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育测量及评价.doc
16页.浅谈新课程下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保和一中 霍占军教育测量与评价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它不仅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由于教育测量与评价在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教育测量与评价常常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往往成为课程改革的支撑点之一第一讲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开展本讲主要探讨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根本问题,包括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根本概念、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价值、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等问题大家在学完本章后,应当能够定义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认识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认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及社会价值;了解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及对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要求;认识教育测量与评价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性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根本问题〔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根底,也是诸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1、认识测量的含义与条件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所谓测量〔measurement〕,从广义上讲,就是根据某些法那么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要实现测量一般需要具备如下一些根本条件:首先必须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那么,开展出适宜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其次是必须有意义相对明确的测量单位最后是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就需要有一个测量或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参照点总之,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和测量的参照点,是测量的三个根本要素或三个根本条件 测量结果是否准确可信,依赖于科学规的测量程序、有效性的测量工具、意义明确的测量单位和测量的参照点2、 认识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开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教育测量具有如下一些鲜明的特点第一,教育测量的间接性和推断性第二,教育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防止性第三点,教育测量的量表具有多样性,教育测量的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二〕教育评价的根本问题1、理解评价的一般含义广义地讲,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评价活动的过程是对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进展分析、衡量和判断的过程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评价〞往往就是"教育评价〞一词的简称2、教育评价概念的开展国外一些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假设干典型的解释:下面是国外一些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假设干典型的解释:a.格兰朗德〔N. E. 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到达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课堂〕的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
根据格兰朗德的观点,评价总是包括对测量结果需求程度的价值判断〔例如,玛丽学习数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完整的评价方案将包括测量和非测量两种方法, 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即:评价 = 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 价值判断b.斯塔费尔比姆〔L. D. 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表达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斯塔费尔比姆还说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c.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曾对"评价〞 给出一个简明的的定义:"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如优缺点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d.泰勒〔R. W. Tyler〕指出:"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e.布鲁姆〔B.S.Bloom〕在其"教育评价 "一书中对"评价〞这个概念作了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在本质上是针对"教育评价〞来说的,他说:"据我看来,评价乃是系统收集证据用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
〞 第二种解释实际上是针对教育目标分类来说的他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又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能力层次或学习水平对此,布鲁姆指出:"评价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展的,对各种想法、作品、解答、方法、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评价涉及应用准那么和规格来估量各种具体事物的准确性、 有效性、 经济性和令人满意的程度判断可以是定量,也可以是定性的;准那么可以由学生决定,也可以向他们规定〞 纵观上述对"评价〞一词 的描述,除了布鲁姆的第二种解释外,包括布鲁姆的第一种解释在的其余种种定义,我们认为都可以看成是对"教育评价〞概念所作出的不同描述事实上,由于教育评价活动的容丰富、情况复杂,因此,要 对" 教育评价〞概念提出一个没有争议的定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从上述对"评价〞概念的各种描述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育评价包含如下几个共同的要点:1.强调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过程; 2.强调用多种方法〔测量和非测量〕系统收集资料与信息; 3.教育评价的容既可以是教育方案,也可以是课程;既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可以是某种教育现象、教学活动、教育目的或教育程序;4.强调为学生开展和教育决策效劳,"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如优缺点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等。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教育评价〞概念,所谓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开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开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展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我们不妨把这个定义看成是广义的教育评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用不同的定义三) 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辩析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教育测验与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随着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科学文化交流活动围的不断增大,近十几年来,我国对教育评价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取得明显的进展但是,当人们使用"教育评价〞概念时,常与其他一些概念如教育测量、教育测验、教育考试、教育评估等穿插使用,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因此,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对本讲容的理解乃至实际应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1、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句法意义上讲,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那么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教育测量那么是对教育效果或者学生各方面的开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而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展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根底上,做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因此,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根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根底;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虽然从整体上看教育评价比教育测量所包含的容更广、更综合,但非得把教育测量活动与教育评价活动看成是泾渭清楚的两种活动,或者说教育评价非得以教育测量为根底,这也不符合事实正如格朗兰德所说的,"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课堂教学情境时,其含义存在一些混乱在一些情况下,它与测量是同义词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它与测验是同义词例如,当教师进展一次成绩测验时,他们可以说他们在‘测验’学生的成绩、"测量〞学生的成绩,也可以说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此时,人们很少会想到这三个术语有什么不同但在一些情况下,评价是指不依赖于测量的各种评价方法,它是一个集合名词,此时, 评价与测量的区别在于,评价是对学生行为的定性描述〔例如,对学生行为的轶事记录〕,而测量那么相反,它是对学生行为的定量描述〔例如,测验分数〕。
〞此外,王汉澜教授也指出:"测量的数量化结果, 如果不依据测量的目的进展分析、 解释和评价,就是无意义的东西,所以测量包含有一定的评价〞事实上,一些标准化的教育测量过程,由于测验经过标准化过程,使原先意义不明确的原始分数有了科学的分数解释系统,这实际上就是对测量结果进展有意义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虽然强调定性描述,但也不排除定量描述〕比方 ,应用个性诊断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心理安康诊断测验、态度测验以及道德不良者诊断测验等测量过程,其本身就包含有一定的价值判断有些教育测量在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下,其本身也隐含着价值分析与价值判断如通过高考制度来选拔与评价人才,实际上隐含着一种颇有争议的价值判断标准, 即"高分=优秀的考生=高素质〞总之,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在一些情况下,两者之间是一致的,许多教育测量本身就含有价值判断国外一些教育测量方面教科书,有的用"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书名,有的仍用"教育测量〞,还有的用"教育评价〞作书名,正说明了这一点 名师讲坛发言材料浅谈新课程下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保和一中 霍占军浅谈教师安康人格的塑造保和一中 海桃名人名言:热心可以弥补才能缺乏,而才能不能弥补热心。
——卢梭你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根底——斯宾塞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方法——乌申斯基〔一〕安康人格概述什么是安康人格安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达,是人类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是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一些心理学家根据他们的临床经历,提出许多安康人格模式以及相应的心理安康标准 安康人格的特点1.部心理和谐开展2.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3.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具有安康人格的人,实际是心理安康者安康人格的表现1.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安康人格塑造的第一步一个人该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呢?一是在与别人比较中了解自己二是从别人的态度中了解自己三是通过个人成就来了解自己四是在与自己比较中了解自己2.积极悦纳自我〔摒弃自卑:对自己不满意〕如何才能摒弃自卑,悦纳自我呢?首先要客观分析自己的缺乏其次要以平和之心对待自己再次要保持乐观的情绪。
3.不断完善自我〔向理想化自我靠近〕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地位、身份以及社会、群体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并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其次,明确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具备哪些人格品质再次,要培养奋斗意识,发奋有为4.广泛延伸自我不能把自我封闭在部世界,要向外部世界开放如何延伸自我?第一要关心他人第二要关注社会第三要与人交流5.努力创造自我有人问:"怎样才算是成熟人格?〞弗洛伊德:"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如何才能创造自我呢?其一是建立获取成功的信念其二是拥有适当的抱负水平其三是不断变革自我的期望〔二〕教师安康人格概述1.教师安康人格的涵具有安康人格的教师指的是那些具备良好的自我意识、安康的心理素质、高度的创新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实践和协调能力,能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不断完善和开展自我的教师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