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感觉与知觉试题.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21823410
  • 上传时间:2023-09-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1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知识考点P42 一、单项选择题:1.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A )属性的反映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2. 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D )A. 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3. 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C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4. 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B )A.转换 B.收集信息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5. 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D )毫微米—600 —1000 C.380—1280 —7506. 由日首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 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 称为(B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7. 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 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C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8. 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 辨,这个过程是(C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9. 味觉属于(C )。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10.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11.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C )—2000 —2000 C.20—20000 —200001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B )A.感觉B.知觉C.记忆 D.想像13. 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C )A.视知觉 B.听知觉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14. 双眼视差是(B )知觉的重要线索A.时间 B.深度C.运动 D.所有15. 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C )A.视觉 B.色觉 C.知觉 D.感觉16.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B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17. 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C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主观性D.知觉的恒常性18. 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A )A.整体性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9. 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B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20. 双关图是 中的现象。

      A ).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21. 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C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选择性C.颜色恒常性D.知觉的组织性22. 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 来说明的D )A.强弱 B.高低 C.轻重 D.大小23. 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用什么概念来表示(A )A.感受性B.刺激强度 C.知觉D.感觉24 .当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时,是否看得出四周远处有微弱光亮借以辨别方向,反映了这个人的 的高低C )A.视觉适应力B.视觉差别感受性C.视觉感受性 D.视知觉25.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26 .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 为 (D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27.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C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28. 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可觉差异称为(D )。

      A.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29. 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叫(A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30.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C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D.差异觉察能力31.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C )关系A.正比 B.同比 C.反比 D.对比32. 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大小( D )A.成正比例关系B.成正相关关系 C.无关D.成反比例关系33. 重量感觉阈限值的大小与相应的重量感受性高低之间的关系成(B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常数关系D.对数关系34.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 B )关系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成准比例35. 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则该颜色的(C )越大A.色调 B.亮度C.饱和度 D.强度36. 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A )A.色调 B.亮度 C.饱和度D.中和色37. 位置学说不能解释(C )A.高频声音的编码 B.中等频率的声音的编码 C.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D.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38. 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C )。

      A.音强 B.音高 C.音色 D.音波39. 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那么两个声音(A ),掩蔽作用越大A.频率越接近B.强度越接近C.频率相差越大D.音色相差越大40. 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C ) (200610)A.声音的混合B.声音的起伏 C.声音的掩蔽 D.拍音41.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 决定A )A.声波的频率 B.声音振动的大小C.声音的组成形式D.声波的起伏42. 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B )A.色调 B.亮度C.中和度D.饱和度43. 三原色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哪三种颜色(B )A.红绿黄B.蓝绿红 C.蓝白绿D.红黄蓝44 .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B )(200904)A. 声音的掩蔽受频率和强度的影响B. 二个声音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小C. 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增加,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D. 低频音对高频音的掩蔽作用比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大45.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 决定C )A.声音振动的大小B.声波的起伏C.声波的频率D.声音的组成方式46. 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B )。

      A.比较信息过程B.整合信息过程 C.组织信息过程D.概括信息过程47. 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D )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48.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C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49. 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是(A)A.社会刻板印象B.印刻C.社会知觉过程 D.从众50. 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直爽,南方人机警、圆滑;男人富有刚性,女人富有柔性这种对一类人产生较为固定看法的现象,心理学称之为(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二、多项选择题1. 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AB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2. 皮肤觉通常包括(BCD )A.感觉 B.触觉 C.痛觉 D.温度觉 E.痒觉3. 锥体细胞(ADE )A.能够反应颜色 B.对光的强度反应强C.不能分辨颜色D.能够反应光的波长E. 对光的强度反应差4 .棒体细胞(ACE )A.不能分辨颜色 B.反应光的波长C.对光的强度起反应 D,集中于网膜中心E.对微弱光线敏感5. 黑林的拮抗理论认为构成颜色对比(或互补)的是(BCD )。

      A.红与蓝 B.黑与白 C.红与绿 D.黄与蓝 E.红与黑6. 知觉的特性包括(ABCE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D.间接性 E.理解性7.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CDE )A.气味恒常性 B.温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8. 知觉的恒常性一般表现为(BCD )等方面的恒常性A.温度 B.大小 C.形状 D.颜色 E.空间9. 在深度知觉中,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有(AD ).入.双眼视差B.视野中的高度C.线性透视 D.眼肌的调节与幅合 E.阴影10.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ACD )A.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B.调节与幅合 C.感觉通道的性质D.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E.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性质11. 在一定时间内,,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BCE )A.事件性质越复杂B.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少C.对不喜欢的事情D.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 E.事件性质越简单12. 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AB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E.远近效应三、名词解释1. 超感知觉:简称ESP,指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2. 感觉适应:指的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3.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用来表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它 是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个临界值4. 双眼视差:由于两个眼睛位置差异,同一物体投射到两眼的图像明差异的,距离越远,差异越小,是大脑把两个不同的信息结合起来使人们 知觉到一个具有深度的立体5. 韦伯定律: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这种关系一一K=AI/I(I是原来的刺激 量;△]指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K是一个常数),这 就是着名的韦伯定律6.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7.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 映8.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来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9. 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 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四、简答题1. 简述感觉产生的过程。

      不同感觉虽然收集的信息不同,产生它的机构不同,但作为一个加工系统,它的活动基本上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收集信息(2) 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 其机构称为感受器3) 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 层4) 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 性质和强度的感觉2.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⑴感觉与知觉的区别:① 反映的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 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反映② 分析器数量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要复 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 的结果③ 知识、经验参与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