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书分析及船舶主要要素确定.doc
11页第二节 任务书分析及船舶主要要素的确定1. 任务书分析的要求1.1 任务书的内容概念船舶设计技术任务书是船舶设计的依据是由船东或业主根据使用要 求,考 虑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 经过技术经济论证之后编制的内 容 航区、航道、气象、用途、尺度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性能、主辅 机及 主要设备、舱室标准、经费预算、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一些特殊 要求等名词概念 航区:根据水域航道、气象、风浪等划分的船舶航行区域内河航区划分:A级航区一吴凇口至江阴B 级航区--- 江阴至宜昌C 级航区—宜昌以上海洋航区划分:遮蔽航区一10海里(n mile )以内沿海航区一10〜20海里( n mile)近海航区一20〜200海里( n mile)无限航区—200海里以外试航速度(kn或km/h ):主机最大持续功率情况下,蒲式风级不超过三级 的满载试航速度服务速度(kn或km/h):船舶平时营运所使用的速度续航力(n mile或km):在规定的主机功率或航速情况下,船上一次所带燃料可供连续航行的距离 规定续航力是为了计算燃料储备量自持力(自给力)(d ):船上所带淡水和食品能在海上维持的天数1.2 任务书的分析 任务书的分析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2.1 船型、主尺度、主要系数、航速、续航力、自持力 设计船的材料、甲 板形式、单、双机、桨、驱动的动力、船类(干散 货船、件杂货、集装箱、 油船、客船等);航区、航线;主要用于装载什么货物(矿石、钢材、建材) 为主,兼装货物。
该船舶优、缺点 是否吃水受到航道的限制,平面尺度如何,方型系数如何、是否合理该船 的佛氏数在什么范围,航速为多少左右设计航速不大于、不小于 多少是合理 的分析设计船的续航力、自持力(讨论油水、食品、备品与经济性的关 系)船级、法规、规范、规则、标准该船入级否,入那个船级社(CCS BAS BV GL NK等)用何法规 建造规范 标准对该船航区的要求 设计衡准着重分析安全(稳性 结构强度救生 防火)环保(防污染结构 规则)等要求动力装置及设备:从经济性和航速要求,该船选择的尺度型线 主机耗油率功率大小是否 优良,主机和辅助设备,主机转速,推进形式、螺旋桨形式,选择是否 适当1.2.4 是否考虑操纵性能装卸设备,装卸效率与起货设备的考虑、是否有利于船舶本 身的建造和航运经济性总布置要求 尾机型、中机型的优缺点、设计船选择哪种、总布置设计应 满足 那些要求(如使用、规范、法规) 这里着重分析设计船布置中主要的 矛盾(如出现严重首、尾倾时,浮态如何调整、压载水舱等)1.2.7 船员编制查阅法规及海事、航政方面有关舱室设备与船员定员的规定(如 航区、船型、吨位)2 船舶设计的方法 2.1分析、解决设计船的经济与技术(安全、环保、性能等)矛盾抓住主要矛 盾、中心问题、关键问题,确定正确的设计思想,寻求解 决问题的合理途径, 其他问题的解决服从于主要问题的解决。
2.2 逐步近似法、科学继承性 近似法:将复杂的设计任务分成若干近似环节,初次近似时只考虑少 数主要 因素,而后一次近似计入较多因素,反复进行几次近似,每后 一次近似都是 前次近似结果的补充、修改和发展,如此进行若干次近 似,总可以得到符合 要求的设计结果,且协调各方面的矛盾 继承性:任何优秀船舶的出现都必然是以往船舶发展的结果 在设计 过程中以分析批判的态度正确应用以往的 经验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 少的,这就是科学的继承性应用经验的两种基本方法:1)型船设计法: 在现有船舶中选取一条与设计船技术性能相近的 优秀船 舶作为母型,将母 型的技术要素(L,B,D,d,Cb,Cp,Xb…)按设计船的要求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改造,即得到 设计船的技术要求这是船舶传统设计中最简单又根本的方法2)统计法:应用大量同类型实船的技术经济统计数据、图表和经 验公式 进行设计这些统计能反映同类型船舶的一般规律,能表明同 类型船舶一个 总的趋势2.3 优化设计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寻找一个能满足所有限制条件, 且使 主要设计指标最为先进的设计方第三节 船舶主要要素的确定3.1 船舶主要要素船舶的排水量、主要尺度(船长、船宽、型深、吃水)以及船型系数(方形 系数、棱形系数、水线面系数、中剖面系数 )统称为船舶主要要素。
3.2 重要意义 船舶主要要素是描述船舶几何形状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数据 这些要素对船舶技术经济性能诸如快速性、稳性、耐波性、重量、强度、容 量、 总布置及经济性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对船舶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合理地确定船舶主要要素,是船舶设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3.3 名词概念载重型船舶:载重量系数n dw =dw/ △较大且比较稳定,先利用载重量系数求 得排水量△,然后再确定相应的主尺度的船舶货船、油船等)布置型船舶: 先从布置地位需要拟定主尺度,然后计算排水量的船(客船、 拖船、集装箱船等) 3.4 设计步骤载重型船舶 按图 1框图步骤执行,先估算排水量,再计算尺度,得出设计船的最佳方案分析设计任务书,找或修改总体布置决定船型和总布置估算△,△二 DWAn确定L , B , T, D, C修改主尺度及系数修改主尺度及系数不满足估算△和刀W△ =3 LBTGk刀 W= f(L , B, D・・...)刀 wr刀W=A性育能校核满足得出满足要求的方案3・4・2布置地位型船舶 按图 2框图步骤执行,先确定尺度要素,再校核排水量,得出设计船的最佳方案—矛盾,确立设计思想或修改总体布置>决定船型及总体布置3Wi= △i不满足 1.拟 定L, B, T, D, C修 改 主 尺 度 及 系 数估算△与3Wi△ = 3 L B T Cb・ 3B校核ED…)改及主系尺数3W比满足得出满足要求的方案 1F 选择最佳方案3.5确定设计船主要要素的基本原理选择船舶主要要素是设计者理论水平、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运用多学 科知识和创新能力最集中的体现。
这项工作主要考虑五个方面: 建造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技术性能要求;使用和经济性能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3.5.1 应满足的条件 1.满足重力与浮力平衡条件2.满足建造和使用条件,容量,建筑地位3.满足各项技术性能4.满足船东对设计船的有关要求5.经济性要好基本思路 1.确立设计思想,抓住主要矛盾,兼顾其他各主要要素相 互联系且相互制约,处理好L〜B、B〜D、D〜d、L〜D、及Cb〜Fn的关系2.根据母型船及统计规律,粗估第一次主要要素 3.对第一次近似值进行 性能校核,协调尺度要素,估算出第二次要素近似值4.对第二次值绘制布置、型线、中剖面结构草图,进一步核算性能,调整尺 度要素5.进行尺度要素的优化,选取最佳方案 特点 (1)矛盾的复杂性:各种要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抓住中心问 题,采取技术措施,兼顾其他 2)问题的多解性:在众多方案中求解最佳方案3) 整个过程是逐步近似的,螺旋式的求解方法3.6 选择设计船主要要素时应考虑的因素选择船舶主要要素是设计者理论水平、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最集中的体现这项工 作主要考虑五个方面:建造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技术性能要求;使用和经济 性能要求;采取 的技术措施;各主要要素的相互联系且相互制约的关系。
3.6.1 船长(1) 注意限制条件 :使用条件:航道、码头、泊位、桥粱、闸门等L< Lk- S L建造条件:船坞、船台、建造条件与设备等2) 满足浮力方程式(3) 满足布置要求4) 技术性能要求(考虑设计船的主要技术性能) 快速性:中高速船宜取较大船 长,以减少兴波阻力;低速船宜取较短 船长,以减少摩擦阻力,并注意选取 经济船长操纵性: 增加船长对回转性不利,对航向稳定性有利耐波性: 增加船长减少纵摇,对耐波性有利抗沉性: 增加船长对抗沉性有利5) 经济性性能:增加船长会消耗钢材和增加船体重量,造价上升6) 初估方法 自行统计型船分析综合或利用前人统计图谱资料(注意收集查找资料,吸取设计船所需要的资料)利用统计经验公式(教科书、设计手册、 文献) 不同船舶、不同航行水域具体处理(全面分析处理)9 £ O3.6.2 船宽 (1) 注意限制条件使用条件:航道、码头、泊位、桥粱、闸门等 S B>0.5+0.05B建造条件:船坞、船台、建造条件与设备等2) 满足浮力方程式(3) 满足布置要求4)技术性能要求 稳性:增加船宽对初稳性效果明显;但进水角减小,稳性范 围减小, 对大倾角稳性不一定有利;须综合考虑。
耐波性:增加船宽使横摇加剧,对耐波性不利,与稳性配合选取GM的上下 限值快速性:△和L保持不变,增加船宽,减小Cb,特别对中高速船有利5) 经济性性能:增加船宽会消耗钢材和增加船体重量,造价上升, 但影响没有船长大如果增加船宽,以减小船长,对船体结构重量有利6) 初估方法自行统计型船分析综合或利用前人统计图谱资料(注意收集查找 资料,吸 取设计船所需要的资料) 利用统计经验公式(教科书、设计手册、文献) 不同船舶、不同航行水域具体处理(全面分析处理) 3.6.3 吃水 (1) 限制条件使用条件:航道、码头、泊位、桥粱、闸门等 T=H-S H 建造条件:船坞、船台、建造条件与设备等 (2)满足浮力方程式3)技术性能要求稳性:减少吃水对稳性有利,B/D增大,进水角增大快速性:增大吃水,可增加螺旋桨直径,对推进效率有利同时减小Cb,使剩余阻力降低,特别对中高速船有利但对浅水阻力不利耐波性: 吃水浅的船舶易产生砰击和漂移现象, 海上航行时耐波性较 差4)初估方法自行统计型船分析综合或利用前人统计图谱资料 利用统计经验公式不同船舶、不同航行水域具体处理3.6.4 型深 (1) 使用性:布置,容量,趸船的配合。
2) 技术性能要求(注意法规对最小干舷的要求)稳性:增大型深, 进水角大, 同时不易上浪进水, 对大倾角稳性有利但重心提高,对初稳性不利,综合 考虑耐波性: 型深小,甲板易上浪,淹湿性不好 抗沉性:型深小,干舷小,储备浮力小,对抗沉性不利 总纵强度:大型深 对总纵强度有利,注意规范对L/D,B/D的要求3) 经济性性能:增加型深,大船不一定增加船体重量,小船会增加 船体重量 (4)初估方法自行统计型船分析综合或利用前人统计图谱资料 利用统计经验公式,特别是舱容计算公式及干舷规范计算不同船舶、不 同航行水域具体处理3.6.5 方形系数(1) 满足浮力方程式⑵快速性:对于快速船减小Cb,增大船长,对剩余阻力有利,Cb不 宜过大中低速船和浅水船适当增大 Cb,减短船长及吃水,对摩擦阻力和浅水阻力有利3) 经济型:根据设计船的类型分析方形系数大小对经济型的影响后确定方形 系数4) 初估方法自行统计型船分析综合或利用前人统计图谱资料利用统计经验公式,特别要注重经济方形系数的考虑不同船舶、不同航 行水域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