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泸州市龙马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

9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45953808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MB
  • / 9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泸州市龙马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目 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龙马潭新征程第一章 规划背景 1第二章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新要求 5第三章 主要目标 7第四章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10建设枢纽经济核心区第五章 构建“水公铁空”综合交通网络 15第六章 大力培育枢纽经济 17第七章 强化枢纽经济的功能平台建设 20第八章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1第九章 全面提升开放能级 23第十章 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25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第十一章 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27第十二章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30第十三章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33第十四章 强化产业载体支撑 35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第十五章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37第十六章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40建设人民城市试验区第十七章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43第十八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46第十九章 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48第二十章 夯实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51第二十一章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55第二十二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56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健康事业 58第二十四章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60第二十五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62第二十六章 保障特殊人群合法权益 64第二十七章 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65第二十八章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67第二十九章 全力发展群众体育 69第三十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69第三十一章 推动节能减排降耗 72第三十二章 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73第三十三章 创建新型社会治理关系 74第三十四章 深化平安龙马潭建设 76第三十五章 持续做好国防动员与国防建设工作 80保障措施第三十六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80第三十七章 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81第三十八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82附件1:龙马潭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84附件2:名词解释 86泸州市龙马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泸州市龙马潭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建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先锋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区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龙马潭新征程“十四五”时期,龙马潭区将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要深入研究全区发展阶段和面临问题,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龙马潭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一区一园五中心”,加快建设泸州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先行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十四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经济质效同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01.7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67.2亿元,年均增长8.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获评四川省第二批工业强区、四川省商贸流通转型升级示范区、四川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区、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区,2018年、2019年以全省主城区第一名的成绩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殊荣枢纽优势不断强化泸州高铁站加快建设泸州港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跻身全国港口铁海联运集装箱码头前十名。

      广渝泸高速建成通车云龙机场建成投运,成为四川第三大航空港开放能级显著增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综合保税区、泸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泸州港国家临时开放口岸、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六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先后落地运行,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市第一产业转型成效明显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4.4:60.1:35.5调整为2020年的3.9:54.4:41.7引进恒力、步步高、万达等一批知名企业初步形成食品饮料、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港口贸易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城市品质优化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60平方公里兆和路、北滨路、九港路等25条骨干道路建成通车水井坎、麻沙桥、泰和新城等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北滨公园、玉带河湿地公园二期等6个公园绿地建成开放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3个省级贫困村退出,493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实现“安全饮水、灌溉、公交、电网改造、污水集中处理、通讯”六个全覆盖民生短板加速补齐新(改)建学校21所,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稳居全市第一新建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街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建设率100%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成功夺取抗疫斗争阶段性胜利。

      创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被省政府认定为四川省敬老模范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总量减排完成市定目标,城区雨污混流、玉带河黑臭水体、老鹰坵污水溢流等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改革创新成效显著依托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39项,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获国务院通报表扬,“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等多项经验在全国推广民主法治更加深入依法治区、法治政府、平安龙马潭建设全面推进,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县区前列五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全面小康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节 面临形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十四五”时期是我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站位全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为我区争资金、争项目、争平台、争要素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放眼省市,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和市委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给龙马潭区提供了大展拳脚、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立足自身,龙马潭区位优势、平台优势、产业优势加快积蓄、快速释放,泸州全市发展主引擎作用的持续强化,为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夯实基础同时,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总体偏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旧存在,经济发展对传统产业依赖度较高二是开放优势和枢纽优势发挥不足,开放平台对经济产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整合力度不够,枢纽经济潜力有待释放三是发展要素存在制约,产业承载空间亟待拓展,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四是生态承载压力较大,生态保护要求和现实发展协同难题有待解决五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仍有短板,城乡发展仍旧存在明显差距综合判断,我区在全市、全省有分量、发展有基础、未来有前景。

      面向未来,要坚持胸怀“两个大局”,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第二章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新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建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先锋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区战略目标,重点打造枢纽经济核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人民城市试验区,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龙马潭区新局面。

      第二节 基本原则推动“十四五”时期龙马潭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以下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源要素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稳定的市场预期量质并举、速效并重将质量和效益作为衡量发展绩效的重要指标,既要保持经济增长相对高速,持续做大重点产业规模,又要加快创新转型促进提质增效,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内外联动、协作共生将开放和协调作为融入双循环格局关键路径,既要做活通道、强化平台,推动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又要发挥枢纽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内外联动新格局系统谋划、突出重点将战略导向和大局思维作为推动发展的总体要求,自觉地运用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突出长远,打好基础,培育势能,又立足现实,跳起摸高,补齐短板,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一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到二〇三五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坚定信心和决心,兼顾短期和长远,今后五年以建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先锋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区为战略目标,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加快推进,新动能新经济不断培育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超过50%开放合作实现新跨越水公铁空”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长江上游航运服务竞争力明显增强,枢纽型产业加速发展,外资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成衔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枢纽和四川南向东向开放前沿门户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效创新融合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加强,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大数据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蓬勃发展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城乡发展取得新突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城市汇聚人气、集聚人才、凝聚人心的能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