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三上《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x
5页人教三上?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计理念: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教学难、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挂图,课文朗读磁带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2、听课文朗读磁带 (1)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绘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详细,说生动 (3)再听录音,体会情感:假设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单独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把握诗的节奏 (2)教师范读、领读 (3)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 (4)背诵古诗 各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诗句的意境中 五、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