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诉讼法学自学指导书.docx
19页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自学指导书课程名称: 刑事诉讼法学教师姓名:所属糸所:适用专业: 法学专业学历层次: 函授本科继续教育学院制刑事诉讼法学》自学指导书编写者:总学时:120 学时(面授课 30 学时,自学90 学时)一、课程性质和内容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法学的主要部门法该门课程的 主要内容包括: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制度、刑事证据、刑事诉讼程序 课程的学习以中国刑事诉讼的规定与实践为基础,同时比较其他各国关于刑事诉 讼的规定与发展,强调中国司法改革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二、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刑事诉讼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基本制度 和基本程序的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巧,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奠 定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较强的法律 意识,着重培养学生适用刑事诉讼法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处 理社会犯罪现象、保障人权,维护社会正义、维护社会主义秩序的能力三、学习进度表周次学习内容自学学时1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22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42第三章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43第四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43第五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44第六章管辖44第七章回避45第八章辩护与代理45第九章刑事证据制度46第十章强制措施46第十章附带民事诉讼47第十二章期间和送达47第十三章刑事诉讼的中止、终止48第十四章立案48第十五章侦查49第十八章起诉49第十七章第一审程序410第十八章第二审程序410第十九章死刑复核程序411第二十章执行411第二十章审判监督程序412第二十二章刑事赔偿程序412第二十三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213第二十四章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213合计90四、自学内容与指导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1. 内容: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学的 研究对象,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作用。
2. 重点: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关系3. 难点:刑事诉讼法的作用4. 思考题(1)试述刑事诉讼的含义和特征;(2)简述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3)简述刑事诉讼法的价值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1. 内容:刑事诉讼本质的历史类型,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2. 重点:弹劾式、纠问式、混合式诉讼的特点3. 难点:职权主义诉讼形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形式的重要差异4. 思考题(1)试述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特征;(2)试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刑事诉讼模式进行比较与评价;(3)什么是弹劾事诉讼和纠问式诉讼?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1. 内容: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价值,刑事诉讼结构,刑事诉讼职能,刑事诉 讼阶段,刑事诉讼法律关系2. 重点:刑事诉讼的价值,刑事诉讼目的3. 难点: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刑事诉讼职能4. 思考题(1)怎样理解我国的刑事诉讼目的?(2)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哪些?(3)职权主义诉讼结构与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的区别?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1. 内容: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2. 重点: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区分3. 难点: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义务4. 思考题(1)简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判组织?(2)谈谈你对审判委员会的认识?(3)如何理解被害人的诉讼地位?(4)简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第五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 内容:概述,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严格遵守法律程 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依靠群众原则,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分工负责,互相配 合,互相制约原则,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使用民族语 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审判公开原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 权利原则,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 刑事诉讼法原则。
2. 重点: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具有法定情形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3. 难点: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人民检察院依 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4. 思考题(1)简述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与价值;(2)如何理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3)如何理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在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中的 核心地位?(4)如何理解诉讼及时原则?(5)如何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6)如何看待国际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对我国刑事诉讼的影响;第六章 管辖1. 内容:管辖概述,立案管辖,审判管辖2. 重点:管辖的种类3. 难点: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及意义、确定管辖的基本原则4. 思考题(1)什么立案管辖,它的划分依据是什么?(2)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作了哪些灵活的规定?(3)简述审判管辖的内容第七章 回避1. 内容:回避的概念和适用人员,回避的理由和种类,回避的程序2. 重点:回避的效力3. 难点:回避的程序4. 思考题:简述回避的适用对象第八章 辩护与代理1. 内容:辩护制度概述,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刑事代理。
2. 重点:辩护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3. 难点:辩护词的基本格式与写法4. 思考题:简述辩护人的职责和权利第九章 刑事证据制度1. 内容: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 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刑事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2. 重点:各种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要求和方法3. 难点: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4. 思考题:刑事证据的种类有哪些?各种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有什么要求?第十章 强制措施1. 内容:强制措施概述,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2. 重点:取保候审的条件及程序、监视居住的条件及程序、逮捕的条件及程序、 拘留的条件及程序3. 难点:拘留的程序和期限4. 思考题:(1)什么是拘传?与传唤得异同是什么?(2)被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人依法应当遵守什么规定?违反规定会导致什么 后果?(3)什么是逮捕?他与拘留的区别是什么?(4)刑事强制措施与具有制裁性质的强制手段的区别;(5)简述拘传的对象和条件(6)刑事拘留和治安拘留、司法拘留的区别;第十一章 附带民事诉讼1. 内容:附带民事诉讼概述,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 审判。
2. 重点: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3. 难点: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4. 思考题:(1)附带民事诉讼的含义和意义?(2)简述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范围;(3)试述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应注意的问题;(4)简述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权利义务;(5)简述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原则;6)简述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第十二章 期间和送达1. 内容:期间,送达2. 重点:期间的计算3. 难点:期间与期日的区别4. 思考题(1)什么是期间?期间和期日的区别?(2)法律对司法机关办案期限是如何规定的?(3)送达的方式有哪些?第十三章 刑事诉讼的中止、终止1. 内容:刑事诉讼的中止,刑事诉讼终止2. 重点:刑事诉讼中止的情形和刑事诉讼终止的情形3. 难点:刑事诉讼中止的情形和刑事诉讼终止的情形4. 思考题:刑事诉讼中止的情形和刑事诉讼终止的情形第十四章 立案1. 内容:立案的概念和意义,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立案的程序2. 重点:立案的程序3. 难点: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4. 思考题(1)如何理解立案条件和立案标准的关系;(2)试述公安司法机关决定立案的程序;(3)试述人民检察院如何行使对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的监督权;第十五章 侦查1. 内容:概述,侦查行为,侦查终结,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补充 侦查。
2. 重点: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 书证,鉴定,通缉的程序及其基本要求3. 难点:侦查实验4. 思考题(1)评析我国的侦查模式的特点;(2)评析我国在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措施;(3)简述补充侦查的种类和内容;(4)试述侦查行为的种类和程序上的要求;(5)简述自行侦查的特点;(6)试述侦查监督的概念、内容和程序;第十六章 起诉1. 内容:起诉的概念与意义,提起公诉的程序,提起自诉的程序2. 重点:提起公诉阶段每种决定及条件、程序、期限(审查起诉阶段、提起公诉 阶段、不起诉),自诉案件的范围3. 难点:审查起诉的内容,不起诉的种类4. 思考题(1)如何理解刑事起诉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作用;(2)不起诉有哪几种?其性质和特点有什么?(3)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有什么特点?第十七章 第一审程序1. 内容:审判概述,对公诉案件的审查,开庭审判前的准备,法庭审判程序,审 判障碍及其处理,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简易程序,判决、裁定和决定2. 重点:审判的原则,公诉案件的审查,审判程序的内容,判决书、裁定书、决 定书的内容,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3. 难点:审判程序的内容。
4. 思考题(1)论述我国刑事一审审判模式的特点;(2)延期审理和中止审理的关系;(3)简述普通程序简化审理的适用条件和限制;(4)试述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的特点;(5)分析简易程序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争议;第十八章 第二审程序1. 内容:第二审程序的概念,第二审程序的提起,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对扣押、 冻结在案财物的处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程序2. 重点:,上诉和抗诉的程序、理由、方式3. 难点:上诉不加刑原则,上诉和抗诉的区别4. 思考题(1)什么是全面审查原则?(2)什么是上诉不加刑原则?(3)刑事二审程序的处理形式有哪些?(4)试述第二审程序的提起条件;(5)论述上诉、抗诉的效力;第十九章 死刑复核程序1. 内容: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判处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2. 重点: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3. 难点:死刑案件的核准权4. 思考题: (1)简述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和适用范围;(2)简述对死刑复核案件复核后的处理方式;(3)简述对死刑复核程序有关问题探讨;第二十章 执行1. 内容:执行概述,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执行的变更程序,对新罪和申 诉的处理,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2. 重点:执行的变更程序3. 难点:执行的变更程序4. 思考题(1)什么叫执行?执行有哪些特点?(2)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应当如何执行?(3)我国现有的执行机关有哪些?(4)对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如何执行?第二十一章 审判监督程序1. 内容:审判监。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