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的反射和折射中考题.doc
7页2007年浙江中考试题汇编【光的反射和折射】中考试题精析一、基础考查题1.(2005温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B C D精析: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放大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放在水中的筷子弯折属于光的折射解答:A2.(2005金华)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平面镜使物体成等大的虚像 B.月光下的人影 C.小孔成像D.用放大镜观察到动植物标本成放大的虚像精析:在光学中有很多像,我们应了解各种像的成像原理A中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引起的虚像B中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c中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实像D中用放大镜看到标本的虚像,这是物体在透镜的焦距内,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虚像解答:D3.(2004湖州)如下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精析:当向容器内加水时,光线将发生折射现象。
如上图,当水加到a位置时,由于折射光斑将移动到A处;当水加到6位置时,光斑将移动到B处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向左移动,加满水后则静止解答:A二、迁移实践题4.(2005绍兴)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矫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别是( )A.远视 凹透镜 B.远视凸透镜 C.近视 凹透镜 D.近视凸透镜精析: 人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足晶状体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上图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像成在视网膜前,使人无法看清物体,是近视眼这时,这个人可配戴装有凹透镜的眼镜,先把光线稍加发散,再通过眼球成像到视网膜上,从而得到矫正老化眼(远视眼)则刚好相反,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像成在视网膜后,要戴凸透镜加以矫正解答:C5.(2004湖州)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他应该(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D.弯腰或下蹲精析:所谓要在镜子中看到新鞋子的像就是要求鞋子发出的光线经试鞋镜反射后能进入小明的眼睛。
如图所示,要让鞋子发出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试鞋镜的最高点至少在A处;很明最镜子不够高,所以小明看不到鞋子的像若要看到鞋子,小明必须弯腰或下蹲到B位置处小明若用其他三种方法,我们均可用作图的方式来说明,他是看不到鞋子像的解答:D三、探究创新题6.(2006浙江)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橡皮泥在A中成像的位置,图中应选用________(“平面镜”或“薄玻璃板”),橡皮泥经A所成的像是______( 填“实”或“虚” )像精析:此题为2006考题的一个新亮点,它将原来一直不能以书面形式考查的实验以书面形式考查,得分率不是很高,但会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解答:薄玻璃板实验序号物距(cm)像距(cm)成像情况13015缩小的像22020等大的像31260放大的像7.(2005金华)某同学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把一只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再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实验得到的物距,像距及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小于7.5cm B.等于15cm C.等于10cm D.大于12Cm精析:由题可知,当物距u=20cm时,像距v=20cm,成等大的像,其实此时物体应处在两倍焦距处,即“u=2f=20cm,所以f=10cm。
解答:C8.(2004金华)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的一物体,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离凸透镜5cm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精析: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要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若能作出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图,则能很好的解答该题如图可知,当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即u>2f时,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此时u>v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即2f>u>f时,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此时u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 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小孔成像 D.冰透镜向日取火4.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 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5.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看到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A.甲 B.乙 C.丙 D.丁6.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 )甲 A B 乙 C D7.如图所示,教学用投影仪,可将胶片上的字放大后投到屏幕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具体做法是( )A.投影仪靠近屏幕,凸透镜向上移动 B.投影仪远离屏幕,凸透镜向下移动 C.投影仪靠近屏幕,凸透镜向下移动 D.投影仪远离屏幕,凸透镜向上移动甲 乙二、迁移实践题8.小李与小胡用同一照相机给站在某处的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如图所示,甲是小李拍的,乙是小胡拍的根据底片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若拍照时所选镜头焦距一样,则小李离被拍的同学的距离远B.小李与小胡所拍的像都成像在两倍焦距之外C.小胡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小胡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D.小胡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小胡移动位置后,镜头与胶卷距离不变9.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A.α=60°,β<60°B.α=60°,β>60°C.α=30°,β<30°D.α=30°,β>30°A B C D10.下面四种光的折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11.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某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①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② 取两支长短、粗细相同的蜡烛,点燃其中的一支放在玻璃板前的直尺上,可以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③ 把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④ 在直尺上记录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未点燃的蜡烛到玻璃的距离改变物距,重做上面的实验其中根据步骤③ 可得到的结论是( )A.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B.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C.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虚像 D.像在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A B C D12.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13.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
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14.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观察发现,小汽车前而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扩大视野 D.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甲 A B 乙 C D15.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甲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乙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16.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三、探究创新题光电转换接收器17.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8m,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5m,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______m18.有一种液面微变监光束发射器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