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保护区学》实习报告.pdf
7页1 2010—— 2011年第 2学期《自然保护区学》实习报告班级: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081班 姓名: 曾明学号: 080903110106学分: 1学分 得分:实习时间: 2011 年 16 日至 20 日实习地点: 贵州省赤水市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十丈洞、 四洞沟、 红石野谷等丹霞地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带队老师: 粟海军、刘济明、祝小科报告题目: 赤水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述2 1 赤水简介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赤水河中下游, 与四川省南部接壤, 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 76.2%,居贵州省第一位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 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目前已对游人开放的景区有:赤水大瀑布、四洞沟、五柱峰、红石野谷、中国侏罗纪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区,以及大同古镇、丙安古镇、红军长征遗址等人文景区 。
2 实习路线2.1 5 月 17 日上午,十丈洞景区游览气势恢弘的中国丹霞第一大瀑布—赤水大瀑布(宽 81 米,高 76 米) ,观赏十丈洞瀑布、迎宾瀑布、中洞帘状瀑布、丹霞赤壁;下午,燕子岩景区游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观绿波万倾的竹林风貌,欣赏酷似玉女圣物的生命之源,穿越燕子岩瀑布2.2 5 月 18 日上午,游览大同古镇(游览时间约 30 分钟) ,感受百年古镇黔北民俗文化;参观红石野谷景区 , 观赏以红色蜂窝状的丹霞壁画石刻长廊为特色景观;下午,乘车赴四洞沟景区游览四洞沟景区:水帘洞瀑布、月亮潭瀑布、飞蛙崖瀑布、白龙潭瀑布2.3 5 月 19 日上午,游览竹海国家森林公园,豪登观海楼,远眺竹海的千姿竹韵;下午,游览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看鸳鸯桫椤、三头桫椤、一线天瀑布;游览丙安古镇,红军渡口,感受黔北民俗文化,观红一军团指挥部,欣赏吊脚楼3 主要景点的生态旅游评价3.1 燕 子岩国家森林公园3.1.1 旅游资源评价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风溪河西岸,距赤水城区 25 公里, 总面积 16 万亩, 有南园、 北园、一帘幽梦、金龟观瀑、燕子岩瀑布、燕子岩穴、长寿泉、生命之源、猕猴穴天桥、莲台瀑布、古3 竹道等景段,以及众多地学、水体、生物、森林奇观。
这里的森林景观、瀑布景观和丹霞地貌浑然一体,独具翠、秀、幽、奇、绝 然而,由于冬季积雪等气候灾害影响,景区步行道旁大部分竹子都被折断,影响了景区景观的可观赏性景区地处于山沟地带,为丹霞地貌岩层,土壤为红色砂页岩风化而成,属奇特山体,罕见地貌山势造型奇特,岩石千姿百态,山坡起伏较大,山峰环抱,具有一定的雄壮秀丽之感水体面积较大,瀑布、溪流、水池相映成趣,有优美的动态水景,水质清纯,声音动听,景观奇特森林植被以原始次生林为主,林相丰富,构成的林荫小道幽静甜美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热带绿阔叶原始森林为主,各种样,种类繁多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苔藓植物,藤蔓植物和竹类植物在这里况相生长生机勃勃,空气清新,景色秀丽3.1.2 旅游规划设计评价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与赤水大瀑布景区(又名十丈洞景区)紧邻,是国家 AAAA级风景区,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之一景区目前划出可开发建设以供旅游观赏的面积仅限于 5 平方公里, 园内森林覆盖率 90%以上景区的游览路线为 9 字行,景点主要集中在景区内的环形路线上,游客观赏景区景点要通过一段很长的道路,且道路上的竹子因冬季积雪大部分被折断,呈现一片荒凉之景,到夏季,该路线暴露于阳光之下,易使游客感到烦躁。
游览玩主要景点后又要按原路返回,使人疲倦从游客的感受考虑,该景区的游览路线布局有待改善3.1.3 保护性开发措施评价生态旅游区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面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必须具备保护性开发措施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观赏道路全为人行步道,宽约 1 米,由当地红色丹霞岩石铺成,独具特色 该步道宽度能很好的限制游客容量,即通过旅游设施规模的控制很好的限制了游客的规模,从而保证了景区的生态资源和基础设施不因游客过多而受到影响步道在坡度较陡处设有扶栏,为竹子型构造,与景区所现有的竹子相映成趣,符合道路设施与当地环境相协调统一的特点景区基本上每 500 米设有垃圾桶,并设有告示牌,告示游客爱惜环境,注意烟火从此处可看出,景区在规划上对环境保护是相当重视的3.2 桫 椤自然保护区(侏罗纪公园)4 3.2.1 旅游资源评价桫椤自然保护区 (即侏罗纪公园) 保区位于黔西北赤水市境内, 区内海拔最高点 1730.1m,最低点 331.5m全区地域由厶站河、金沙河、板桥河三条河谷六面坡构成 该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河谷具有类似南亚热带气候特征区内气候特点是呈辐射状,日照少,温度高,湿度大,降水充沛,云雾雨日多,垂直差异大,年平均气温在 17℃左右。
保护区内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坡陡、谷深区内的东北、东南面都是山峰,形成天然险阻屏障, 使桫保区处于封闭之中, 给桫保区管理工作带来方便 区内地表切割强烈,山高坡陡,河槽陡降,跌水瀑布成群,自然景观幽美奇特保护区内地层主要是白垩系上统夹关组和灌口组,前者为砖红、棕红和紫红色厚块状长石英砂岩好好区内森林多为常绿阔叶林,且绝大部分是原始的天然林区内森林植被好,土壤渗透能力强,水体蓄量丰富保护区独特的气候条件, 丰富的水热资源, 为生物多样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中更有以桫椤为代表的各种国家珍稀保护植物 其植被原生性强, 森林覆盖率高达 90%是桫椤生长最好的地带,分布密集,长势旺盛,高大雄伟其他蕨类植物, 如方杆蕨、 长叶实蕨、 短肠蕨、 黑桫椤、 福建观音座莲等布满林下3.2.2 旅游规划设计评价本次实习所参观的保护区景点主要是位于试验区的侏罗纪公园,该生态旅游区包括磨子岩、甘沟、大水沟、两岔河、天生桥等景点生态旅游区内依据顺其自然,与大自然相协调的原则,修建了人行步道,休息亭,管理房,停车场等相关设施在这里可观赏桫椤雄姿,自然生态系统,体验回归远古古环境,饱享山川秀美景色通过生态旅游,游客既欣赏了大自然风光,体验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从中受到深动的环境教育,从而可带动两个文明建设和社区经济发展,增加桫保区收入,为自然保护事业发展提供资金该保护区是以保护桫椤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生态环境为主的具有科研、教学、生态旅游、多种经营、生产等多功能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走在保护区内的游览步道上经常可看到各种植物的种类介绍 为游客提供着精彩生动的科普宣传 而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更是实行封闭式保护, 只实验其开辟生活文化区和生态旅游区 出去对保护区保护的目的, 保护区内的主要干道均未铺设水泥路, 这样虽然使交通产生不便却更好的起到了对保护区的保护作用3.2.3 保护性开发措施评价保护内一律不建有污染和影响环境的服务设施,并对入区游客容量限5 制,规范旅游行为在入区临时设点处有为游客服务的人员,他们即为游客服务,又提醒游客爱护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禁止有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发生3.3 其 他生态旅游景点3.3.1 四洞沟景区四洞沟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离赤水市市区 17 公里,距大同镇 5 公里在景区四洞沟一段约四公里的河道上, 按大致相等的距离排列着四级跌水瀑布为主体,姿态各异;两旁沟谷近 20 个山涧流泉,飞珠展玉;河谷万竹拥溪,奇石峰俊; 形成一个仪态万千的瀑布群落。
所谓四洞沟, 指的就是大同河支流沿山谷奔流而下形成的四个梯级瀑布一洞:水帘洞,二洞:月亮潭,三洞:飞蛙崖,四洞:白龙潭四洞沟拥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桫椤、小金花茶,水生天然植物盆景,碧波万顷的翠竹,神奇的石顶山、渡仙桥等丹霞奇观等,令人着迷,流连忘返,被誉为“万竹之园”、“小家碧玉”、“没有败笔的景区”3.3.2 十丈洞景区赤水大瀑布景区 ( 又名十丈洞景区 ) 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南部, 赤水河支流风溪河上游,离赤水城区三十余公里,是国家 AAAA级景区,赤水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十丈洞景区是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王牌景区,距赤水城区 39 公里,面积 30 平方公里,以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为特色景观景区原始幽静,林茂峰秀,丹崖艳丽,植物中属多样,山峦四季长青,溪泉、瀑布密布,香溪湖波平水碧,是一处观瀑揽胜、怀古寻幽、避暑休闲的极佳胜景十丈洞大瀑布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高 76 米,宽 80 米,比黄果树瀑布高 8 米、仅窄 1 米,是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3.3.3 红石野谷景区红石野谷位于赤水市大同古镇华平河畔, 红石野谷距市区 16 公里, 红石野谷森林覆盖率达 95%以上。
红石野谷以红色蜂窝状的丹霞壁画石刻长廊为特色景观,那如佛、如蛙、如鹿等各种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红石与桫椤,茂密的竹林、清澈见底的溪泉瀑布,仿佛把人带到了原始、自然、幽静的侏椤纪时代红石野谷桫椤戏泉水,竹海映丹霞的独特景观让人流连忘返红石野谷主要由“丹霞壁画石刻长廊”游览区和“观音沟原始生态瀑布群区”两大部分组成在这里让你体会到“竹海6 的浩瀚、桫椤王国神秘、千瀑之市之神韵、世界丹霞奇观、天成壁画石刻”——桫椤戏泉水、竹海映丹霞 景区内同时设有游客参与性项目——“逮鱼场”让游客参与其中,逮着鱼可自行带走3.3.4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城东四十余公里, 赤桐公路旁侧该公园以浩瀚的“竹海”风光为主公园内有楠竹十七万亩,遍布群山峻岭,登上公园“观海楼” ,凭栏眺望,一望无际的莽莽绿原,铺山盖岭山风吹过,竹涛阵阵,碧波涟漪,令人心旷神怡身入林中,如入绿色海洋,到处碧波拥翠,竹浪滚滚,清心、淡雅、潇洒、葱茏的景色,让人心醉4 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与桫椤保护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上的异同4.1 共同点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和桫椤自然保护区均属于以森林生态为主的生态旅游范畴。
都具有放松、猎奇、求知、求新、陶冶情操和激发艺术灵感等多种功能 , 具有较强的自然性、真实性、观赏性、和科普性 , 其最终产品是旅游者的 " 感受 " 、" 身心满足 " 或 " 精神愉悦 " 两个景区从空间分布角度和旅游产品开发角度来看,都属于山岳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观光旅游资源 山区与林区重叠, 生态资源丰富,使他们不但据有较高的生态质量, 而且具有较高的景观观赏价值 它们都共同具有保护生态资源免受破坏, 突出特色以吸引游客, 循序渐进滚动开发, 以及市场导向和社区参与的共同原则4.2 不同点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和桫椤自然保护区从性质上看, 一个是国家森林公园, 一个是自然保护区本身的名称和性质存在着基本差异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 陆地水体或者海域, 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而国家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 地理位置特殊, 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由国家林业局作出准予设立的行政许可决定。
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上比较, 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目标是开展森林游憩活动,其开发的指导思想是 : 在森林公园的适宜区域,全方位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游憩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在开发的同时坚持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桫椤自然保护区的首要功能是保护和科研,其次才是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这样的前提下,其指导思想是:在全面保护和依托自然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