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地理教学.docx
4页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地理教学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概括起来其核心主要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同时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地理学科中运用好建构理论,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组织合作式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地理教学模式;教学有效性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影响和前景学习理论,概括起来其核心主要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同时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地理学科在运用建构理论上更有独特的优势:①学生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背景,更利于建构新知识,利于学生在先前的经验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创建,赋予不同的意义②地理内容通常是真实任务,有利于情境教学③地理学习有较多的背景知识,真实任务和多元化解决问题的措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组织合作式教学的有效性,建构主义理论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学习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当新的情境与旧的结构相似时,在旧的情境中所学到的知识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创设真实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情境中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更容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地理学科中许多概念,原理都是从具体的生产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把它们当作纯粹的知识来教,而应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教师可以以“导游”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了解和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介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历史、传统,让学生进入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例如:在讲授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时,关于德国鲁尔区所需铁矿来源于法国洛林,这时就可以引入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法国,占领洛林的历史情境,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原料、燃料对传统工业区发展的重要性另外,地理教学直观性很强,运用模型、投影、图片、板图、多媒体都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的情境,以此让学生有在意义的情境中促进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2.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生应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思考,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并帮助学生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学生在做中学,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亲历过程中进行知识建构,通过对过程的回忆再现知识例如:学生对学习褶皱时可以指导用书本亲手做褶皱模型,从中加深建立起与此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地理教学还可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开展实践活动,如实地观察、社会调查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生活环境有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能让学生理解建构获得真实有用的地理知识,能让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3.合作学习的组织建构主义教学观承认不同主体对知识建构的差异性,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往在解决差异性问题中的意义和价值,并认为通过合作和交往还可以获得对知识的多种理解,建构出知识的多种意义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彼此的不同见解,使不同观点冲突、碰撞、补充、修正,使错误观念在探讨中得到更深的理解,因此合作学习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地理教学中尝试合作学习,可以使很多地理问题得到更多的理解,从而获得更多、更加全面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学会从不则侧面,不同角度去分析地理事物,促进地理知识的建构。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学习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有助于推动地理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地理教学过程既要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又要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的地理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使地理教学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