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强中心关于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的研究.doc
17页上海建工集团 上海建工集团是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下辖全资、控股企业300余家,拥有总资产238亿元,国家所有者权益48亿元,具有建设部核发的国内最高等级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双特级资质;同时还具有外经贸部核准的进出口经营权和外交部授权的因公外事审批权;集团近年来形成了建筑主业、工业、房产、投资四大发展板块有着近50年发展历史的上海建工集团,是世界百强和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之一过去的数十年,上海建工始终把“创造一流”作为企业发展的不懈追求从流光溢彩的东方明珠,到气势磅礴的浦江三桥;从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到贯通东西南北的地铁隧道;从蜿蜒回转的城市高架,到博物馆、大剧院、体育场等一系列超凡脱俗的历史文化殿堂,上海建工人在 80%的上海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建筑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以超人的智慧和惊人的速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拓展时空的经典之作和城市建筑发展史上的神话今天,上海建工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正积极融入世界建筑市场,凭借日益壮大的综合实力、敢为人先的企业团队和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努力塑造一流的企业,精心培育一流的队伍,不断开发一流的技术,为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创造更多一流的传世精品。
上海建工集团近几年在中国500强中的排名是:91名(2002年)、56名(2003年)、66名(2004年)、73名(2005年)、77名(2006年)可以看出该公司在中国500强中排名基本保持稳定一、 企业发展历程概述(一)企业发展概述上海建工集团于1994年由原上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改制组成1997年被列入国务院重点扶持的全国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1998年作为全国14家企业和单位之一,受到国务院的表彰上海建工集团是以国有资产授权管理经营为基础,资产联系为纽带的法人联合体具有国内外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经营、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建筑机械制造、物资供销、工程监理、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商业贸易等综合功能的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集团还在海外完成了越南国家体育场、赞比亚政府大楼和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等工程,在国外树立起了"上海建工"的品牌形象在该集团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进程中,上海建工集团通过承建金茂大厦、上海科技馆、卢浦大桥、磁浮、F1国际赛车场等一系列城市标志性和重大工程,形成了优良的市场品牌和社会形象;通过承建高速高架、超大型船坞、越洋光缆、大跨度桥梁、磁浮等项目以及商品砼、特殊构件、泵拌车等的生产销售,形成了较全的产业优势;通过在一系列重大项目总承包的实践以及近60项"鲁班奖"的积淀,形成了较强的管理优势;通过依靠和发挥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技术队伍的作用,坚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包括近70项国家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在内的一系列科技成果积累中,形成了强支撑的技术优势。
集团连续多年在"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评选中进入前50名;在2004年"中国承包商、工程设计企业双60强"排名中列国内承包商第6位、地方建工集团首位;在2004年商务部公布排名的全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30强中列第5位通过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积极拓展,形成了有质量的规模优势 (二)企业组织结构作为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上海建工有着复杂而严谨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 上海建工集团组织结构(图表出处: 企业发展战略(一)企业竞争环境分析1.优势分析全球经济及建筑市场趋暖与我国经济及建筑业持续发展根据十六大规划,我国在2020年之前,GDP年增长率将保持在7%以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呈明显加快趋势,这将使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必须保持在30%以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和统计数据显小,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推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垄断建筑市场逐步开放房屋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最早开放的领域,建筑市场也是中国加入WTO后承诺开放的产业之一而上海建工又处于中国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十五”期间,上海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5%,实现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144亿元。
经国家统计局联审通过,2006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29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连续十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至此上海顺利跻身全国“万亿俱乐部”榜单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十五”期间上缴中央的财政收入累计近1万亿元,地方财政收人累计完成4800亿元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人保持较快增长,收入增幅差距逐步缩小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提高到32.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1.3平方米【8】全面推进以“平改坡”为主要内容的旧住房综合改造,加快改善市民居住质量和环境,一大批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而上海市制定了综合经济实力要再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年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9%以上,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的“十一五”奋斗目标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发展期,上海建筑市场的容量增大北京申奥、上海申博的成功,对国有大型建设集团来说,无疑是极好的发展机遇2.外部威胁上海建工集团的外部威胁主要表现为:中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市场高度竞争与企业无法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矛盾中国建筑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主要是资质限制,这造成了建筑业市场成为中国竞争最充分的领域之一。
上海建工集团面临“前有虎(即将进入的外资建筑业巨头)、后有狼(快速成长的地方国有和民营建筑企业,参见表1)”的空前激烈竞争局面但与此同时,建筑业市场环境又极不完备,突出表现就是建筑工程款的拖欠、投资主体的错位和科学的招投标体制的缺失如目前施工企业拖欠的工程款累计已经相当于建筑业年施工总值的38.5 %,建筑业的市场集中度过低建筑业市场招投标的不规范和投资主体的错位,造成当今国际通行的总承包、BOT等竞争模式在中国内地迟迟无法建立1】表1 2003年度入选225家国际承包商中国内地前五强公司比较名次公司名称2003年营业额(百万美元)2004年新签合约额(百万美元)国内排名国际排名国际市场国际国内117中建总公司1,954.68,113.111,503.5236中国港湾公司846.73,328.43,821.9337中机装备公司736.01,002.02,200.0448中铁工556.05,828.012,743.5550上海建工518.93,319.03,407.4(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为了抓住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求得发展,上海建工集团作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该集团也清醒地看到:每个地区的建设是有周期性的,总有个起伏的过程。
面对市场的机遇,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眼光不能仅盯在一个地区的币场上,更重要的是要把市场的触角延伸到包括国内、国外多个市场上,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而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已日趋激烈上海建工集团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发挥管理成本较低和技术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对较好的优势,在国际建筑工程项目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对国际建筑市场有深入了解只有逐步熟悉国际惯例,才能在竞争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近5年来,上海建工集团主动参与竞争,尤其是在国际工程总承包万面的竞争中,获得了一批项目由于精心施工,质量优良,受到当地政府和业主的好评,也逐步扩大了“上海建工”品牌在国际建筑币场上的影响,从而也加快培养了一支熟悉国际建筑市场惯例的队伍上海建工集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一五”战略规划其总体思路为:一手抓市场,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打造“上海建工”品牌,增强综合实力;一手抓内部,针对发展中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具体说来,上海建工集团将重点抓以下五个方面:1.增强核心竞力,占领市场制高点首先要形成强有力的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领域的突破;二是在市场营销上,要拥有覆盖面广的客户网络,确立全力一位服务的理念,并步走向国际化; 三是是要不断提升总承包能力,并按照现代企业要求再造业务流程;四是要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延伸产业链,转变经济增长力一式从“大建设、大市场”的理念出发,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顶拌硅,开发石矿,生产高品质预制构件和砼掺加剂,同时积极融资,投资开发房地产和以BOT、BT形式投资公路建设,以资产经营带动生产经营3.积极走出去,跻身国内、国际市场要以大集团“走出去”的战略眼光和思路去拓展国内外市场,要从承包工程项目发展到区域性市场布局,引入新机制,用政策和机制鼓励“走出去” 4.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把产权制度改革同做强做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的目标结合起来,在两级公司产权制度改革中确立二个基本点: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保持和增强“上海建工”的综合实力;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比较彻底地解决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对企业经营者和骨干形成强有力的激励作用 5.培育企业文化,营造和谐、创新的良好氛围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内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互相尊重、能说真话、勇于拼搏、团队合作的工作氛围,对外讲究诚信双赢,倡导不断创新,追求卓越2】三、企业经营情况上海建工集团把做强主业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了做强主业,上海建工集团努力拓展发展空间,由过去承建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为主,向承建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和水工工程等领域全方位拓展(参见表2).承包方式从施工承包、专业承包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总承包转变。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集团在站稳上海市场的同时,确立了进军国内市场、跻身海外市场的发展战略近5年来,上海建工集团注重发挥整体优势,树立“上海建工”品牌一方面积极参与上海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完成了一大批重大工程和城市标志性建设,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综合营业额达到315亿元;另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在开拓海外建筑市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5年完成海外工程合同额15.8亿美元,完成海外工程产值11.5亿美元已先后在新加坡、美国、苏丹、朝鲜、孟加拉、贝宁、越南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地区承接了包括市政道路、宾馆、办公楼、住尾、文体设施、使领馆等在内的30多项工程目前有1000多名员工在海外工作上海建工集团已连续多年进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排行榜前50位;在中国对外承包公司群体中位列第4名;2005年被中国对外承包商会评为“2003-2004年对外承包工程优秀奖”;还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外经系统“走出去”先进企业以实施我国经援项目和驻外使领馆项目为契机,熟悉当地建筑市场,延伸经营触角,不断拓展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这是上海建工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联合竞标,风险共担,增强拓展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能力,这是上海建工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银企携手,取得国内银行的金融支持,提升竞争能力和履约能力,这是上海建工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再一个重要方面【3】表2 上海建工集团主要工程业绩(图表出处: 嘉定区马陆镇漳浦村2004年5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 金山区山阳镇2004年8月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浦东新区丁香路425号2004年12月30日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