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病病因及预防PPT课件.ppt
20页牙周病病因及预防牙周病病因及预防1菌斑细菌作为始动因子的证据菌斑细菌作为始动因子的证据实验性龈炎观察1965--牙周健康的学生--停止口腔卫生措施--10~21天--发生实验性龈炎2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牙周病的分布、患病率、严重程度与该人群的口腔卫生状况、菌斑积聚多少呈正相关了解了解3二、二、始动因素始动因素————菌斑细菌菌斑细菌((一)牙菌斑的分类及特点一)牙菌斑的分类及特点龈上菌斑:龈上菌斑:包括光滑面菌斑、合面点隙列沟包括光滑面菌斑、合面点隙列沟菌斑、邻面菌斑和颈缘菌斑邻面菌菌斑、邻面菌斑和颈缘菌斑邻面菌斑和颈缘菌斑与龈炎关系密切斑和颈缘菌斑与龈炎关系密切龈上菌斑的细菌成分主要是:龈上菌斑的细菌成分主要是:G G+ +丝状菌和口腔链球菌丝状菌和口腔链球菌4龈下菌斑龈下菌斑::与牙周组织破坏关系密切其与牙周组织破坏关系密切其主要细菌是主要细菌是G G+ +丝状菌、球菌及少量丝状菌、球菌及少量G G- -短杆菌借助于菌斑和牙体、上短杆菌借助于菌斑和牙体、上皮的附着关系,皮的附着关系,可将龈下菌斑分可将龈下菌斑分为附着菌斑和非附着菌斑为附着菌斑和非附着菌斑5附着菌斑附着菌斑- -直接附着在牙面或牙石直接附着在牙面或牙石上。
上非附着菌斑非附着菌斑- -它位于附着菌斑的表它位于附着菌斑的表面,为结构松散的菌群,直接与面,为结构松散的菌群,直接与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6菌斑分类示意图7牙周病的预防牙周病的预防8预防牙周病预防牙周病始动因子始动因子危险因素危险因素9一级预防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包括防治疾病发生为目的的健康保护包括防治疾病发生为目的的健康保护和改善措施和改善措施二级预防(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指疾病出现后所采取的指疾病出现后所采取的预防其进一步发展的措施预防其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三级预防(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指疾病发展到明显影是指疾病发展到明显影响生理功能,或威胁生命所进行的治响生理功能,或威胁生命所进行的治疗措施10一、一级预防:一、一级预防: 是指在牙周组织受到损害之前防止是指在牙周组织受到损害之前防止致病因素的侵袭,或致病因素已侵袭到致病因素的侵袭,或致病因素已侵袭到牙周组织,但尚未引牙周病损之前立即牙周组织,但尚未引牙周病损之前立即将其去除将其去除掌掌握握11二、二级预防:二、二级预防: 旨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轻已旨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轻已发生的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发发生的牙周疾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发展。
展三、三级预防:三、三级预防: 属治疗范围,旨在用各种药物和属治疗范围,旨在用各种药物和牙周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地治愈牙周组牙周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地治愈牙周组织病损,防止功能障碍,恢复失牙,织病损,防止功能障碍,恢复失牙,重建功能重建功能掌握掌握12控制菌斑控制菌斑13菌斑的临床评估菌斑的临床评估1 1、菌斑显示的意义、菌斑显示的意义作为显示牙面不洁状态的手段;作为显示牙面不洁状态的手段;作为检查、评价牙面清洁程度的手段;作为检查、评价牙面清洁程度的手段;作为确定残留菌斑、以提高口腔清洁技作为确定残留菌斑、以提高口腔清洁技术的手段术的手段142 2、理想的菌斑显示剂应具备如下要求、理想的菌斑显示剂应具备如下要求:①①色彩鲜艳,染色度强,与口腔组织的颜色容易色彩鲜艳,染色度强,与口腔组织的颜色容易区别区别②②在自然条件下容易脱色在自然条件下容易脱色③③无怪味、臭味无怪味、臭味④④对面部组织和衣物不污染对面部组织和衣物不污染⑤⑤对口腔黏膜无刺激对口腔黏膜无刺激⑥⑥有防腐性或杀菌性有防腐性或杀菌性⑦⑦无致癌性无致癌性153 3、使用方法:使用前询问过敏史、使用方法:使用前询问过敏史漱口漱口 溶液(涂布、直接滴注、稀释后含漱溶液(涂布、直接滴注、稀释后含漱1 1分钟)分钟) 片剂(嚼碎,用舌涂部于牙面,反复活片剂(嚼碎,用舌涂部于牙面,反复活动动6060秒)秒)w漱口16二、菌斑控制临床评估二、菌斑控制临床评估wO,Leary菌斑控制记录方法:w包括所有牙记录4个牙面,凡是显示有菌斑存在的牙面,在记录卡相应位置内用“-”表示w凡未萌或缺失的牙,用“”表示。
w计算方法:w菌斑百分率=有菌斑牙面总数/受检牙面总数%w10%的牙面菌斑染色,认为良好, 20%认为基本控制17三、控制菌斑的机械措施三、控制菌斑的机械措施w刷牙:难以去除邻面牙菌斑w牙线①种类:材料尼龙线、丝线、棉线,上蜡于不上蜡使用方法w牙签:w牙间刷及橡胶按摩器w洁治和根面平整①意义②方法:手工洁治、超声波洁治w其它:漱口、水冲洗器1819四、控制菌斑和龈炎的药物方法四、控制菌斑和龈炎的药物方法w1 1、氯已定又称洗必泰、氯已定又称洗必泰w2 2、甲硝唑又称灭滴灵、甲硝唑又称灭滴灵w3 3、替硝唑、替硝唑w4 4、四环素、四环素w5 5、螺旋霉素、羟氨苄青霉素、螺旋霉素、羟氨苄青霉素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