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项目和临床应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5242385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0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项目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新兴边缘科学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性指数 流变学是在流体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鉴于物体的流动与物体的变形有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关系,即物体的变形是流动的基础,而流动则是变形在时间上的延续,故流变学就是研究物体的流动与变形的科学血液流变学作为新兴边缘科学,在被更多人关注的同时,不断发展完善在我们这种基层中医院,我们开展这个项目两年多以来,得到了一些临床医生的认可,因此我想就这些检测项目和临床意义作一些探讨: 1血粘度 项目 全血粘度(200/s、30/s、10/s、3/s、1/s) 血液其特性首先表现为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变形性全血粘度其最大特点是,粘度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临床检测高、中、低切变率下的三个全血表观粘度值在低切变率时,红细胞聚集越强,血液粘度越高,可以反映红细胞的聚集程度高切变率下可反映红细胞的变形程度,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性差;高切粘度低,红细胞变形性好中切粘度值为低切到高切粘度变化的过渡点,其临床意义不十分明显全血粘度测定对临床病症的判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原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烧伤、脱水均可使红细胞压积增加、使全血粘度升高冠心病、缺血性中风、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创伤等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而使全血粘度升高镰状红细胞病、球形红细胞病症、酸中毒、缺氧等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全血粘度升高而各种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晚期肿瘤、急性白血病、妇女妊娠期则全血粘度降低 血浆粘度 血浆粘度的特点是不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不论在高或低切变率范围内粘度值是一个常数,是影响全血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浆粘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糖类、脂类等,尤其是纤维蛋白原浓度 还原粘度 在血流变学中,还原粘度是一个标准化指标,指全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之比,含意是当红细胞压积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排除压积影响,提高血液粘度可比性 临床意义 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高,说明血液粘度大,且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有关;全血粘度高,还原粘度正常,是压积增高引起血粘度增大;全血粘度正常而全血还原粘度高,则红细胞压积低;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均正常,红细胞压积同样正常。

      2纤维蛋白原 对血浆粘度的影响: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能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影响血液流动,使血浆流速变低,一般情况下血浆粘度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成正比 对全血粘度的影响:纤维蛋白原增多时,增大血浆粘度,直接影响到全血粘度另外,纤维蛋白原的高分子链状结构可使红细胞发生聚集,从而使全血低切粘度增高 对血栓形成的影响: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无论是体内血栓形成或是体外血栓形成都离不开纤维蛋白原的作用 与高粘滞血症的关系:确定高粘滞血症时是以血粘度增高为准则,而粘度则是各种粘滞因子的综合 与中风预报关系:纤维蛋白原含量与中风预报结果呈正影响 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是极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血液凝固缓慢或只有部份凝固严重的肝实质损害,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坏死、慢性肝坏死、慢性肝病晚期、肝硬化等都可出现纤维蛋白原的减少此外,严重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也可见于肺及前列腺手术中 纤维蛋白原增加,常见于下列疾病:a.感染: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其的局部炎症b.无菌炎症:肾病菌综合症、风湿热、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等。

      c.其他: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也可见轻度增高 3红细胞压积:是指一定体积血液中红细胞体积与血液总体积之比 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血液粘度增加,会呈现血液高粘滞综合症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液流动性增加红细胞压积增高的疾病: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弱、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烧伤、脱水等 红细胞压积降低的疾病:贫血、白血病、晚期肿瘤、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等 4血沉:是指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下沉的速度 红细胞沉降率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压积有关受红细胞压积的影响,血沉方程K值较血沉更有临床价值临床上血沉主要用于:观察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和疗效血沉加速,表示病情复发和活跃;当病情好转或静止时,血沉也逐渐恢复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如心肌梗塞、心绞痛,胃癌和胃溃疡等的鉴别都是血沉明显增快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球蛋白,血沉加快显著 以上是血粘度的主要项目,其次还包括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计数、卡森粘度、卡森屈服应力、流阻(高切、中切、低切)等项目,也是对临床诊断很有帮助的。

      5临床意义综合分析 高粘血综合症:高粘血综合症根据造成血液粘度增高的主要原因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类型: 红细胞压积增高型: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肺部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矽肺、烧伤和烫伤、脱水等 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型:常见于缺血性脑中风、心绞病、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症、糖尿病等疾病 红细胞变形能力低下型:常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高渗血症、酸中毒和缺氧症等疾病 血浆粘度增高型的有: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症、高脂血症、高血压、肿瘤、球蛋白增多症等 低粘血综合症: 在血液粘度异常综合症中,有一部份表现为血液粘度低于正常这一类型的血液粘度异常综合症则叫做低粘血综合症,根据造成低粘的主要原因来看,多是与红细胞的数量减少有关,可分病理性和生理性低粘血综合症两种,病理性低粘血综合症见于一些出血性疾病此外,尚有一些疾病也表现为低粘血,例如,贫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晚期肝癌、急性白血病等均属于此类低粘血综合症所谓生理性的低粘血综合症是指人体血液粘度低下,例如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中、后期所出现的粘度低下,均属于此种生理性的低粘血综合症。

      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 测定血液粘度对于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缺血性脑中风多观察到血液粘度的增高,而出血性脑中风,多观察到血液粘度的降低或接近正常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血液粘度的不同也是决定这两种疾病在治疗上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的重要原因之一1 /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