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运用群文阅读提升学生比较与整合能力的教学策略.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55675572
  • 上传时间:2022-0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3.6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运用群文阅读提升学生“比较与整合”能力的教学策略                    摘要:群文阅读是当前突破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低层次、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低阶化困境的重要途径比较与整合”作为群文阅读的四种关键能力之一,它将不同言语主体、不同言语环境的多个言语作品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阅读获取的信息或感受进行“比同较异”因此,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比较与整合”阅读能力,是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关键词:群文阅读 比较与整合 教学策略 方法引言: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新时代育人模式变革背景下,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围绕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更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而契合“学习任务群”,基于辨识、提取、比较、整合的群文阅读教学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本文以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提出“运用比较和整合的思维策略,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见解与方法”,就如何提升学生的“比较与整合”关键能力浅谈自己的见解一、群文阅读的实施现状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多文本“比对读议”,学生逐步实现迁移阅读和创意表达,形成群文阅读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辨识与提取”“比较与整合”“评价与反思”“应用与创意”,这四种能力既相对独立,又渐进关联。

      比较与整合”能力作为中间环节,在四大关键能力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当前的中学生阅读能力水平普遍较低、阅读素养整体不高,其重要根源就在于“比较与整合”能力的缺失二、“比较与整合”的教学策略剖析1. 比较:群文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策略比较是将不同言语主体、不同言语环境的多个言语作品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阅读获取的信息或感受进行“比同较异”为了让学生感受今日陕北的生机盎然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学习陕北宝贵富足的人文精神,议题“贫瘠的土地  富有的人文——筛选整合信息”,执教者选取了美•斯诺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张涵的散文《品味陕北》、刘成章的散文《从云霞畔下来》、勤耕的诗歌《陕北黄土高原换新貌》,品读文章精彩语段、回顾历史变迁,学生将外国人眼中的陕北与中国人眼中的陕北进行比较、将昔日的陕北与今天的陕北比较,分析陕北今昔变化的原因,体会陕北昔日的贫瘠苍凉和今日的生机盎然,学习并传承延安精神,树立共筑中国梦的坚定信念二)整合:知识集体构建的必要途径“整合”就是形成“组块”的过程和行为,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有意识的将许多零散的信息单元整合成一个更大意义的信息单位整合是思路分析的必要途径,以议题为指引,通过分析比较找出这些文本组合的逻辑点,并最终围绕议题形成集体共识,在这个整合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发展。

      在学习《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囚歌》《教我如何不想她》等诗文,结合“意象之妙用”设置下列问题:1.《我爱这土地》《祖国啊,亲爱的祖国》中为表达情感,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编排有什么特点?2.《囚歌》《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和前两首诗歌意象相比,有何异同?3.思考“意象”于诗歌中的妙处?通过以上几问,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文本的赏读,比较分析爱国类诗歌中意象的选用、组合、运用之法,整合归纳出“意象”于诗歌内容丰富之妙,情感表达之妙三、提升“比较与整合”能力的常见方法(一)整合教材训练重点,培养能力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学习重点,如山川美景、人文哲理、文明印迹、英雄传记、情操志趣等,教师可根据学习重点补充课内外文章与之组成群文,让学生去分析比较整合文章的异同,以此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与整合能力如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写人记事的文章是教学的一个强化点,文章中林林总总的人物各具情态栩栩如生,而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许多共同之处,如:细节刻画、侧面烘托、线索贯穿等据此,执教者确立了“以形传神”的议题,组文《一面》《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引导孩子进行一堂探讨“外貌描写之妙招”的群文阅读课。

      通过对几篇文本的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生动的人物描写之法可以让人物形象更为鲜活可感再通过对几篇文肖像描写的具体分析比对整合,明确:肖像描写应抓住特点;肖像描写应以形传神;肖像描写应言之有序;肖像描写可浓墨重彩也可简单勾勒二)补充教材编选不足,扩展能力统编教材限于它的编排体系和课本容量,存在着教材文本编选上的不足例如,想全面了解一位作家,我们就要补充课内外的相关文并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整合,才能对该作家形成全面立体的综合认识举个例子,为了了解李白的诗歌特点及其人生状态,执教者围绕“我和李白有个约会”的议题,通过纵向时间比较选择组合了教材内的7上《峨眉山月歌》,9上的《行路难其一》,补入了《月下独酌》《上李邕》这两组文本,进行了一堂诗歌群文阅读教学,孩子们在课堂上通过几首诗内容的比较,归纳整合出李白一生“逸、狂、醉、愤”的情感线,这场“约会”让学生对李白青年、中年、晚年时的生活状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亦对李白不同时期的诗作风格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三)强化学习方法指导,提升能力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过程中,可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讲、精读、精练,然后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方法、学习技能迁移到其他篇目进行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建表格、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求同存异;将群文阅读与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通过批注、概要、随笔、札记、演讲、写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比较与整合能力。

      如在开展群文教学“乡下人去哪儿了”时,组合群文《三代人》《乡下人的大方》《城里人与乡下人》《乡下人哪去了》,引导学生运用批注法,品析乡下人的时代特征——“草木味”和“荤腥味”;运用朗读法,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不同时期乡下人的感情,启发学生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弘扬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辨析整合理解乡下人性格形成的原因通过多种学法指导,进一步增强学生“比较与整合”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四)着眼写作训练要点,巩固能力新语文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群文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基础开展阅读与写作训练,通过比较与整合的阅读方式让学生理解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写作训练巩固与提升“比较与整合”阅读能力如在教学《白杨礼赞》一文时,为了让孩子们能具体感知、掌握并运用“托物言志”这一表现手法,执教者确定群文议题“看托物言志之魅力”,适时补充了《爱莲说》、《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文章,进行一堂以托物言志表现手法为阅读重点的群文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比较探究,归纳整合出托物言志的特点和作用,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然后在课堂小练笔、写作训练中,让学生以梅、兰、竹、菊等为写作对象运用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专项训练,学生不仅很快就掌握了这一表现手法,其比较与整合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综上所述,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必须重视和强化学生“比较和整合”能力的训练与提升,要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多角度、多渠道的加强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方法措施,增强学生的比较与整合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其核心素养的目的参考文献[1]何立新,王雁玲,阅读素养的教学逻辑与变革策略.中国教学学刊,2017(4).[2]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44-48.[3]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