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蔽致灾因素上半年治理工作总结.pdf
6页xxx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上半年工作总结)2015年 7 月xx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上半年治理工作总结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 2013】99 号)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 【2013】143号)以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煤炭工业管理局昌州煤字【2014】25 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州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矿委托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针对我矿矿井隐蔽致灾因素开展分析排查,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惠洲院与我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分析、研究,对我矿矿井井上、下各类隐蔽致灾因素进行全面普查,并提交《xx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我矿根据惠洲院提交的《xxx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中的 7 条结论和提出的 8 条建议,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写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年度工作计划,现将我矿隐蔽致灾因素上半年治理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我矿在编制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年度工作计划后,及时召开了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工作会议, 会议安排布署了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工作具体任务要求各级干部各部门负责人都把这次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工作行动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摆入重要工作之中,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 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二、成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小组分工:xxx 全面协调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xx 组织方案的编制;xx 负责方案的监督执行; xx 负责方案的现场落实; xxx xxx xxx分别负责一通三防、 地测防治水、机电运输、采掘方面的现场技术指导三、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目标要求1、高度认识,加强领导,行动迅速各部门始终把这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摆在首位,认真研究落实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分别设定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对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负总责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工作责任制,细化明确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小组有关人员的职责,确保工作安全3、认真落实,坚决整改每一个部位,每一类隐患,必须落实到个人, 坚决不留死角,在本次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年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要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梳理、归类、逐项提出整改措施,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工作氛围提供保障四、《 xxx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的8 条建议1、矿井在施工西翼 xx 工作面掘进时发现几处导水裂隙,裂隙水量较大将来掘进工作时,应先进行物探超前探,根据探测结果,进行顶板砂岩裂隙水疏放,最大限度的减小对施工的影响。
2、矿井已对井田火烧区范围、底界得到了精确的控制且火烧区积水已疏干 矿井在低于老窑开采水平施工泄水平硐,火烧区补给水量通过施工排水平硐自泄排至地面建议矿井定期对泄水平硐水量进行检查,如发现水量变化时及时处理3、矿井设计第一水平时,确实为高瓦斯矿井,按照国家瓦斯管理规定,必须建产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对瓦斯进行抽放, 在掘进工作时,落实边抽边掘,工作面回采时,落实边抽边采矿井已按设计购买3 台型号为 2BEC-62型的水环式真空泵和瓦斯抽放管路,瓦斯抽放系统和抽放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进行监测,同时做好日常维护、检修工作,确保系统正常使用4、xx 河、xx 河安全煤柱的留设,是根据内地实际生产经验以及理论计算而确定的,对于新疆侏罗系地层条件下,误差可能较大为确保安全生产,建议该矿建立“三带”观测系统,进行科学测定,为以后工作面布置、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5、根据地质报告所述,可采煤层B2、B3、B4煤层属自燃发火的煤,自燃倾向等级均为易自然矿井应加强防灭火工作管理,建立健全防灭火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生产6、严格落实《矿井防治水规定》,坚持“有异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因随着采掘活动的延伸,水文地质条件也将更为复杂,切实执行好“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探放水方法,查明施工前方水文情况。
7、东翼工作面回采时,建立地面沉降观测系统,对地表形成的塌陷区应及时进行回填治理和构筑防洪堤坝,防治地表水通过塌陷裂隙渗入井下8、做好雨季汛期东沟河、西沟河水情巡查,同时加强矿井涌水量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河水对矿井安全无影响五、隐蔽致灾因素治理情况上半年我矿以对惠洲院提供的《xx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的 8 条建议进行了整改,其中第3 条、第 4 条已经彻底整改完成(整改内容:1、瓦斯抽采系统完好,瓦斯抽采队伍组建齐全;2、我矿东西翼 B3、B4煤层瓦斯参数已委托重庆煤科院进行了测定;3、我矿顶板三带观测已委托安徽惠洲院进行了测定,已经测定完成, 并已拿到测定报告)其余第1、2、5、6、7、8、条也基本完成整改,但因这几项整改需进行常时间观测、 分析以及部分整改需随采掘工作面推进才能进行落实六、下一步工作1、针对需要长时间进行观测、分析整改的问题,必须落实专人进行负责落实,逐项实施整改,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治理力度,全面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2、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认真检查督促落实各级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制度,细化措施, 全面落实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努力构建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大对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