在进入威胁(三)供应商分析(四)买方分析(五)替代品分析第三节 运营环境分析一、主要竞争者分析(一)主要竞争者目标分析(二)主要竞争者假设分析(三)主要竞争者目前战略分析(四)主要竞争者潜在能力分析二、市场细分分析(一)决定细分基础(二)选择细分标准和对应的判别权数(三)进行细分排队(四)归并细分市场要求(五)选择细分市场和差别化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51、进行一般环境分析时为什么需要分析自然环境?2、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企业战略分析发生了哪些作用?举例说明。
3、竞争的全球化对企业战略分析发生了哪些影响?举例说明4、主要竞争者分析方法中,对潜在能力分析的五个方面是否可以用来分析本企业的核心能力?需要做哪些调整 ?5、案例分析:锐意开拓,引领创新的西门子第四章 内部能力分析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功能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资源分析法、产业成功要素比较法及相关工具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企业战略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功能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资源分析法、缺口分析法等企业内部能力分析方法2、四种评价内部战略要素的方法:历史业绩比较法、发展阶段法、竞争对手比较法和产业成功要素比较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确定内部战略要素一、功能分析法(一)采购功能(二)制造功能(三)营销功能(四)财务功能(五)人力资源功能(六)信息技术功能(七)控制系统功能二、价值链分析法(一)基本活动分析(二)支持活动分析三、资源分析法(一)现有资源分析(二)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三)资源灵活性分析(四)资源平衡性分析(五)战略适应性分析第二节 评价内部战略要素一、历史业绩比较法二、发展阶段法三、竞争对手比较法(一)找出对成本影响大的因素(二)消除成本平均化的作用1、分别按用户群计算产品成本62、计算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包括服务费用在内的单位成本消除那些不稳定的市场对成本的影响(三)模拟竞争对手的成本四、产业成功要素比较法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1、什么是优势?什么是劣势?内部分析以优势分析和劣势分析为核心,有哪些好处?2、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将价值链分析法用于进行产业结构分析?3、指出四中评价内部战略要素方法各自的长处和短处4、指出四种评价内部战略要素方法各自适用的分析前提5、案例分析: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章 综合分析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各种业务组合分析方法,使企业能直观、清晰地了解自己各类业务的现实状态,为制定战略提供依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企业战略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三种业务组合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