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电路分析方法.ppt
51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放大电路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计算机仿真*,估算法,1,,一. 直流通道和交流通道,在放大电路中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是同时存在的,为了分析研究方便,将两种信号对电路的作用分开讨论,即分为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直流通路,: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直流电流流过的通路,即静态电流通路主要用于求解静态工作点直流通路的确定方法:,,(a),将电容开路;,,(b),将电感短路,忽略内阻;,,(c),信号源短路,保留内阻2,,交流通路,:在输入信号作用下交流电流流过的通路,即动态电流通路主要用于确定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交流通路的确定方法:,,(a),将电容视为短路;,,(b),将电感视为开路;,,(c),将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小内阻),信号的不同分量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通路中分析在分析放大电路时,应遵循“先静态,后动态”的原则,求解静态工作点Q时应用直流通路,求解动态参数时应用交流通路,两种通路必须分清,不可混淆3,,利用上述原则,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的直、交流通路分别为:,4,,RC耦合共射放大电路,开路,开路,R,B,+,E,C,R,C,C,1,C,2,T,直流通道,R,B,+,E,C,R,C,5,,对交流信号(输入信号,u,i,),短路,短路,置零,R,B,+,E,C,R,C,C,1,C,2,T,R,B,R,C,,R,L,u,i,u,o,交流通路,6,,二. 图解分析法,在已知放大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元件其他参数条件下,采用作图方法对放大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图解分析法,。
在静态工作情况下,可以用估算法进行,Q点,估算,也可用图解法确定7,,1、用图解法确定Q点,以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为例,用虚线将图分为三部分,输入回路、放大回路和输出回路8,,采用作图方法在,i,B,/ u,BE,坐标系内分别作出曲线,其交点即为,I,BQ,、U,BEQ,电路静态时,,△,u,i,=0,,输入回路电路方程为:,显然方程(1)为一直线方程,称为,输入负载线,;方程(2)为指数曲线9,,应用同样方法在输出回路可以写出回路方程为:,,,V,CC,- I,C,R,C,= U,CE,,在放大回路中可测量出,i,C,/u,CE,座标系中在不同,I,B,下的关系曲线, 上述直线方程与输出关系曲线在,I,B,=,,I,BQ,时的交点值即为I,CQ,、U,CEQ上述直线方程对应的直线即为,输出负载线,,也称,直流,负载线,10,,2、,用图解法进行,动态分析,当加入输入信号,△,μ,i,≠0时,输入回路方程为:,,,U,BB,+,△,u,i,-I,B,R,b,=U,BE,,,该直线与横轴交点为,(V,BB,+,△,u,i,,0),,与纵轴交点为,(0 , V,BB,+,△,u,i,/R,b,),,斜率仍为,-1/R,b,。
根据给定的,△,u,i,作输入负载线,其与输入特性曲线交点便是在,△,u,i,作用下,I,B,的变化量,△,i,b,11,,在输出回路中找到,I,B,=,,I,BQ,+,△,i,b,的一条特性曲线,输出负载线与该曲线的交点为,(U,CEQ,-,,△,u,CE,, I,CQ,+,,△,i,c,),,由此得到的,△,u,CE,即为输出电压变化量则电,压放大倍数,A,u,应为,12,,由图解分析可看出:,,当△u,i,>0时,△i,b,>0, △i,c,>0,而△u,CE,<0;,,当△u,i,<0时, △i,b,<0, △i,c,<0,而△u,CE,>,0;,,由此得知输出电压的变化与输入电压的变化是,反,相的另外可从图中看出,改变R,b,可使Q点产生移动,使,△,i,b,、,△,i,c,、,△,u,CE,及,A,u,发生改变同样改变,R,C,也可使,A,u,改变,但不改变Q点的位置13,,,如果输,入信号,△,u,i,为正弦信号,v,i,时,在输出回路得到一幅值放大、变化,反相,的,正弦信号,v,o,,14,,,,根据定义,,,,,式中负号示表示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相位相反动态分析步骤如下:,(,1,)根据,v,i,的波形在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上求,i,B,求,I,B,,在输入特性曲线上找到,Q,点,,v,BE,=,V,BE,+,v,i,,,i,B,=,I,B,+,i,b,,,,根据,v,i,的波形对应画出,v,BE,和,i,B,的波形图。
2,)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输出负载线,求,i,C,及,v,CE,的波形,根据,i,B,的波形可画出对应的,i,C,和,v,CE,的波形交流量,v,ce,的波形,,就是输出电压,v,o,的波形3,)求电压增益,15,,a)、直流负载线,直流通路下负载的,VAR,关系曲线1.,三极管的输出特性2.,U,CE,=,V,CC,–,I,C,R,C,I,C,U,CE,V,CC,Q,直流,,负载线,与输出特性的交点就是,Q,点,I,B,I,C,U,CE,直流通路,R,B,+,V,CC,R,C,3. 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16,,b)、交流负载线,i,c,其中:,u,ce,R,B,R,C,R,L,u,i,u,o,交流通路,交流通路下负载的,VAR,关系曲线17,,该直线具有两个特征:,,①当,μ,i,=0时,BJT的,i,c,应为,I,CQ,,,u,ce,应为,U,CEQ,,即,该直线,必定经过Q点;,,②动态条件下,i,c,对,u,ce,的斜率为,-1/R,L,’,,满足关系式,这样在输出回路特性曲线中通过,Q点和所作的一条斜率为-1/ (R,C,// R,L,)的直线就为,交流负载线,18,,交流负载线的作法,i,C,u,CE,V,CC,Q,I,B,交流负载线,对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重合[斜率均为-1/ (R,C,// R,L,)],而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只有在空载时两条负载线才重合。
直流负载线,过,Q,点作一条直线,与横坐标交点为(,U,CEQ,+I,CQ,R,L,’,0,),该直线即为交流负载线,斜率为:,19,,在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应该成比例地放大输入信号(即线性放大);如果两者不成比例,则输出信号不能反映输入信号的情况,放大电路产生,非线性失真,为了得到尽量大的输出信号,要把,Q,设置在交流负载线的中间部分如果,Q,设置不合适,信号进入截止区或饱和区,则造成非线性失真下面将分析失真的原因为简化分析,假设负载为空载(,R,L,=,)4、,用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20,,i,C,u,CE,u,o,可输出的最大不失真信号,a).选择合适静态工作点,i,b,21,,BJT临界饱和电压U,CES,:Si管为0.3V, Ge管为0.1VU,om,的取值方法为:以Q点为基准,取(U,CEQ,- U,CES,)和,,(I,CQ,·R,C,// R,L,)中较小值为获得最大U,om,,一般将,,Q点取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m,:,22,,i,C,u,CE,u,o,b).,Q,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放大电路产生,,截止失真,输出波形,输入波形,i,b,23,,i,C,u,CE,b).,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放大电路产生,,饱和失真,i,b,输入波形,u,o,输出波形,24,,5.图解法实用范围,图解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反映晶体管,,的工作情况,但是必须实测所用管的特性曲,,线,而且用图解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误差较大,,。
此外,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只能反映信号频,,率较低时的电压、电流关系,而不反映信号,,频率较高时,极间电容产生的影响因此,,,图解法一般多适用于分析输出幅值比较大而,,工作频率不太高时的情况实用中多用于分,,析Q点位置、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m,,和失真,,情况25,,思 考 题,1. 试分析下列问题:,,共射极放大电路,(1)增大,R,c,时,负载线将如何变化?,Q,点怎样变化?,(2)增大,R,b,时,负载线将如何变化?,Q,点怎样变化?,(3)减小,V,CC,时,负载线将如何变化?,Q,点怎样变化?,(4)减小,R,L,时,负载线将如何变化?,Q,点怎样变化?,26,,,共射极放大电路,思 考 题,2. 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当测得BJT的,V,CE,接近,V,CC,的值时,问管子处于什么工作状态?可能的故障原因有哪些?,截止状态,答:,故障原因可能有:,•,R,b,支路可能开路,,I,B,=0,,I,C,=0,,V,CE,=,V,CC,-,I,C,,R,c,=,V,CC,•,C,1,可能对地短路,,V,BE,=0,,I,B,=0,,I,C,=0,,V,CE,=,V,CC,-,I,C,,R,c,=,V,CC,。
27,,作业:看懂“图解分析法”,,预习“等效电路分析法”,28,,三.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由于放大电路中BJT是一个非线性器件,电路的分析不能运用我们在电路分析中已掌握的公式和定律如能在一定条件下,建立BJT的线性化模型,将BJT非线性器件线性化,那么,对放大电路的分析就迎刃而解了从实际的BJT特性曲线可见,在小范围内可将其非线性作线性化处理,此时,BJT的电流、电压有线性关系存在这样,在小信号范围可建立BJT的线性模型了下面介绍常用的线性等效模型,使我们能简化对放大电路的分析,应注意各种模型的使用范围和条件29,,1.直流模型,在对共射极放大电路求解Q点时,一般将U,BEQ,取固定值0.7V或0.2V,即认为U,BE,可等效为一个直流恒压源,这样就可将输入特性折线化,如图(a);,而在输出特性中,由于,I,C,≈βI,B,,说明仅决定于,I,B,,,而,与,U,CEQ,无关,所以其特性曲线可近似看成一平行于,U,CEQ,的直线,如图 (b);,该模型的使用条件为:BJT工作在直流静态的放大状态,且: U,BE,>U,on,,,U,CE,≥U,BE,,这样就可以将BJT等效为直流模型如图(c) ,理想二极管规定了电流的方向。
30,,用直流模型估算Q点,(1)根据输入回路估算,I,BQ,I,B,U,BE,R,B,称为,偏置电阻,,,I,B,称为,偏置电流,E,C,直流通路,R,B,R,C,31,,(2)根据输出回路估算,U,CEQ,、,I,CQ,I,C,U,CE,直流通路,R,B,R,C,+E,C,32,,,2.小信号模型,如果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电压很小,就可以把BJT在小范围内的特性曲线近似用直线代替,从而把BJT当成线性元件来处理,这就是小信号建模的指导思想BJT可以看成一个有源双口网络,该网络有输入和输出两个端口,一般用u,i,、u,o,和i,1,、i,2,来表示网络的,特性,以这些参数为基础产生了如Z参数法、Y参数法、H参数法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其中H参数法是在低频分析中应用较广的分析方法33,,(1),BJT,的,H,参数小信号模型,BJT在共射极电路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有关系式:,u,BE,=ƒ (i,B,, u,CE,) … … … ①,,i,C,=ƒ (i,B,, u,CE,) … … … ②,设BJT在小信号下工作,对上两式取全微分,得,,,,(1),,,,,,(2),,,34,,两式,中,du,BE,, du,CE,, di,B,, di,C,表示无限小的信号增量,假定在小信号作用下电流、电压的变化没有超过特性曲线的线性区,无限小信号增量可以用有限增量代替,即可用电压、电流的交流分量代替,则上式可写为:,(,h,11e,,,h,12e,),(,h,21e,,,h,22e,),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输入电阻,单位为欧姆(Ω);,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正向电流传输比或电流放大系数(无量纲);,输入端交流开路时的反向电压传输比(无量纲);,输入端交流开路时的输出电导,单位为西门子(S);,35,,h,ie,,h,re,,h,fe,,h,oe,称为BJT在共射极接法下的H参数,,,由于四个,h,参数的单位量纲各不相同,故称该参数为,混合参数。
等效模型图如下:,以上所得电路就是把BJT线性化后的线性模型在分析计算时,可以利用这个模型来代替BJT,从而,可以把BJT当作线性电路来处理,使非线性复杂电路的计算得以解决36,,(2),h,参数的意义,h,oe,:称1/,h,oe,为ce结动态,,电阻,r,ce,,,,,h,oe,≈,△,i,C,/,△,u,CE,,h,ie,:称为小信号作用下be结动态电阻,r,be,;,,h,ie,,≈△u,BE,/△i,B,h,re,:称为内反馈系数,,,,h,re,,≈△u,BE,/△ u,CE,h,fe,:即放大倍数,β,,h,fe,,≈△ i,C,/△i,B,37,,(3)简化的,h,参数模型图,忽略低频工作状态下对BJT影响较小的因素,,h,参数模型可简化如图形式在输入回路中,h,re,u,ce,比,u,be,小得多,而输出回路中负载电阻,R,c,(或,R,L,)比BJT输出电阻1/,h,oe,小得多,所以在模型中常常可以把,h,re,和,h,oe,忽略掉用,r,be,代替,h,ie,,并且用,β,代替,h,fe,u,be,u,ce,i,c,r,be,i,b,i,b,u,be,i,b,u,ce,i,c,c,b,e,简化,38,,(4),h,参数的确定,按照简化的,h,参数模型:,h,re,≈0;,h,fe,≈,β,;,h,oe,≈0,,实际需要确定的参数只有,h,ie,(即,r,be,),由于BJT的,h,参数与,Q,点有关,因此在电路动态分析前,必须首先确定电路的,Q,点。
其中:,r,bb,为基区体电阻 ;,r,e,,为发射区体电阻;对低频小功率管,r,bb,≈ 200,Ω,,,常温下,U,T,≈26mV,h,参数模型称为BJT低频小信号模型,或称微变等效模型主要用于研究BJT的动态参数39,,4.根据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交流指标,A,u,、,R,i,、,R,o,5)放大电路小信号模型分析法的一般步骤,1.根据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并确定H参数;,2.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3.根据交流通路用BJT的H参数小信号模型代替电路中的BJT,画出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注意:由于输入信号常用正弦电压,所以,小信号等效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均用相量表示40,,,四.共射电路的动态参数分析,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主要有A,u,、R,i,、R,o,等,利用,h,参数模型可以方便的求解出这些参数以RC耦合共射放大电路为例求解动态参数41,,交流通路,R,B,R,C,R,L,u,i,u,o,u,i,r,be,i,b,i,b,,i,i,i,c,u,o,R,B,R,C,R,L,①利用静态模型求出Q点参数;,②画出交流通路下,h,参数等效模型图;,42,,③电压放大倍数,A,u,的计算,注意:求解,A,u,时必须考虑负载电阻。
r,be,,R,B,R,C,R,L,43,,④输入电阻,R,i,的计算,对于为放大电路提供信号的信号源来说,放大电路是负载,这个负载的大小可以用输入电阻来表示输入电阻的定义:,是动态电阻r,be,,R,B,R,C,R,L,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小,,,因此电压放大器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44,,⑤输出电阻,R,O,的计算,对于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相当于信号源,可以将它进行戴维南等效,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就是输出电阻计算输出电阻的方法:,(1) 所有电源置零,然后计算电阻(对有受控源的电路不适用)2) 所有独立电源置零,保留受控源,加压求流法注意,求解,R,O,时不包含负载,R,L,45,,所以:,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r,be,,R,B,R,C,0,0,46,,,例1:,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已知U,BE,=0.7V,,β,=50,R,b,=377k,R,C,=6k,R,s,=100,R,L,=3k,V,cc,=12V,,,计算:,,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2.电压放大倍数A,u,、A,us,;,,3.输入、输出电阻R,i,、R,o,解:1.静态工作点Q,,根据直流通路可得:,,I,BQ,=(V,cc,- U,BE,),/,R,b,,=(12-0.7)/377=30(uA),,I,CQ,=,β,I,BQ,=50×0.03=1.5(mA),,U,CEQ,= V,cc,- I,CQ,· R,C,=12-1.5×6= 3(V),47,,2.电压放大倍数A,u,、A,us,画出电路的微变等效,,图如图,则,,A,u,= U,o,/,U,i,,=-(,β,R,C,//,R,L,),/r,be,,而,r,be,≈,r,b,+,β,U,T,/,I,CQ (设,r,b =200),,,=200+50×26/1.5,,≈1k,,∴ A,u,= -50×(6//3),/,1=-100,,A,us,= U,o,/,U,s,= U,o,/,U,i,·,U,i,/,U,s,= A,u,U,i,/,U,s,,而,U,i,/,U,s,= (R,b,//r,be,),/,(R,s,+ R,b,//r,be,),,∴ A,us,=(-100) ×(377//1),/,(0.1+377//1)=-91,48,,3.输入、输出电阻R,i,、R,o,R,i,= (R,b,//r,be,),=377//1≈1k,,R,o,= R,c,= 6k,49,,基本放大电路分析小结,1. 静态分析在直流通道进行, 动态分析在交流通道进行,,2. 由于晶体管为非线性元件, 因此不能直接应用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3. 将电路进行分解, 线性部分利用常规分析方法, 非线性部分利用实验测得的特性曲线, 此即图解法.,,4. 将晶体管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 电路作线性等效, 此即微变等效电路法,,5. 图解法与微变等效电路法是分析含非线性元件的常用且非常用效的两种方法,,6. 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在其他放大电路中也是一种常遇到的并需加以克服的现象.,上述分析的基本放大电路最大的缺点是受温度影响大, 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50,,作业: P131,,5,7,8,,,10,1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