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草药学家及其著作.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0830470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草药学家及其著作2007-09-25 10:33:00 省文化厅 一、何克谏与《生草药性备要》  何克谏,原名其言,以字行别号青萝山人,广东番禺人约生于明代崇祯六年(1633年),殁时八十余岁、其家原业儒,约在二十六岁时,明亡,随父兄隐居于番禺沙湾附近的青萝峰,其别号即来源于此他采药著书,兼为乡亲治病,以终其一生  何克谏隐居山中,采药为人治病时,留心使用草药的经验,并拜一道十为师,经过研究与整理,于康熙辛卯(1711年)写成《生草药性备要》二卷该书原序云:“其时岁在康熙辛卯,随支延师,授其草性相传,博鉴药味合成之方,如果效验约计二百余,虽此《本草纲目》未有所载……基草药多属粤东土产,故著家藏篇内何氏在使用草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在《生草药性备要》中仍不忘告诫后人:“从其寒热温凉之体,始非诵诗读书之助理云其效虽胜似岐黄妙术,犹当指参详,未可习以为据 由此可见何氏治学态度的严谨客观  何克谏是岭南草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清代以前岭南地区药物学发展的成就,所著《生草药性备要》,第一次系统地整理了岭南民间使用草药治病的经验,对后世医学家,尤其是生草药名家如赵寅谷、肖步丹和胡真等,颇有影响,肖步丹在《岭南采药录?序》中就说:“前清何克谏有生草药备要一书,是书坊间多有刻本,于岭南生草药,采集颇多,足见苦心孤诣。

      何克谏还与其侄儿何省轩将西湖沈季龙编写的《食物本草》进行增补,编辑成《增补食物本草备考》二卷,上卷有水类如井水、雨水、露水等,食类如梗米、糯米、陈仓米等及菜类、果类下卷有禽类、兽类、鱼类、味类等共三百五十款后附有食治方,分风、寒、暑、湿、燥、火、脾胃、气(郁)、血、痰、热、阴虚、阳虚十三款,每款下有食治方若干条,如患风病可服葱粥,患寒病可服干姜粥或饮肉桂酒等这本书中所介绍的食疗方,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使用,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二、赵寅谷与《本草求原》  赵其光,字寅谷,广东新会人,生于十九世纪,具体生卒年月不详著有《本草求原》四卷,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他是岭南研究本草学较有贡献的医家兹试析其学术成就如下:  三、肖步丹与《岭南采药录》  肖步丹,南海人,出身医学世家祖父肖绍端,清代南海名医,著有《妇科微旨》一书父亲肖巽平,数十年采摘生草药为人治病,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生草药经验,并将所得传授与肖步丹  肖步丹认为:“百粤地濒热带,草木薯殖,中多可采以治病……一经服用,即庆霍然,是生草药亦医者所不可轻视也所以,他“历数十年收集采访,择其药品经验有得者,手录之”搜集两粤出产之岭南草药四百八十种,成书《岭南采药录》一册,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再版时增补了二百余种,书中共介绍了近七百种岭南草药,再版的内容比初刊本更加充实。

        肖步丹虽出身于医学世家,师从于祖父、父亲,积累了丰富的使用草药治病的经验,但他仍虚心地向民间百姓学习,他在《岭南采药录》序中云:“乡居时,尝见野老村妪,遇人有疾苦,辄蹀躞山野间,采撷盈掬,归而煎为汤液,或捣成薄贴,一经服用,即庆霍然是生草药亦医者所不可轻视也  肖步丹在学术上与何克谏一脉相承,他对何氏的治学态度作了充分的肯定:“前清何克谏有《生草药性备要》一书,是书坊间多有刻本,于岭南生草药,采集颇多,足见苦心孤诣但对于何氏的学术思想他并未一味附和,而是批判地吸收,认为何氏的《生草药性备要》“惟叙述性质功用,阙略不少,板亦陋劣,舛误甚多”  肖步丹在《岭南采药录》中虽深受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影响,但他还旁通博引,参考近代植物学诸书,对《岭南采药录》中记载的药物从形态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如:“杨桃叶乔木类,高五六支,大者数国,花红色,一数实,穗结两次,圆大如拳,外成五瓣剑脊形这对岭南草药是一个发展,可防止后人在采集使用草药时出现偏差,也为草药鉴定提供了依据  四、胡真与《山草药指南》  胡真,字莞沦,广东省东莞县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卒年不详胡氏自幼习儒,读书才气过人,毕业于两广高级师范学校,历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学监、广东中医院筹建委员会委员、上海全国中医代表大会秘书、广州大学秘书、广东仁慈医院董事等职。

        胡真研究山草药多年,确知其治病有特殊效能,所谓“往事一二味,应验如神,令人不可思议”遂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著《山草药指南》一册草药名】: 艾纳香 【内容介绍】: 艾纳香 (《开宝本草》) 类别:解表药 拼音:ài Nà Xiānɡ 拉丁:Blumea balsamifera (Linn.) DC 【异名】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查》),冰片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及嫩枝 【植物形态】艾纳香多年生木质草本,高1~3米,全体密被黄色绒毛或绢毛,揉碎时有冰片香气 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10~17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尖,基部狭窄,下延呈叶柄状,或近深裂,边缘具不规则锯齿,两面密被茸毛 头状花序顶生,伞房状;总苞片数轮,外轮较内轮短;管状花黄色,异形,缘花雌性,盘花两性,先端5裂;聚药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2裂,线状 瘦果具10棱,冠毛淡白色 花期3~5月。

      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 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广西及贵州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艾纳香根)、叶片的加工品(艾片)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但以秋季采的质量较好 采后晒干 【药材】干燥的叶略皱缩或破碎,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灰绿色,略粗糙,被短毛,下面密被白色长绢毛,嫩叶两面均密被银色长绢毛,叶脉带黄色,下面突出较显;叶柄半圆形,密被短毛 叶质脆,易碎 产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 【药理作用】其提取物注射于动物可引起血压下降,血管扩张,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可用于兴奋、失眠或高血压患者 也有报告其浸剂能利尿,但较茶叶浸剂为弱 其挥发油可制龙脑,参见龙脑条 【性味】辛苦,温 ①《海药本草》:温平 ②《开宝本草》:味甘,温,无毒 ③《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温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 【功用主治】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杀虫 治寒湿泻痢,腹痛肠鸣,肿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癣疮 ①《本草拾遗》:主癣 ②《海药本草》:主伤寒五泄,心腹注气,下寸白,止肠鸣;烧之辟温疫 ③《开宝本草》:去恶气,杀虫 主腹冷泄痢 ④《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消肿,活血除湿 治跌打,敷酒风脚。

      ⑤《岭南采药录》:疗四肢骨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 煎汤,3~6钱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肿胀,风湿关节炎:大风艾、蓖麻叶、石菖蒲 煮水洗 (《广东中药》) ②治蛇伤口不合:大风艾同鹿耳翎敷 (《本草求原》) ③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皮肤瘙痒:大风艾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药理作用 其提取物注射于动物可引起血压下降,血管扩张,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可用于兴奋、失眠或高血压患者也有报告其浸剂能利尿,但较茶叶浸剂为弱其挥发油可制龙脑,参见龙脑条 中药化学成分 叶含(2R,3R)-二氢槲皮素4′-甲基醚[(2R,3R)-dihydroquercetin 4′-methyl ether],(2R,3R)-二氢槲皮素4′,7-二甲基醚[(2R,3R)-dihydroquercetin 4′,7-dimethylether][1],艾纳香内酯(blumealactone) A、B、C[2],艾纳香素(blumeatin)即5,3′,5′-二羟基-7-甲氢基二氢黄酮(5,3′,5′-trihdroxy-7-methoxy dihydroflavone)[3],(2R,3R)-7,5′-二甲氧基-3,5,2′-三羟基黄烷酮[(2R,3R)-7,5′-dimethoxy-3,5,2′-trihydroxyflavanone],(2R,3R)-5′-甲基-3,5,7,2′-四羟基黄烷酮[(2R,3R)-5′-methoxy-3,5,7,2′-tetrahydrox-yflavanone],(2S)-5,7,2′,5′-tetrahydroxyflavanone][4],柳杉二醇(cryptomeridiol)[5]。

      还含龙脑(borneol)[6]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癣 2.《海药本草》:主伤寒五泄,心腹注气,下寸白,止肠鸣;烧之辟温疫 3.《开宝本草》:去恶气,杀虫主腹冷泄痢 4.《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消肿,活血除湿治跌打,敷酒风脚 5.《岭南采药录》:疗四肢骨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