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城地下管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8页浅谈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掌握和摸清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能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资料,是抗震、防灾和避免管线事故的需要,是保证城市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地下管线同时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地下管线是指建设于地下的供水、排水、再生水、燃气、热力、电力、照明、通信、有线电视、公共监控视频、燃油、工业物料等专用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地下管线工程是隐蔽工程,“地下”的隐蔽性决定了管线在管理中所突出的特殊地位要提高城市品位,就必须把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好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地下管线系统也越来越庞大,牵涉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城市供水、排水、然气、通讯、电力、广播电视光缆等多种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一、地下管线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市随着建设规模的拓展,新区在延升,老区在改造无论旧城改造或新区建设,工程建设都会涉及到埋设于地下的管线,地下管线建设还没有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施工时序不一致性老城区由于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市政基础设施滞后,地下管线改造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是建设资金不足,其次是地下管线分属不同管理部门,都不能使改造计划同时进行规划和建设 2、管理部门的多头性地下管线种类,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线的性质不一样,各管理部门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的考虑,不能同步实施,无法合理利用有限的地下资源当管线权属单位开始需要使用相应的管线时,才申请铺设地下管线,重复开挖,既浪费资金,又影响市容市貌(大部分自行开挖,也不通过规划许可) 3、信息资源的非共享性没有建立一套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建设单位对地下管线没有进行查询和了解,盲目施工,有可能挖断地下管线,轻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导致事故发生(例如燃气管爆裂) 4、档案管理的非系统性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也是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的保证没有建立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就无法实现动态管理,使系统保持现状性二、对策和思路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城市管线的种类不断增多,城市架空管线将逐步转入地下,这样,地下管线将越来越复杂,矛盾越来越多,同时,违规管线建设还存在,要管理好地下管线,保证地下管线按规划实施,确保地下管线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
地下管线的管理对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明显,而且地下管线管理的问题已经摆到国务院的议事日程,《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自2005年5月1日起颁布实施,是加强对城市地下管线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地下管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城乡规划法》、湖南省《城乡规划法》实施办法、《建筑法》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申请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始施工,并且必须编制报送竣工档案”这样,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与管理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具体地说:以法规、规章制度、行政监管措施、经济制约手段齐抓共管,强化管理 1、依法行政、加强管理 依据《档案法》、《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争取政府颁布《地下管线工程管理办法》,明确各管线权属单位的工作职能和应负的责任,规定在进行地下管线建设前,必须按建设、施工、管理程序进行 依法行政,是保证正常有序地开展地下管线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一个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规划管理标准,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以法律的手段约束指导工作,以法规形式来规范相关部门,才能有效避免建设中的主观随意性,才能提高管理效益。
2、统一规划是前提、统一管理是关键 由于过去对地下管线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没有严格执行地下管线建设工程许可证制度,各管线建设单位各自为政,不仅没有按规范设计和施工,而且工程竣工后,又没有编制竣工图,地下管线资料无法归档 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必须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树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新意识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避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新的破坏关键是依法办事,认真实施 3、统一建设是基础、统一监管是保障 成立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地下管道的建设、经营,赋予敷设地下管线的审批权、监督权和处罚权①、规范管线敷设行为,起草《地下管线工程管理办法》,由政府颁布实施,对管线的原则、管线线路的审批、管线的施工及建设违规的处罚等,制定详细说明和规定,使各种管线敷设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做到规范有序,统一规划设计,严格审批②、可由专业建筑公司统一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即以租赁的方式将地下管道租给管线权属等单位使地下空间资源得到有偿使用,杜绝重复挖掘现象,避免事故发生,造成损失③、督导地下管线建设单位建设联合共同沟各管线权属单位根据自身的规模和需要,进行管道预埋,先行施工,同时完成对道路两侧的接入联合管道,在管道建设过程中一次开挖同时施工,一旦开挖完成在同一路段范围内几年内不允许再开挖,规划部门也不再审批新的管道建设的申请。
使地下管线敷设审批关口前移 ④、监察管理部门依法行使督察执法权,对地下管线的建设进行严格的监管,对地下管线建设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制裁;查处违章,监督检查违规开挖和敷设管线的行为,把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4、严把工程质量关 施工中,严格按建设程序进行—审查、专项验收、编制竣工图、提请各职能部门进行综合验收按照建设部、财政部建质[2005]7号关于《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通知精神,发包人与承包人建设工程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工程结算金额5%,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间,对工程出现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确保工程质量5、基础投入——普查 普查工作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地下管线业务主管部门管理要求,必须对其专业的地下管线摸的一清二楚;也是地下设施竣工资料大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建立完整准确的城市基础档案,更是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业务建设的需要 收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管线工程资料,把历史上建成的管线工程资料系统地、全面地、准确地归档,不仅丰富了馆藏并为今后开发利用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完成基础性的工作,为建设单位在使用各种管线图时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80多个城市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并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300个城市建立了专业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6、健全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归档制度 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一直滞后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没有建立或移交,存在多部门、多头管理等现象目前,大多数城市对地下管线的管理还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建立起一套确实可行有效制约管理制度,因此: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小城市的特点:①、由政府颁布具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在建设新的管线工程时必须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签订《报送管线工程竣工档案责任书》,从源头上掌握控制地下管线建设情况,为今后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垫定基础查阅建设地段的地下管线档案,杜绝建设工程对地下管线造成新的破坏②、所有的管线权属单必须将目前的管线和拟建的管线资料提供给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归档,建立管线图形信息:可以方便查询——管线图形、各类管线属性,以便于对照现状管线与规划管线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位置关系;数据更新——系统提供各类管线功能作用,新增加管线可以方便地存入系统;便于统计③、地下管线档案的形成来源于各部门,分散存储使地下管线档案,信息资源无法整合进行综合提供利用,根据国家《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三个月内接收进馆。
地下管线专业单位每年应当向城建档案馆报送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管线现状图和资料使地下管线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最佳化④、积极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首先要提高贯彻落实《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重要性的认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是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是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信息源,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收集、开发、管理和利用好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信息资源其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建设等会议进行宣传,使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建设、施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真正认识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政府关心和支持,把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纳入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的相关环节,纳入各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 第四建立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的查询制度、告知制度、专项验收等制度,依法管理 第五加强工作部署与监督检查,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协调发展,使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在城建档案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到急需之时,才真正体会到档案的宝贵作用,认识到档案确实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大量的事实证明:轻视档案的收集、利用,就会留下遗憾;就会走许多弯路,并且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成功利用档案解决问题的实际范例,也让我们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重新认识档案的价值;准确利用档案不仅可以避免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浪费,也为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 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建好、管好地下管线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解决了的问题,它需要有一个长期有效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各个部门、各管线权属单位的配合和无私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