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复与阳岐尚书祖庙.doc
10页严复与阳岐尚书祖庙摘要:严复晚年倡修尚书祖庙,体现严复对于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重视福 州的阳岐尚书庙祀奉的是南宋陈文龙,属于乡村社庙通过对严复重修阳岐尚书 庙这一事件探析严复的宗教思想,展开对其思想中宗教与民智、宗教与道德、宗 教与政治的讨论关键词:严复;尚书祖庙;宗教思想;一、阳岐尚书庙福州市郊区盖山乡阳岐村崎角山麓,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尚书祖廂”,为一 九二O年严复等人募资筹建尚书祖庙”祀奉的是南宋末年抗元名将陈文龙 陈文龙,字君贲,莆田湄洲人,宋咸淳四年以进士第一人登第官至参知政事(副 丞相),兼权知枢密院事元军入闽后,他以闽广宣抚使领兵转战各地,退守兴 化军元兵直破福州,陈文龙被俘,械送杭州,但他仍威武不屈,后绝食而亡, 宋端宗谥忠肃福州地区人民,先后乂建“万寿尚书庙”、“三保尚书廂”、“竹林 尚书庙”但唯“阳岐尚书廂”最早,因此称“尚书祖庙”《明史•礼志》:“福 州祀陈文龙《福建通志•坛庙志》:“水部尚书庙,在泗洲左铺,明初建,祀宋 陈忠肃文龙清康熙三十年里人黄煌重建乾隆二十九年始入祀典,三十四年总 督崔应阶给帑谕里人方廷珪募修可见历代对其重视程度之高社廂就是村庄的门面,是社区的公共建筑,而庙中所供奉的神则被认为是社 区的保护神。
社庙是群体性民间信仰的物质文化符号,没有社庙物质文化符号系 统,群体性民间信仰的开展就陷入既没有场所,又没有物化的崇拜对彖的窘境 1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相对于政府基层组织而言,社庙信仰在社区中具有较为广 泛的参与性,社庙组织在传统社区中拥有较高的权威与号召力,是社区最有活力 的民间组织无论是社庙信仰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参与的村民,每个人都在按照一 定的“规则”在庙会活动中各司其职,谁也不愿随意打破这种规则,这保证了庙 会活动的井然有序从社会力量上讲,民间宗教是由社会中的多数(如农民)支撑 并与民间生活密不可分的’社庙是民间信仰活动的集散地,同时也是村民的文 化娱乐场所民间宗教的特点决定了民间信仰本身需要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与民间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3.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9 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民间群众的生活需要,并成为民间群众生活不可缺少的 一个组成部分社庙在调适人们心理、进行人伦教化、丰富群众娱乐生活、传承传统文化、 团结社区群众、加强社区与外界联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从社区的 角度来说,一年一度的集体性村廂信仰仪式,有助于社区群众克服心理焦虑。
仪 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我们人类能够在心理上、在生命过程中比较容易过去 在传统社会中,村民们更多地是希望通过神明崇拜战胜自然界与社会给他们造成 的困难集体性的信仰活动如驱瘟、祈雨等祈求大自然开恩的活动经常在非常时 期举行,以帮助社区民众度过可怕的心理焦虑期现代社会科技发达,治安状况 良好,人们对神明的要求更多集中在个人福祉上,如求财、升学、升职、赐福、 消灾、益寿等方而举行宗教仪式能够让人们在心理上有准备,或者有缓冲时问 度过困难阶段因此,社庙活动可以使人们获得心理慰藉其次,社庙的教化作 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神明的威慑作用社庙在传统社区中拥有的信众虽多, 但极端虔诚者不多,多数人是在“虔诚”与“无神论”之间摇摆许多人对神明 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烧烧香、许许愿,认为敬神总是有 益无害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之类的民间信条又让人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畏 惧感从而“舍恶从善”,此时,社庙对于人们的行为无疑具有一种潜在的约束力 再次,社庙组织每年所举办的酬神演戏活动无疑是传统社区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活 动,其中村庙信仰是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其集教化和娱乐作用于一体,大 大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最后,社庙的存在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了生存 空间社庙酬神活动为民间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地 方戏曲艺术自身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社庙活动的开展,地方戏曲自身的衰败和对 群众吸引力的降低会影响到社庙信仰活动对村民所具有的整合能力福建民间有:“官船拜尚书,民船拜妈祖”之说清代尚书公神像曾随册封 琉球国官船漂洋过海到过琉球国从忠君爱国的抗原英烈到道教神仙,陈文龙完 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化程荣《三柳轩杂识》云:“初文龙入太学,累试不及格, 太学守土之神岳侯也一夕梦神请交代,意必老死于太学既而廷对第一,仕宦 日显,前梦不复记矣及守乡州,又梦神通书,前面日交代,后书至元年月未 几,国亡城陷,俘至杭州,幽于太学之侧3可见陈文龙为神之说,由来己久 陈文龙由人变为民间崇拜的神开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统一中 3 (宋)程槃《三柳轩杂识》卷一,李际期宛委山堂.国后,曾命中书省派员到各地访求应祀神祗凡有功国家惠爱在民者,着于祀 典,令有司岁时至祭朱元璋特别重视抗元英烈陈文龙,建福州府城隍台江万 寿尚书庙明永乐六年(1408年),朝廷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敕封水部尚书 三次”;受到闽江下游水上晋民和莆仙一带在省垣从事商贸活动的贾商的崇拜, 为了避免闽江洪水殃及庙宇,将原建在阳岐江边“兴化道”旁的庙宇,移至阳岐 村“凤鸣山”下新建陈文龙庙。
清乾隆四十六年,乾隆皇帝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续琉球国志略》载:“船遇暴亦然,文武员弁虔叩尚书神像前,乃免于厄又 据同书载:“尚书陈姓,名文龙,福建兴化人宋咸淳四年,延对第一,官参知 事,知兴化军为贼所执,不屈死明时显灵,护救海舟,封水部尚书,立庙闽省 南关外”自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始),册封琉球使节例必至庙致祭乡民尤 为敬奉,清叶大庄《写经斋续稿》记载:尚书祖庙“祀宋参政陈文龙,香火甚盛 方余少时,每岁上元灯市,神船出巡四南百余村竞献牲醴,弥月不散”可以 看出,陈文龙不仅满足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道徳模范典型从而受到百姓的推崇, 也是统治阶级建立的带有神学色彩的政治工具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二、严复重修阳岐尚书庙民国初年,阳岐村出了一个总统府高等顾问官严复在林国清的《严复》一 书中描述了严复的“古庙灯缘”,就有写道严复在十四岁跟随父亲到阳岐村的尚 书庙进香陈文龙对出牛于阳岐的严复产牛了深远的影响,在外也牵挂着故乡的 “尚书庙”严复为追思陈文龙,集资2万元(严复出资2千元)展拓庙基,扩 建庙宇据史载,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九日,他回里养疯,十七日便到“尚书庙” 行香,又据严复《民国八年(1919年)日记》载:“1月13日,阳岐尚书公生日, 到庙行香”,“1月17日,为'尚书庙'作启募缘”这次回乡,严复虽然是重病 在身,但他还是坚定地要重建并慷慨捐资二千元,他在给严玻的信里说:“尚书 庙捐款己兑千三百元,所余七百,亦不亟亟,从容筹画。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 族侄严家井也捐资一千元,当时福建省的督军李厚基,也捐献三千元阳崎尚 书庙董事会,已未开会,见翰周可扎实询问,转眼周年,至迟亦不出十月初旬, 现正筹款及赶忙修理耳'一九一九年六月,“尚书祖庙”董事会的负责人严廉 番来信对严复说:“城台乡绅未计,会缘前后约有二万元”°严复离闽北上后仍 非常关注“尚书庙”的建设进程他经常写信给在福州的三儿严琥查问这件事说:“阳歧庙工进行复何如?甚欲闻之 7当时“尚书庙”因故延工,他听了十分生 气,马上给严琥写信:“前云八月动工,乃今已重九矣更有何辞延宕耶?其所以°严复:《严复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 5严复:《严复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严复:《严复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7严复:《严复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 延宕之故,到底隐情如何,几可查明告我此事关吾名誉甚重,儿方在闽乃不能 助汝父监督耶? ”彳也甚至要把所捐的钱收回去尚书庙”就这样在严复的催促 下动工了一九二O年一月七日,“尚书庙”上梁大吉,这天严复在北京总统顾 问任内,他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很认真地在《日记》里写:“本日,阳岐 尚书庙上一九二O年十月二十九日。
严复又回国避冬,定居在域内郎官巷,但也 经常到阳岐来,督促“尚书庙”的工程他对长子严據说:“现每日均有百余人 作工,盼望明春将正殿正前门修竣,则吾辈亦可暂告息肩矣……,者番幸吾归来 大家率作兴事增其气势,不然并此且不可得也 9第二年的七月三日,已经蹙 酷难当,严复行将到鼓山避暑但他述关心普“尚书庙”,便同次女严瑙一起到 阳岐在老屋里隔宿,次早往看尚书庙工程 ”那时,庙工自正殿一直,十完 七八,只是前面庙埋尚未铺石,右边統官、半用的是旧料他估计说;“收合余 资庙工除左边所谓行乐厅外,I古I可一律完工也于是他才放心到鼓山去即 使在鼓山也还多次叫严琥回阳歧促“收东庙工”严复除了积极组织和督促建设“尚 书庙”夕卜,还亲自为“尚书庙”写了庙额大匾:“尚书祖庙”,正楷颜书,至今犹 在并亲自为该庙写了几副对联,一副是:“入我门来总须扣心纳手细检生平黑 籍,莫言神远任汝穷好极巧难購头上青天信土严复沐书敬第二副是:“十万 家饭美鱼香催神之赐,百余乡风清魔伏为民所依"另一副是:“依然麦浪松涛 漉酒重檐梓里貌,饶有黄焦丹荔迎神长守故乡风庙宇建成之后,他不时前往 祭拜、上香,甚至在庙中以扶乩方式求药治病在日记之中也可以看到连多他以 易经卦来算命的记载。
一九二O年十二月二十五H (十一月十六),严复在日记 中记有“服罗真人符三道翰周、又槃黄昏来”服下了 “罗真人”所开三道丹 符对他而言,扶乩与卜卦都是能够帮助人们进入“不可思议”之境界的管道 他在日记中写道;“阳崎尚书公生FI,到庙行香”、“琥(按严复之子)将赴阳崎 请丹”严复述在得到药方之后,写了《阳岐尚书庙扶乩》、《有罗真人者降》、《示 余以丹药疗疾》、《赋呈四绝》四首七言绝句,以抒其情,诗曰:“①老来悲阅意 如何,坊里维摩示疾多多谢灵丹远相畀,与留衰照但河②多生倚业别难尽, 每时神明起内敢望刀圭分九轻,他年插翼作苏眈乱来十日见周圈③权利纷 争事总非,天公应惜炎黄尽,何FI人间有六飞④天水亡来六百年,精灵犹得接 前贤而今庙貌重新了,帐里英风总肃然12*严复:《严全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严复:《严复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严复:《严复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林平汉严复尊崇爱国志士史料拾零.黄山学院学报,2007(06):43-47. 严复:《严复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三、为家乡修庙尚书祖庙是晚年严复的心灵寄托,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回报家乡的体现。
严 复热衷于故乡庙宇的重建工作,一方面出于对陈文龙民族气节的仰慕,另一方面 则是晚年的一种心灵寄托阳岐尚节庙虽经多次重修,随着时光流逝,仍然残破 不堪1919年元月,热心为桑梓祈福和对乡贤崇高气节的景仰,大思想家、阳岐 人严复亲自写就《重建尚书祖庙募缘启事》,并成立36人的董事会因他不便岀 面,正副董事长由他长子,严琥(伯玉)、三子严琥(叔夏)但任,但实际事务都由 他亲自策划、决定当时分发“缘簿〃数百册经他亲自劝募的有:福建督军李 厚基3000元、省长萨镇冰2000元、前清福州知府叶大庄2000元、他的族侄严家轸 1000元,他自己也捐2000元缘簿至年底收齐福州城台绅商以及分布在各地的 门生故1口,都踊跃认捐,共募到捐款10多万银元1920年元月开始动工,翌年夏 主体工程基木落成这次重修,面积扩大到3805平方米,四面围有灰色砖墙门 墙外两旁建“马将厅”门墙内有戏台、酒楼、钟鼓楼、天井、中心亭、大厅、 享殿等,重檐叠宇,雕梁画栋,蔚为壮观严复晚年重修“尚书祖庙”的壮举,是他回报家乡的体现,深得福州绅民的 赞许该庙的建筑艺术堪称一流,乃出自名匠蒋源成之手上述名家柱联,或洗 自旧庙,或移自外方,或新邀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