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22年度工作总结范文.docx
7页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22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目录/提纲: 一、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1、注重就业价值引领,鼓励毕业生参加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及入伍预征 2、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3、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二、推进“三个平台”建设,提升就业工作质量 1、构筑“信息服务平台” 2、完善“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二是创新形式,开放服务 三是强化制度,注重效能 3、搭建“培养反馈平台” 三、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构,构建具有行业和区域特色的立体化就业市场 1、铸就品牌,形成了多位一体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平台 2、以“驻校工作站”为依托,积极邀请地方及行业主管部门来校招聘 3、总结、分析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布格局,找出薄弱环节,重点开拓 四、工作效果突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面对持续增长的毕业生规模和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重点推进“三个平台”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1、注重就业价值引领,鼓励毕业生参加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及入伍预征通过贯穿大学四年的择业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自觉把个人发展同国家和社会需要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赴西部、基层、艰苦行业、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2022年 5月份中心举办了国家及地方项目就业宣传月系列活动,组织了“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工作宣传推介会”和“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督查工作汇报 学生帮扶工作为切实做好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双困生”和“少数民族毕业生”数据库,开展“就业援助和就业帮扶行动”,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并及时与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开辟就业困难学生就业支持绿色通道根据《关于做好2022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要求,细致开展工作,共有129位毕业生申请获批补助同时校内按照《关于做好我校2022届“双困”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的通知》,给345位双困生发放了63900元求职补贴,截止派遣我校700余名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二、推进“三个平台”建设,提升就业工作质量 1、构筑“信息服务平台”。
中心致力于“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了由网络、短信、微博等组成的综合就业信息发布平台2022年改版的就业信息网站拥有2立服务器,2名专职人员和5名学生助理全程参与管理和维护网站由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就业论坛、招聘信息、网上调查、职业测评、网络课堂、专业介绍等栏目组成,集信息发布、查询、统计等多功能于一体,目前已有9300多家用人单位注册,网站点击率已超过537万人次,日点击率超过4000人次学校于2022年3月嵌入“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以来,共有537家企业在我校注册,1157家企业在我校发布求职信息,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信息学校建立了实名制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人员通过群、短信平台、电子邮箱等及时沟通工作、发布就业信息,跟踪毕业生的择业和签约情况 2、完善“综合服务平台”一是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内容,对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内部进行专业化分工,设立市场信息部、管理咨询部和指导培训部,整合中心内部现有资源,建立本科生学生服务大厅、研究生就业服务大厅和用人单位服务大厅,有针对性的提供完善服务二是创新形式,开放服务学生服务大厅开放式柜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相关手续的“一站式”服务,创新了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形式。
用人单位服务大厅实行全天候接待,随时为用人单位提供周到的招聘服务三是强化制度,注重效能细致规范就业工作流程,实行挂牌服务制、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等十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服务内涵,提升管理水平,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效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搭建“培养反馈平台”就业工作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中心不仅参与每年招生计划的制定,而且还编写《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其中提供的信息,也成为学校调整课程内容、培养方式,优化专业设置,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或教学大纲的重要依据 三、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构,构建具有行业和区域特色的立体化就业市场 1、铸就品牌,形成了多位一体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平台通过举办年度“双选会”、春季“双选会”和校园专场招聘会、以及专业化、行业性和区域性组团招聘会等,形成了空间大、服务面广、合作好、推荐成功率高的多位一体化人才市场全年共有2550家企业来校招聘,数量较2022年增加了10%其中举办专场招聘的837家,参加3场大型就业市场的912家,组团招聘40场共801家 表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