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40-我国稀有姓氏研究.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7880337
  • 上传时间:2018-04-2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7.36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稀有姓氏研究所谓稀有姓氏,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姓”这类姓氏的人口通常不是很多,但姓氏总量却很大,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相当的数量其中的一些可能仅为某一地区或某一家族所拥有, 而一姓仅有一人的情况也有所见无疑,在那些人口分别都有百万或千万的大姓面前,小姓的人口数量实在有点微不足道然而,如果我们从姓氏总量上看,至少有95%的姓氏都在小姓之列 故而,它们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姓氏群体,我们也有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必要一、小姓的界定我们所说的小姓,也就是指那些人口相对较少的姓,是与人口较多的大姓相对而言的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每个人都以自己特有的身份在社会上活动,为便于活动、便于认知、便于交际,每个人都有姓名其中,姓是家庭(族)的符号,目前大多数仍沿袭父姓;名是个人的符号, 随意性比较大一旦有了姓名,并在户籍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就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否则,今天你叫张三,明天改叫李四,后天又叫王二麻子,别人怎么确认你?怎么跟你打交道?朋友无法找你,恐怕公安局要请你说说清楚了所以, 姓名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受法律保护为便于阐述, 我们先对小姓给予人为的粗略的界定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目前使用的姓氏近 4000 个,其中占人口总数99.6%以上的人只使用500 个姓氏, 95.5%的人只使用200个姓氏, 85%人只使用100 个姓氏。

      这500 个、 200 个和 100 个姓氏由于人口相对较多,都可以算作大姓,除此之外也就是小姓了,它们在总数上要超过500 个大姓的6 倍以上,达3000 多个,可见是相当多的 这些姓氏人数最多的有几万或几十万,而最少的仅有1 个人据载,在1991 年苏州的一个典型的“421 家庭”中,出现了姓“点”的孩子,这个“点”姓也一般被认为是目前所知人数最少的姓关于这个姓, 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在这个“421 家庭”中,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4 个老人和2 位夫妻、一个小孩爷爷姓蒋,奶奶姓宋, 他们生了个儿子, 按照传统习惯, 这儿子也就承父姓而姓蒋,我们姑且叫他蒋男;外公姓卞,外婆姓沈,他们生了个女儿,也是依照传统,女儿承父姓而姓卞,我们姑且叫她卞女蒋男和卞女后来结成夫妻,再后来就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的出生使全家都很高兴,但在让孩子姓什么姓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爷爷希望遵从传统承其父姓而姓蒋;外公认为旧习惯应该破除,最好依母姓而姓卞;外婆则反对姓卞——小的时候被人家叫“小卞”,长大了被人喊作“大卞” ,有把年纪了也不过称个“老卞”,很不雅观,不如来个彻底的,姓外婆的沈姓而奶奶却说,即使从母姓也应姓宋。

      全家四个姓,都想让这唯一的男孩为自己的姓“接续香火” 后来, 他们觉得 “接续香火” 的想法太陈旧, 共同商议为孩子取个新姓“点” 因为这个字的结构是上边一个占有的占字,底下四点,四点分别代表蒋、宋、卞、沈四位老人的姓对老人而言, “点”表示四姓(家)共同占有这个孩子;对孩子来说,“点”表示占有四姓老人的共同关爱等商定以后,接着为这孩子取名“点佳浩”,并到户籍管理部门登记备案,使他从此有了合法的名字从上述事例看,我们知道它是一个新创的姓氏那么,历史上在没有点姓呢?其实是有的,但与这个点姓有所不同历史上的点姓写作“點”,是繁体,据说《太平图话姓氏综》上就有收录 “點”字现在简化为 “点” ,但它与内涵 “四家共有” 的“点佳浩” 的点是有区别的,至少可以说是姓源不同正因如此,“點”姓可写作 “点” , “点佳浩” 却不能写成 “點佳浩”若把“点佳浩”写成“點佳浩”,也就把“四姓共有”全“家好”的美好愿望改没了小姓的界限既定,我们便可以归纳出几个特点如果分开来看,它们都是小姓,但合在一起却有十分庞大的群体他们中既有古老的姓,也有新生的姓;既有单姓,也有复姓;每个姓的人口可能较少,或者不足万人,或者仅有一人,但小姓之和却以千百计。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姓都有自己的历史,而每段历史几乎都蕴含着美丽、悽婉动人的故事二、分族及其对小姓的影响在我国,大姓有大姓的特征,小姓有小姓的特点在此, 我们首先有必要提到一个曾经非常古老但现在只有几百人的姓,即相传是由大禹而来的姒姓大禹就是我们常说的尧、舜、禹的禹, 也就是那个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关于这个姓的来源,说法并不完全一致有一种说法是, 姒姓是由帝尧赐给禹的父亲鲧的,鲧当时是帝尧的崇伯 尧让他负责水利工程,防止河水泛滥,谁知河水暴涨,泛滥成灾,尧一怒之下把他处死了后来,尧把统治位置让给舜,舜则启用大禹继续治水大禹治水十分勤奋,为公忘私, 几年如一日, 终于大功告成,水归河,河入海,获得极大声誉,不仅从鲧那里继承了姒姓,还从舜手里接管了政权,后来又建立了大夏王朝,成为一代开国帝王关于姒姓来源的另一种说法是,姒姓是由一件食物而来的相传, 大禹的母亲吃了薏苡就怀孕了,后来便生下了他为了纪念吃薏苡而得子,便以“苡”为姓了薏苡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脱皮后叫薏苡仁,又叫薏米或苡米,可供食用和药用,有逐水利湿的效用由于“苡”在古文字中又可以写作“姒”,因此也就以姒为姓相传, 大禹在世时还对他的族人进行分封,这些被封的人后来就改用国名为姓了,主要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斟戈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等。

      这些姓后来有的消失了,也有的发展壮大了春秋时期的越国也是姒姓另外,历史上高丽族有姒先氏,其后也有改姓单姓姒的如今,北京,上海的松江,四川的长寿、峨嵋,云南的鲁甸,山西的太原等地都有少量姒姓人姒姓从得到姓到现在已有4000 千多年历史了,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大禹故里已难寻觅但在浙江绍兴市东南6 公里处的会稽山麓,却有为纪念他而来的禹陵、禹庙、禹祠,并且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下有个村庄,因陵而名,叫禹陵村 村里住着禹的族人——姒姓的后代子孙,已传到103 世他们一直守护着禹陵,历千难万劫, 不离不弃,无怨无悔,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一直守护了4000 多年据统计, 古老的姒姓在今天的总人口已不足700 人,其人数较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改姓其他姓氏的缘故, 这种改姓就叫做分族纵观几千年的姓氏发展史便可以发现,我国现在被称为大姓、 小姓的主要是分别向两个方向发展的结果它们在当初的差别几乎很小,只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不同发展方式,从而才渐渐出现差别其中大姓大起来的原因是它不断吸收、融汇别的族人, 以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而小姓则采取相反的措施,不但不收纳别族,还要从自身分出。

      由上述可见,姒姓的不兴旺就是这种情况它除去其它可能有的原因外,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分族的缘故说到分族, 有一个从姒姓分化出的窦姓,分化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一件惊心动魄的事窦姓的“窦”字本来是指洞、孔,如鼻窦、狗窦狗窦就是狗洞,窦姓的得姓就与4000 年前的一个狗洞有关相传,夏禹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再传到启的孙子相时,有个叫后羿的诸侯利用夏朝臣民对国君的不满,发动政变,杀害了相这时, 启的一个妃子正身怀六甲,急忙从狗洞里逃出,到娘家有仍部落避难,不久又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少康后来,在少康于有仍部落避难时,已经大权在握的后羿被一个叫寒浞的人杀死,寒浞接着又派人暗杀少康到这时,少康只得闻讯而逃,最后逃到舜的后人虞思的封地,在虞思的帮助下招收夏的旧部,壮大力量,终于有一天羽翼丰满,带领军队打败寒浞,恢复了夏朝政权,被称为“少康中兴” 再后来,便传说少康的二儿子季杼为纪念祖母从狗窦逃出的经历,改姓窦当然,窦姓还有其他来源如在战国时,魏国有个窦公氏,后来改为单姓窦三国时有氐王窦茂,他的后代也改为单姓窦北魏时,代北地区有三字姓纥窦陵氏,是鲜卑族姓,魏孝文帝命令他们改为单姓窦另外,古时用窦命名的地方不少,大约也会有以地名为姓的人。

      总之, 通过以上对姒、窦两姓的重点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小姓发展变化的一种趋向,主要是因为自己分族析出其他姓氏的结果,自己的族群因此而渐渐萎缩,从而成为小姓三、分族命氏的两条轨迹历史上的中华姓氏,一经产生便和语言文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用来说的 像张王李赵不同的姓氏,就要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当两个一言不发的人坐在一起时,谁也不明白对方姓什么,只有通过口头表达才能让对方了解自己有时候只有口头表达还不够,还必须用文字加以表述由于汉语里同音字很多,而每一个字都可能是姓氏,这就需要把姓氏的字音和它的字形相合比如当问你姓什么时,你可以说是姓Zhang,但由于读这个音的汉字很多,对方就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个姓氏同样,读音是Zhang的姓氏也很多,如张、章、漳、彰、樟都是,究竟是哪个Zhang,还必须进一步用用语言描述出字形,如弓长“张”或立早“章”等,让人才能明白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字,就不能用一句话讲清楚,有时只能写自然,有时只写不说出读音也不行,因汉字中还有一字多音的现象,当这个多音字的每个读音各代表一个姓氏时,即使写出姓氏,别人还是不知道姓什么比如:“朝”即音 Chá o,又音 Zhā o,又都是姓氏;又如“长” ,既音 Zhǎ ng,又音 chá ng ,也都姓氏。

      对于它们,如果当事人不作说明,别人同样无法通过字形来判断它们的确切读音在姓氏被写出来以后, 它要以我们的汉字为载体如所周知,我国的汉字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形、音、义三位一体多数情况下,一字一形、一音,表示一个或几个意思有的一字有多个读音, 这便是多音字;有的一音有多个字形,这便是同音字我们的先人在分族命氏的活动中, 往往都紧紧抓住汉字的基本特征,用字音或字形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姓氏:有时候是字形不变, 只用它所表示的不同读音分族命氏,也就是利用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表示不同的姓氏; 有时候是读音不变,只用它表示的不同字形分族命氏,也就是利用同一读音的不同字形表示不同的姓氏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以山海关孟姜女庙上的那幅著名对联为例,因为它们都是姓氏孟姜女庙上的对联是汉字的字音和字形巧妙结合的典范,相传出自宋朝状元王十朋之手,其中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对联里巧妙地运用了多音字和同音字描写出山海关天海一色、云水相伴、 长消应时的撼人景象,其中所用的字及暗含的正字都是姓氏,而且大都是小姓对此,我们可以分别来看海:海姓是个古老而又为多个民族所共有的姓氏,源流主要由六个:第一,《中国姓氏大辞典》据陈士元《姓觽》 、邓献琼《中国姓氏集》注称:“皇帝庶子禺阳之玄孙世居南海(今广东番禺)为海司,后因以为氏。

      第二,《姓氏考略》注称: “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望生薛郡海春是春秋时卫国人,卫国距海很远, 他的姓氏可能是由祖先的名字而来;第三, 《续通志·氏族略》 : “明赐元人诺海曰海荣这是说蒙古族也有海姓另外,蒙古族有人姓海拉苏, 后来以它的首字读音为单姓,改成单姓海; 第四, 《明清云南土司通纂》称,明、清时云南曲靖府平彝县土县丞姓海,彝族;第五,回族中也有海姓,明代著名政治家海瑞即是 对此, 明朝人梁云龙在他的《海公行状》 中记载: “公讳瑞, ,, 其上世以来未详在国初,以军功世广州卫指挥某者,隶籍番禺,今为番禺人洪武十六年(1383 年) ,答儿从军南海,着姓于琼,遂为琼山人可知海瑞是回族,祖先名叫海答儿,后来就用他名字中的首字为姓;第六,满族也有海姓据《满族姓氏录》记载,满族皇族姓氏爱新觉罗的一支,在清朝灭亡后有人改为单姓海水:水姓是个汉族姓氏 《姓氏考略》 注引张澍说:“当指水为姓, 如河氏、 淮氏、湖氏之类浙江鄞多水姓;或(为)水丘氏所改水姓历史上名人不多,明初有水苏民,洪武初邵武知县 又有水桓, 景泰甲戌进士 今天,水姓人数不是很多,但分部较广, 北京、天津武清,河北景县、黄骅,山东平度,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湖北武昌、老河口,安徽泾县,福建清流,浙江鄞县等地都有所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