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共6页).doc
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武威第九中学 许英【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八股取士;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 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些特点还未完全具备理性思维,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教学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学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展示朱元璋的两幅画像,说一说哪一个是朱元璋,然后播放《统一江山朱元璋》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朱元璋,激发学生兴趣。
二、学习新课(一)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明朝是哪一年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建立者是谁?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3.明成祖是怎样登上皇位的?他登上皇位后又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君权的?指明学生回答后,让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给予指导并明确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片段1.“胡惟庸案”: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指名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最后教师明确,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导致朱元璋废除丞相,直接统帅百官,君主权力空前加强 探究二:片段2.“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锦衣卫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明朝前期还有什么特务机构?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指名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最后教师明确,强调厂卫制度是明朝特有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探究三:片段3.“看榜文”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思考:科举考试创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明朝时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指名一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最后教师明确,强调”八股取士”制度的内容和危害性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明朝君权的加强的措施,同时指出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三、课外延伸游览明十三陵你会发现:明十三陵,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十三陵中最宏大的是朱棣的陵墓“长陵”,想一想,明十三陵为何没有朱元璋的陵墓?为何朱棣的陵墓那么宏伟?(引导学生从明朝都城的变化和当时的明朝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四、课堂练习:(学生完成大屏幕上的练习题)1、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明成祖( )A.设东厂 B.继续削藩 C.迁都北京 D.废丞相2、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A、废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3、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4、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①废除丞相②迁都北京③执行削藩政策④设立东厂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西汉和明朝6、明朝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的主要做法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五、作业 感知历史:材料 “(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思考: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读书人,甚至是皇帝,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吗?请说出你的理由;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创设怎样的社会环境?据此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