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职业投资人的思维逻辑(胭脂的涩味).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403449
  • 上传时间:2018-03-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0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职业投资人的思维逻辑( 胭脂的涩味 ) (1)在市场中拚搏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多数投资人都要形成自己的一些投资模式 我们都是在根据这个模式进行操作很多人会在一段时间以后反思、 修正自己的投资模式 但他们往往并不会关注自己投资模式中使用的思维逻辑是什么?也没有注意到要修正自己的思维逻辑如果你仔细观察, 几乎所有成功的投资人都在使用几乎相同的投资策略喜欢使用技术分析的朋友, 大多会形成一个思维逻辑方式由肯定向否定转变的过程 这是因为人类在潜意识中总希望可以确定性的存在而技术分析理论却是一种带有否定性的理论它需要使用人持有“怀疑”的观点初始使用技术分析, 很多人虽然在内心中接受了技术分析的投资模式但并没有接受技术分析的思维逻辑具体的表现就是初期使用技术分析的人,不会轻易接受控制损失的观点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经常要看到很多人向你介绍诸如: 如何在低位补仓、降低成本的技巧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在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一种“肯定”的思维逻辑而使用技术分析投资模式一段时间以后,投资人往往会接受“止损”的观念 也就是在进行操作以后, 随时会给出证明自己错误的基准这个基准主要包括:基于时间的止损、基于空间的止损、基于盈利的止损等等。

      这些操作模式的关键思维逻辑就是形成了“否定”的方式只有在没有证明自己错误以前,这项投资才是有效的技术分析中出现这种思维逻辑是很正常的如果仔细研究技术分析的基准点,我们可以明确得到技术分析的核心在于“追涨杀跌”的观点而追涨杀跌的关键在于趋势 判断趋势是否有效的过程自然会形成“否定”的思维逻辑 在这一点上, 我们提醒很多使用各种技术指标、分析方法预测市场顶部与底部的投资人,你使用的分析方法本身并不符合技术分析理论的逻辑结构喜欢使用基础分析的朋友, 大多会形成思维逻辑方式偏向肯定的观点形成这种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基础分析使用的是价值规律也就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规律 这与技术分析理论使用的供求法则形成明显对应使用价值规律的判定方法,价格低于价值时,将具有投资价值如果价格继续下跌,那投资价值应该更大而价格上升将会逐渐失去投资价值正是这种方法 形成基础分析的核心在于“低买高卖” 也就是倾向于在判定某品种出现投资价值时买进如果买进后,价格继续调整,必须要继续买进因为这时的投资价值将会增大;如果买进后,价格出现上涨, 将会考虑退出因为这时的投资价值将逐步消失使用基础分析的朋友, 如果想成为成功的职业投资人,投资模式的思维逻辑必须要经历由肯定向否定的转变。

      这个过程相对于使用技术分析的投资人会有更加艰难的过程但成功的职业投资人, 尤其是使用基础分析的职业投资人, 大多形成了思维逻辑的转变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市场大师的思维逻辑证明这一点2)对于使用基础分析的朋友,巴菲特或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在收购华盛顿邮电公司的问题上,他曾举例说当一家公司价值4 亿美元,如果用 8000 万美元收购,那么当收购价格变成4000 万美元以后,投资并不像学术理论说的那样风险变大,而是更具有投资价值以上的观点明显具有“肯定”的思维逻辑这与前面提到的使用基础分析的投资人, 如果认定一项投资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那么当价格出现调整后, 安全边际变得更大, 投资人将不会承认自己前面的决策失误是一致的巴菲特先生成功的背后, 关键在于他具有的特殊品质 一次游戏中,与巴菲特在一起的高尔夫球友们决定同他打一个赌他们认为巴菲特在三天户外运动中,一杆进洞的成绩为零如果他输了,只需要付出 10 美元;而如果他赢了,将可以获得20000美元每个人都接受了这个建议, 但巴菲特先生拒绝了他说:“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内心的约束”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持“简单肯定”思维模式的投资人很难做到的,而巴菲特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2001年,他的伯克希尔公司营业收入为 376亿美元,比 2000年上升了 11% , 但利润下降了 76% ,仅为 7.95 亿美元,公司实际存在着4700 万美元的营业亏损其中“9?11事件”造成了公司旗下的通用再保险公司超过24 亿美元的直接损失除了再保险公司的损失外, 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公司的股价下跌,也对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公司旗下的一家地毯公司、一家绝缘材料公司和一家油漆公司共创造了6.59 亿美元的利润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中,巴菲特为两件事表示了歉意其中:1)旗下的德克斯特鞋业公司出现了4620 万美元的税前亏损; 2)“9?11事件”直接造成了旗下全美最大的通用再保险公司超过24 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关于再保险, 巴菲特一直认为: “超级灾难承保业务是所有保险业务中波动最大的一种 由于真正的灾难极少发生, 再保险业务会在多数年份里可以预期较大幅度的利润——偶尔也会记录较大的损失但是你必须明白, 在超级灾难业务中, 最可怕的年份不是可能发生灾难,而是肯定会发生,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间发生!”事件发生后,巴菲特承认:自然灾难会不时发生,但保险商未能对人为造成的大灾难收取足够的保费是不明智的。

      自己违反了“诺亚准则”:光预报大雨是不够的,还要在大雨来临前建好方舟类似 9?11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巴菲特先生是有准备的但出现问题后,他依旧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在伯克希尔公司由纺织业退出、 以及巴菲特拯救所罗们公司等事件中得到印证对于自己的投资风格, 巴菲特先生认为可以使用棒球击球手的击球过程来说明美国一位很著名的棒球击球手曾将击球区域分为77块小格子,每块小格子只有棒球那样大 当球落在“最佳”的方格里,挥棒击球这将获得好成绩;如果球落在“最差”方格里,如果挥棒击球,即使是最好的击球手,也只能击出一般的成绩但巴菲特说:“我们不必像击球手一样面临三振出局的风险,所以如果每个投资人一生只有 20 次决策机会这将会迫使你寻求最好的投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后的答案是通过排除法得到的这是分析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逻辑技巧如果我们可以排除所有的错误答案,剩下的无论多么不可能都将是正确的这就是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的道理而巴菲特先生使用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简单肯定”的思维逻辑分析,而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思维逻辑达到最后“肯定”的对于巴菲特先生的投资技巧,我们可以看到的原则包括: 反映理性的管理原则; 反映企业内在价值的财务原则;反映企业基本情况的企业原则;反映价值规律的市场原则。

      以上这些内容主要由12 项具体规则构成,阅读这些原则,对每位渴望成功的投资人都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这些原则背后的思维逻辑假如一家公司的资本产生了高额回报,管理者的职责是将这些收益重新投入公司使股民受益 然而,如果收益不能以高比率进行再投资,管理者可以有三项选择:1)忽略这个问题,继续进行低于平均比率的再投资; 2)购买成长股; 3)将钱返还给股民使他们可能有机会将钱投在高比率的其他地方按巴菲特的观点, 只有一种选择是明智的,那就是第三种选择这是巴菲特关于理性管理原则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应用的思维逻辑分析过程其实是这样的:如果管理层选择前两种方案,将被认为是“不理性”的; 只有管理层选择了第三种方案,才被认为是“理性”的 这个表面上“肯定”的回答,却是通过“否定之否定”达到的9?11”对保险业造成的只是一次性损失而在“9?11”事件后,整个保险业可能得到重振 保费将普遍提高, 其中再保险的价格将提高 30% 同样,巴菲特也并不会因这次意外事件而沉默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也正像巴菲特先生所说的:灾难(损失)总是要来的,关键的并不是在什么时间发生,而是他发生了,对我们怎样,,(3)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经常和朋友交流时持有这样的观点。

      悬崖撒手容易、 临界回头很难,, 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处于两难的境界中,无克制力的冲动很容易推动我们犯错误 两眼一闭,跳了下去反正人生能有几回博,不就是博一次吗?但如果真到了两难的境界,必须要做出抉择 却能够退回来的人实际很有限的看过《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的朋友,都应该对尼克 ?李森的“自我放纵”的心理有清醒的认识同一年中,我国的国债期货市场中爆发了著名的“3?27 事件”我经常反问自己,如果自己在那个位置, 会不会也在最后“跳下去”呢?如果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 朋友们会发现人类自身难以克制的欲望就是——追求完美、拒绝承认错误如: 《波浪理论》的发明人艾略特先生, 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成为“完美的理论”,一直在努力添加新的东西其中也出现了诸如:A—B顶的问题,这实际在无形中证明了自己的错误; 江恩先生在年轻时虽有惊人的交易纪录,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其晚年不很成功的纪录,关键的一条就是他在不断添加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并因此致力于《金融占星术》的研究这很像晚年致力于研究神学的牛顿先生和研究统一场论的爱因斯坦先生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中的“缺陷”,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如:牛顿先生希望可以揭开自己理论没有办法解决的“原动力问题”;而爱因斯坦先生是试图证明“上帝不会和我们玩随机的游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带有两面性,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任何的理论都会包括自己不可以克服的缺陷一面正像卡尔?波普先生论证的“不可以被证伪的,就不是科学而只能是伪科学”人类没有发现《量子力学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以前,牛顿力学似乎是不可能出现问题的;而如果没有《广义相对论》,人们也认识不到时间的可变性现在霍金先生提出的《膜理论》正在试图统一《量子力学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由这一点推广,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市场中流传的任何一种理论方法, 都会有自己好的和不好的一面同时在好的和不好的之间也一定存在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是不好的;如果没有超过,这就是好的这个度会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但不会改变的是相对任何理论,总会存在一点,在这一点以后,理论不会取得作用,相反会出现问题这就是歌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核心思想同样在证券市场中, 很多理论却拒绝承认自己的缺陷长期资本公司失败的背后,需要我们研究他们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在《无套利均衡》中,其理论基础包括“等价鞅制度”正是因为信奉这一制度,才会出现众多的理论公式。

      但这一理论的潜台词就是:自己不会出现错误!由此形成的方法就是, 在自己判断错误形成亏损的基础上,采用加倍的方法证明自己更加正确这是一种理想的交易理论 如果我们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中, 拥有无限的资金可以使用, 同时也有无限巨大的市场可以承受这些资金或许可以达到理论想要的目的但实际上我们的资金总是有限的, 不可能无限加倍下去 这样总会存在一个点,你无法再用资金证明自己正确这样,前面所有的错误就会积累形成一个巨大的错误 长期资本公司留给我们思考的是他们的思维逻辑对很多朋友来说,《道氏理论》仅仅是一项分析工具但我建议大家由投资哲学的角度真正研究一下 《道氏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道氏理论”并不是一种万无一失而可以击败市场的系统成功的利用他协助投机行为,需要深入的研究,并综合客观地判断绝对不可一角一相情愿的想法主导思考承认自己错误的理论假设, 这是我们看到了《道氏理论》有别于其他理论的一面, 但承认自己的错误,就需要随时提醒自己、不断修正自己并在出现问题时,即时保护自己在这方面,索罗斯先生的思想体系很值得职业投资人学习《反射理论》是适应于非常态的理论体系 但保证索罗斯先生成功的关键是承认错误,这个错误不仅仅是别人的错误、也包括自己的错误。

      只有承认自己的错误,才能在形成错误时有正确的规避手段在1987年股灾中,索罗斯先生很早就预言了这一点但他同样遭受了损失;在 1998 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中, 索罗斯先生同样在98 年初给出了预言但量子基金在98 年的大部分亏损主要来源于此2000 年 3 月,索罗斯虽然一直看空网络股的狂潮,但却在崩溃中亏损明显 并因此停止了量子基金的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