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是自治区20个内蒙古省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doc
3页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是自治区 20 个内蒙古省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地处中国西部“呼-包-银-兰”经济带和鄂尔多斯-乌海-阿拉善“小金三角”的交汇点,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乌斯太镇境内,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南接宁夏石嘴山市,北连乌海市开发区成立于 1997 年 8 月,先后被自治区列为全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高载能工业园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2 年 1 月 9 日,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04 年 8 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乌斯太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 年 4 月正式通过国家审核更名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 基本概况基本概况::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位于阿拉善盟东端,地处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境内,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南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北连乌海市,包兰铁路、乌吉铁路、丹拉高速、乌巴高速、110 国道“五路交汇”,距银川机场 130 公里,距乌海机场 50 公里,均可高速直达规划面积123.84 平方公里,建成面积 20 平方公里,总人口 3 万人开发区成立于 1997 年 8 月 阿拉善开发区交通条件便捷,是阿拉善盟煤、盐、铁、碱等资源输出的必经之地,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
地处宁蒙交界地段的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作为阿拉善盟的“窗口”,南接石嘴山、北连乌海、面向黄河、背靠贺兰山,包兰铁路从开发区东缘通过,乌吉铁路由开发区直达左旗工业重镇吉兰泰110 国道和丹东——拉萨高速公路在开发区东边南北向通过,乌海——巴彦浩特一级公路从开发区穿过,为“五路”交汇之处距乌海机场 40公里,距银川机场 120 公里,距贺兰山机场 110 公里,可高速直达开发区距乌海西火车站 2 公里,距石嘴山火车站 20 公里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 投资优势:投资优势:矿产资源丰富 开发区北部的乌达矿务局五虎山等煤田、西部贺兰山一带矿产资源富集充足,得天独厚,分布广、品位高、易开采,周边已探明矿种 50 种,矿产地 284 处,其中大型矿床 12 处,中型矿床 20 处,已探明煤储量 20 亿吨,其中焦煤 4 亿吨,无烟煤 6 亿吨左右,电煤10 亿吨左右;盐储量 3.8 亿吨;芒硝储量 3870 万吨;硅石储量 50 多亿吨还有丰富的石膏、石灰岩、铁、铜、金、白云岩等矿产储量可观,配置条件好,发展工业潜力大水资源充足,有黄河水和地下水可供使用,能够满足开发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需要。
土地资源丰富,已开发不足 30%,未开发面积 70%,均为荒漠地,开发建设成本较低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 开发区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市政道路、集中供水系统、供暖、排污管网、邮电、通信等覆盖开发区区内电力基础条件非常优越,能够为工业用电提供充分的保障已建成 110 千伏、220 千伏、500 千伏 3 个变电站 开发区距海渤湾电厂和石嘴山电厂分别为 17 公里和 18 公里,是乌达至石嘴山,乌达至巴彦浩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必经之地产业基础雄厚产业基础雄厚 ::开发区内土地、劳动力、能源、矿产资源等工业生产要素成本较低,初步形成以盐化工、煤化工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框架主要工业产品及规模: 形成年产金属钠 4.5 万吨、高纯钠 500 吨、氯酸钠 5 万吨、金属镁 1.3 万吨、氯化聚乙烯 6000 吨、氯化异氰尿酸 1 万吨、氯气 6.75 万吨、靛蓝粉 17000 吨、酞菁绿 1000 吨、生铁 30 万吨、铁合金 24 万吨、水泥 85 万吨、冶金焦炭 210 万吨的生产能力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9938 万元,同比增长 86%;工业总产值达 229928 万元,同比增长 45.6%;实现工业增加值 106636 万元,同比增长 40.7%;财政收入 14179 万元,同比增长 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 200338 万元,同比增长 66.9%。
2005 年在自治区 20 个重点开发区中排名由 2004 年的第 11名上升到第 8 名2006 年据自治区经济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居第 6 位;2005 年被评为自治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2006 年被自治区列为全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示范点;2006 年 3 月通过国家发改委省级开发区审核;开发区所在的乌斯太镇在 2005 年全国千强镇评比中名列第 63 位,在自治区名列第 1 位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 优惠政策:优惠政策: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作为阿拉善盟改革的试验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得到盟委行署给予政策支持,开发区制定了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可以充分享受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高载能工业园区、自治区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财税扶持政策:财税扶持政策:企业在原设计规定的产品以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属《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的所得,自取得第一笔销售收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 5 年企业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
在开发区新办的固定资产投资 2000 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或企业,自营业执照登记注册取得第一笔销售收入之日起,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开发区地方留成部分;固定资产投资5000 万元以上的,除免前三年企业所得税开发区地方留成部分,第四、五年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的 30%由开发区成立科研和环保专项基金奖励企业,用于企业科技研究、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工程;固定资产投资 1 亿元以上的企业或项目,除享受以上政策外,投产后 3 年内缴纳的增值税地方分成的 40%列入科研和环保专项基金奖励企业,用于企业科研、技改和环保工程企业新上的环保设备报税务部门备案后允许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经自治区认定后,可按自治区的相关政策执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开发、服务企业、生态产业、学术机构、各类事务所、建筑、房地产企业自注册之日起三年内营业税地方分成部分的30%由开发区财政奖励企业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开发区内现已实现“五通一平”高新技术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1 亿元以上的符合开发区产业导向的生产型企业,入网费由开发区承担高新技术企业(经自治区认定)厂区内“五通一平”由开发区承担符合建立循环经济,形成配套产业链、实现清洁生产的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在 1 亿元以上的企业,厂区内“五通一平”由开发区承担。
土地政策 ::在开发区新办的符合重点投资领域的工业企业,按国家土地政策的要求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投资额在 1 亿元以上或销售收入 2 亿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和自治区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土地出让金由开发区财政按一定比例投入该企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以入股方式供地,所得红利全部投入企业投资 1 亿元以上或销售收入 2 亿元以上的企业,需征用土地的,安置费、地面附着物补偿费用由开发区财政承担;需租用土地的,生产期间开发区财政承担 3 年租金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开发区管委会下设党群工作部、综合办公室、综合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招商局、财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事务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分局、水务局、市政管理局十局一室一部,派驻机构有国税局、地税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实行“一条龙服务、审批代办制”开发区将不断加快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与国际惯例接的、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现代行政管理和工作运行机制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 发展概况:发展概况: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优化产业布局和配套环境,落实生态工业园规划,2007 年全年新、续建重点工业项目 12 个,完成投资 30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122.95%,庆华集团焦化二期和 20 万吨甲醇、中盐吉盐化集团 40 万吨 PVC 一期等 8 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和具备投产条件,形成以盐化工、煤化工、特色冶金为主的循环产业格局。
开发区被列为全区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庆华集团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度加大:以建设一体化公用基础设施和宜居城镇为目标,投资 4.9 亿元,新建、改造城镇道路 19.8 公里,行政中心、庆华会所、消防站、国税大楼等建成并投入使用;兴建玛拉沁、雅荷秋色、庆华佳苑、腾格里等 8 个住宅小区,面积达 40 万平方米;完成 35KV 输变电站、中央公园、集中供热一期、道路绿化、节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工程;工业区共拆迁 123 户 4.8 万平方米,配套完成排污及供热管网 16.1 公里工业区一体化公用基础设施已经建成,贺兰区宜居城镇框架已具雏形以现代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等增长较快,2007 年物流业建设完成投资 3.5 亿元,庆华物流中心一期投入运营,东达物流中心一期即将完工;完成铁路发运量 190 万吨,公路货运量 1670 万吨,同比增长68.18%,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 12.5 亿元金融业存款总额达 6.23 亿元,贷款余额 37.47 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6 亿元,同比增长 9.09%。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6.05 亿元,同比增长 60.64%,占GDP 比重达到 13.09%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初见成效: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初见成效: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环保政策,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通过自治区环保局审批,37 个项目通过自治区、盟、开发区三级环评审批,环评执行率达 100%依法取缔土炼焦炉 114 座,对 4 家水泥企业进行了综合整治和技术改造,铁合金、电石企业全部通过国家行业准入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烟尘排放量消减82.25%,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 12.7%,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62%在生态建设方面,投资近 3 亿元,完成贺兰区中央公园、道路景观、工业区绿化及防护林建设 577 公顷,园区绿化率达到 27%社会事业加社会事业加快完善快完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并实施了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2007 年职工养老保险率达 67%,医疗保险率达 51%,失业保险率达 43%,农牧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98%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投资2500 万元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为 628 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免除杂费;职业技术学校挂牌成立,共培训各类人员 1400 余人次。
就业进一步扩大,累计提供就业岗位 4020 个,新增就业2019 人,其中阿盟籍 884 人民生状况不断改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 10 件实事全部落到实处信访、民政、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 未来规划未来规划 总体思路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产业自主创新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五年的努力,形成盐化工、煤化工为主导,石油天然气、特色钢铁、有机原料、合成材料、塑料加工及助剂为支柱的七大产业,初步形成完善的生态工业体系,建成具有区域性示范作用的生态工业园区坚持以人为本,经济、自然、社会、环境相和谐,打造与自然山水人文共生、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宜居新城以庆华物流配送中心、吉盐化货运网站为重点,加快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发展,形成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以产业的快速集聚促进宜居城市的形成与建设,以城市功能的配套完善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工业产业快速发展,以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工业产业的转型与不断升级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发展潜力巨大,开发建设前景广阔开发区将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