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小儿辩日》导学案-.doc
3页10、两小儿辩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掌握本课书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的天文知识,对两小儿的说法加以正确判断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查阅资料,合作探究,拓展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2)感悟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搜集孔子的生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读题存疑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古文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齐读题,理解:“辩”——争辩、辩论,“日”——太阳 学生质疑: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他们在争辩太阳的什么呢?预习检测:1.反复读课文,至少五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2.读准字音试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辩斗( ) 汝( ) 盂( ) 沧( ) 孰( ) 多知( )乎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⑶及日中,则如盘盂 ( )⑷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⑸孔子不能决也 ( ) [同桌相互批发]合作探究:1..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及其日中如探汤 ⑶孰为汝多知乎? ⑷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小组内说说全文的意思 【小组内交流,集体评议,师重点强调】达标检测:1.辨清字形我能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孰( ) 盂( ) 辩( ) 汝( ) 沧( )熟( ) 孟( ) 辨( ) 奴( ) 仓(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而日中时远也”“远”前面省略了( ) 两个字②“一儿以日初出远”中“出”后省略( )三个字 【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导入新课:1、 指名朗读课文2、 说说本文的意思合作探究:1.用横线画出两小儿“辩斗”的观点,用波浪线画出两个人的理由2.孔子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是怎么做的呢?3.孔子是知识渊博的人,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他能实话实说,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4.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拓展延伸:你认为两小儿说得对吗?为什么? 【指名回答,师做补充】达标检测:读课文,完成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2.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给我们的启迪理解不当的一项( )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广闻博识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C.要敢于否定、嘲笑和讽刺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