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失败的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971684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失败”的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摘 要: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科学研究的显著特征,科学中 大量的理论都来自于实验在教师平时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中,时而 会发生实验失败的情况,如何处理实验失败,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 用本文从“如何面对失败,变失为得”“如何利用失败,变废为宝”和 “如何创设失败,变难为易”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面对实验失败时如何来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O关键词:变失为得;科学实验;变废为宝;创设;变难为易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恰当的设计实验或演示实验,既能激发和提高 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乂能使他们懂得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探究 科学的能力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大约能达到15%, 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的65%,初中生对感性认识接受较快, 印象深,记忆牢固,所以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铭刻在心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某些意想不到的原因,导致所做实验的失败 实验失败后怎么办?大多数教师会向学生说明情况,然后重做,直到实验 成功为止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教师如能在此情况 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效果将会更好。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针对实验失败要做到以下 几点一、勇于面对“失败”,变“失”为“得”1. 引导学生讨论失败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实验尽管事先认为很简单,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会出 现始料不及的现象,教师如果抓住这个现象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和分析,不 仅能帮助学生,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做“探究水的沸腾”这节分组实验时,有一组学生费了很长时间 也没有做出来,这时,我对大家说:“现在我们这个实验有一组学生好像 做失败了,到现在还没有观察到我们想看到的现象,我们现在一起分析一 下,看他们问题出在哪里? ”此时,所有的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里,认 真观察和思考起来,有的学生说水放得有点多,有的学生说火力太小,没 有用外焰加热,有的学生说温度计可能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大胆 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又抓住时机表扬了学生爱动脑筋的行为,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掀起了课堂的讨论高潮然后乂通过适 当的引导和总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引导学生探究失败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的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问题的探究 活动是分不开的,两者在教学中是辩证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实验 过程是线索,探究是中心在失败的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科学知识发生、发 展的来龙去脉,这种思维方式、方法的获得恰恰是学生问题自主探究的基 础提出问题并不等于分析解决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研究信 息、分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如在上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时,讲到氧化铜和稀硫酸的反应,在做该实 验时,我先给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做完后学生都说液体变为蓝色,我请 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变蓝,学生告诉我得到硫酸铜溶液,于是我就追问硫酸 铜能和什么反应,并请学生用实验验证学生立即拿出铁丝放入硫酸铜溶 液中,但只有少数学生能看到铁丝表面析出红色铜,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看 到于是学生们都感到奇怪,我则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 最后主要有三种观点:铁丝的质量不好、稀硫酸太多,还有就是没有加热根据上述原因,我要求学生逐一改变条件铁丝质量不好,可更换一 根铁丝;酸过量,少取一点稀硫酸;给硫酸铜加热最后一致认为是酸过 量了,所以,通过这一实验不但对知识进行了拓展,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乂如《电生磁》(科学八年级下),如果在演示奥斯特实验中,来个通 电后小磁铁不转动,学生就会陷入深思,老师就问:“是书上错了,还是 其他原因? ”学生会议论纷纷做出各种猜测:可能是小磁铁的问题,它没 有磁性?可能是小磁针放置的位置问题?可能是电流太小的缘故?老师 再来一次成功的奥斯特实验,讲解奥斯特实验的要求,等等。

      这样做,学 生对奥斯特实验的理解和记忆比成功的奥斯特实验效果要好得多可见,演示实验失败并非都是坏事,只要教师利用好这些“失败”,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最后在全班同学合作中使实 验获得成功,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 生感受到科学本来就是不断失败,在失败中不断获得教训这样一个曲折的 过程二、善于利用“失败”,变“废”为“宝”在实验中由于学生不小心损坏仪器,使得实验没法完成的事时有发 生,但如果老师能够及时转换下思维,就可以避免一场痛斥,而且能很好 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做到败中取胜类似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如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一位学生不小心把一块凸透镜掉在地上摔成两半,当时教室的气氛J下子 凝重起来,我捡起半块镜片问学生:“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半块镜片 能成像吗?”学生立刻从紧张的状态中舒缓过来,纷纷做出猜想,有的说 不能,有的说能成半个像,笔者就让学生用这块镜片做了这个实验,结果 让他们大吃一惊通过这样的实验,虽然损坏了仪器,但却达到了平时所不能完成的实 验效果三、敢于创设“失败”,变“难”为“易”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验时教师可以故意创设失败 实验,让学生来分析和讨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从而加深 学生的印象。

      如在用右图所示电路测电功率的实验过程中,学生最无法理解的是: 若电灯断路时,为什么电压表有读数且等于电源电压,且调节滑动变阻器 不会改变电压表的读数?所以,在“伏安法”测电灯电功率的实验时,我 故意设置了故障,让学生实验失败,从而突破这个难点在实验前,我准 备的电灯故意是灯丝断的,学生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后,发现开关闭合 后,电灯不亮、电流表没有读数,但电压表却是有读数的这时我引导学 生分析:电压表的读数大约是多大? (3伏左右)接近电源电压;接着, 让学生断开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任何一点,发现电压表都变为没有读数, 说明故障应该不是电流表或滑动变阻器断开造成的;再接着,让学生调节 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没什么变化;最后,给他们换上好的电灯, 结果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了读数,并且可测出电灯的电功率经过这一次小小的挫折,后来,碰到类似的题目时,几乎没有学生再 发生错误本来是一个难点,经过一个小小的实验失败,就轻而易举地突 破了总之,类似于失败的实验、让教师难堪的问题、令教师不知所措的突 发事件等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而往往这些教学资源是非预设性 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面对失败的实验,其价值有时并不终于“失败” 本身,而在于师生通过集体查、思,获得启迪,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 学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是完全一致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必须牢固树 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和心态,必须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发 展的主体”,看作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和合作的伙伴,看作是待燃的火把, 而不是待灌的容器,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才能更 好地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参考文献:1. 周宏,高长梅.教学改革与发展全书.中国物资出版社.2. 聂瑞松.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当代教学科学,2006 (18).3. 叶孟红.对一节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初中化学教学参考,2006(10).4. 刘忠学.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5. 李明.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 (2).(作者单位:浙江省廿三里初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