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doc
4页《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略阳县乐素河初级中学 郭燕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的第4课,本课主要通过“明朝灭亡的背景”、“农民起义”和“清朝的建立”三部分内容来反映在自然灾害和政府腐败的双重原因下明朝的灭亡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充当课堂的主人,但缺乏较系统的知识和理解一些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的融合所以在本节内容的处理上可以适当展示一些图片和史料,精简抽象理论,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设计理念: 1、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3、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培养学生用辩证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二、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的有关史实;理解明末内外交困的原因及其结果。
2、运用分类法,分析历史事件的总体规律和个性特征;结合材料,结合不同角度,论述历史事件的状况过程方法: 1、学生通过自学引导,学会归纳“明朝灭亡的背景”、“农民起义”和“清朝的建立”的基本史实2、学生阅读有关明末农民起义的史料,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状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上台展示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情感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认识到政府的腐败、土地的兼并、自然的灾害是我国古代社会频繁爆发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明末的社会背景2、李自成推翻明朝的具体措施3、清朝的建立难点:农民起义的原因四、教学准备:七(下)教材、备课本、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导入引导学生观看PPT上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提出问题:由此图学生能看出什么?由学生回答引出虽然明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从而导入新课学生看图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培养学生知识的联系性自学目标出示自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学目标小组合作完成对本课内容的自学。
1、明朝灭亡的背景2、农民起义3、清朝的建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学本节课内容,并把自学结果写在小黑板上通过这种方式第一可以达到学生自学的目的,让学生自学具有方向性;第二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起到兵教兵的作用学生展示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讲解和评价,对于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学生根据自学情况,前三组各派一人带着小黑板上台展示并讲解,后三组对前三组的讲解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基础知识的基本掌握,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辩错能力教师精讲1、明朝灭亡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2、根据下面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材料: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大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问:根据材料一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3、根据下面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农民起义者推翻明朝的措施:材料二: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初,攻占洛阳李自成夺取洛阳后,俘获官军3000人,收缴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并使自己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
他没收了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大赈饥民,另饥民远近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问:根据材料二,学生回答在明末农民起义中发展壮大的是哪一只?4、清朝建立的具体史实学生认真做好笔记学生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答案:陕西大旱,但官府仍然催逼粮税学生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答案:农民起义者:李自成具体措施:“均田免赋”和严明的军纪学生认真做好笔记通过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对事件进行理解和掌握本课小结教师提问: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加以补充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得出明朝灭亡的原因:1、明朝的腐败;2、自然灾害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当堂检测学生根据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1/3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问: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联系?学生当堂完成此题通过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明朝的灭亡》 明朝的腐败和自然灾害 ↓农民起义(李自成农民起义)↓明朝灭亡七、课后反思:1、本节课主要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出示自学目标来让学生进行小组自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突出了兵教兵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成为名符其实的学生自己的课堂,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比较法、演示法、分组讨论相互探究等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充分体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必须创设宽松的环境,民主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做,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见解,每一次讨论或各抒己见之后必须引导学生从不成熟的认识中归纳出一定的结论,这样才能避免形式化,进而达到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性思维能力之目的4、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