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会计舞弊及监督》会计专业毕业论文3800字.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2877999
  • 上传时间:2022-03-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会计舞弊及监督》会计专业毕业论文3800字    浅析会计舞弊及监督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摘要】“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这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是一种“会计公共信息”,会计信息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还影响到政府的利益这种失信行为的盛行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最大公害,严重妨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关键词】含义;手段;成因;措施近年来,会计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它从幕后走到前台,从后勤变成了排头兵不过会计不是以一种光彩的角色“出名”的财务人员无意造成的差错是可以容忍和弥补的,但一些企业对会计制度熟视无睹,公然违规企业有虚盈实亏,也有虚亏实盈,这与会计人员有关;贪污、舞弊、逃税多数离不开会计人员;为避免处罚,一些上市公司也是靠虚假的财务报表来欺骗股民和税务机关会计工作作为一项管理工作,涉及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做账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却是会计工作中最基本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存在大量的会计舞弊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有效地解决会计舞弊,已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会计舞弊的概述㈠会计舞弊的含义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行为㈡会计舞弊的形式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会计政策㈢会计舞弊的危害1、会计舞弊所造成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决策者,从而导致各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机构被误导而制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市场无法正常运行;2、会计舞弊损害了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规律;3、侵犯企业股东、债权人、客户及员工的合法权益,使其受到经济损失;4、企业通过隐藏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5、助长了个人贪污腐败行为的滋长;6、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投资,破坏市场规律,加剧市场的投机和波动,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二、会计舞弊的常见手段㈠收入舞弊的手段1、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销售回购、销售退回等业务确认收入;关联方交易虚构收入;非经营收入虚构成营业收入;见委托加工业务的加工发出及收回,通过开#5@p的方式分别确认为销售及购买商品的业务2、提前确认收入。

      对尚未销售的商品或在提供服务时就确认收入;对发出商品和委托代销等业务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对工程收入应按进度确认收入的,多确认工程进度;房地产企业将预收账款作销售收入,滥用销售百分比法等3、推迟确认收入将应在本期确认的收入留至以后期间再确认收入,来充裕以后期间的企业盈利㈡费用舞弊的手段1、转移费用为虚增利润,一些费用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待处理挂账等跨期间摊销或计提的项目调节利润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应计入成本或费用的项目列入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中,以达到转移费用、增加利润的目的2、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将借款费用和研发费用计入费用资本化;将研发支出、一般性广告费、修上维护费用或试车失败的损失等递延;将新建工厂实际已投入使用的厂房等按投入使用前的状态进行会计核算等㈢非经营性损益操作1、债务重组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实施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等债务重组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不具商业实质的,不计入损益的差额商业实质化,以增加费用等3、借款费用一般借款的利息化支出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等4、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或年限自由化。

      5、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费用或损失,确认为递延收益;用于补偿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已发生”与“将发生”的状态不同,但关系到补助的确认金额及当期利润的实现程度6、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方式的自由化,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7、资产减值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的自行选择,从而导致企业为避免亏损,不安规定提足减值准备,待以后年度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8、公允价值会计人员判断错误,不能真正的公允,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调节利润三、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㈠会计政策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它只针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这些准则和制度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领域、新的行业出现,很难找到适当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作为操作依据也就是说,一反面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冲动实际,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有极大的欺骗性。

      ㈡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审计监督于财政、银行、税务等经济监督形式存在很多不协调、不一致,对经济活动存在重复监督或无人监督的现象,没有健全有效的经济监督系统;经济监督过程中,监督人员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为企业会计舞弊提供了大气候随着我国《企业法》等有关法规的颁布实施,国家将许多权利下放给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得到落实,如何有效而合理地监督制约经营者的权利和行为,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常常出现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现象这一现象需要健全《企业法》等相关法规,使财务会计法规尽可能全面、配套、及时,并具有可操作性,以堵住会计无比的法律漏洞㈢利益驱动也是舞弊产生的一种原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些企业或个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惜巧取豪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弄虚作假、化公为私,这是会计舞弊形成的根源一些企业为了通过公司上市、向银行借贷等手段达到融资的目的,就有可能粉饰财务经营业绩来达到相关的规定;还有一些企业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抬高股价,通过股票交易使公司的相关利益群体获利;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由于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恶化,利润逐年下降,为避免公司股票暂停交易或停牌的处罚,不得不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往往带有一些政治色彩,他们的管理者为了追求荣誉与晋升往往迎合政府偏好来编制财务报表。

      这也是舞弊产生的一种原因四、强化会计监督的措施㈠宣传学习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细想上重视企业制度建设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业务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在机制上、制度上达到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效果,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㈡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约束高管如能源的行为分清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高管人员必须对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㈢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参与经纪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的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分工、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其次,对重大违规违纪行为,要联合纪委、监查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多反面的内部监督体系㈣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加强政府监督主要是加强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加强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手段。

      只有在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保持外部监督与内不监督配套协调一致,才能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㈤加强法制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提供法律依据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国家执法部门和会计师(审计)事务所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和企事业单位的法人行为进行约束同时,逃命却会计主体相关人员的责任,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并强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事实,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是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㈥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活动;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多种办学力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参与会计的在职教育,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开展会计诚信建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参考文献【1】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xx(01)【2】李建伟、郝书杭.《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的作用及实现方式》[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xx,(10)【3】王静等.《浅论企业内部控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xx(20)【4】李健、吴宗金.《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探析》[J]企业经济,20xx(04)【5】宋良荣、顾晓安.《审计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281).【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20xx》[M].上册,下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7】周斌.《计违规与财务差错规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xx.6【8】宋良荣.《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3第二篇:《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会计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3600字浅谈企业成本控制【摘要】:成本问题是当今中国企业内部管理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汇率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急剧波动,成本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直接原因.而全球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巨大唱响,使得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但成本控制绝对不仅仅是单纯的压缩成本,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关键词】:成本控制;问题;措施一、 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一)成本控制的含义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中,以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为目的,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以管理,及时发现与预定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和成本预算任务的完成二)成本控制的基本条件实施成本控制,必须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明确规定权责范围首先要按照分工明确、责任易辨、成绩便于考核和评价的原则,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所谓责任中心,是指根据其管理权限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能反映其经济责任属性情况的企业内部单位,它是责、权、利的结合只能确定责任中心,才能明确划分职责,做到分工协作、职责分明其次必须依据各个责任中心生产经营的具体特点,明确规定其权责范围,使其能在权限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履行职责三)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控制就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对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并及时发现与预定成本目标之间的差异,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实现或超过规定目标,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降低的一项管理活动1)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