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罗文行总结数字填图中的一些规定.docx
34页罗文行总结数字填图中的一些规定罗文行总结:数字填图“路线整理”、“剖面整理”、“1:2.5 万实际材料图”、“1:5 万实际材料图”、“1:5 万编稿原图”过程中一些属性用语的规定:在数字填图过程中, 最初“ 路线整理”、“ 剖面整理” 中“ 地质界线Boundary&Geoline”、“产状 Attitude”、“地质路线&地质体面 Routing&Geopoly”属性结构中的代表该地质体性质的属性应用标准术语总表:实际材料图相关图层文件参数设置相关参数设置标准用图“ 性质” 类图层文件语或代颜充填图图案高图案 案属性型色案度宽度颜号 色填GEOPOLY.wpSTRAPHA填图单位代号;按照图幅特征和相关标准规图定制定相关填充参数:见附表 0;附表 4单4 / 34位界GEOLINE.wl TYPE线见附表 1类型GEOLABEL.wt注颜色 1注释高 注释宽 间隔释 度 3&2 度 3&2 0Attitude.wt TYPE子见附表 2图注Attnote.wt 颜色 1释2 2 0子Fossil.wt 见附表 3图附表 0:工作区填图单位代号及其区参数设置规范表(根据图幅特征制定)附表 1:线地质体类型及参数设置辅助线地质体(Geoline.wl)线型线宽颜色xy图层线型一般地质界线( 整合、不整合10.1511010023(Q 与 X)、岩相)断层10.361010013角度不整合30.15132024平行不整合30.15132225阶地10.1511010029设计路线10.1511010021韧性剪切带270.361010026附表 2:产状子图及其数字参数设置图幅大小产状辅助(Attitude.wt)子图颜xy图层号2.5色线型注释 Attnote.wt5 万万层理(正常地层) 100112417罗文行总结数字填图中的一些规定层理(倒转地层) 100412417片理100512417片麻理100712417糜棱面理101112420断层100162419流面节理1008注释 Attnote.wt12217附表 3:其他子图及其参数设置4 / 34动物化石120163317植物化石117163317遗迹化石203363317孢粉化石17363317同位素116963317黄铁矿化194463317矽卡岩化107363317绿帘石化181563317附表 4:岩体类地质体代号与填充颜色(岩体若有时代依据需要加上时代,如ηγP ,填充颜色和图案要根据时代和岩性综合考虑设置,并要参照相关国标)1地质体代号颜色花岗岩γ1299二长花岗岩ηγ1300花岗闪长岩γδ1301罗文行总结数字填图中的一些规定钾长花岗岩 ξγ 1300花岗细晶岩 γι 1300花岗斑岩 γπ 1301πγδ斑状花岗闪长岩 1301正长斑岩 ξπ 1300英云闪长岩 γδο 1300蛇绿岩类5 / 34橄榄岩 σ 1293辉橄岩 νσ 1292玄武岩 β 1289辉长岩 ν 1290辉石岩 ψ 1291硅质岩 Si脉岩类 颜色石英脉 q 1307辉绿岩 βμ 1304伟晶岩ρ1302花岗岩脉γ1302闪长岩脉δ1303花岗闪长岩脉γδ1302岩性及时代代号 颜色充填图案 图案高度 图案宽度 图案颜色晚三叠正长ξγ1213花岗岩T3罗文行总结数字填图中的一些规定7.2 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原始基础地质数据采集与整理要求7.2.2 所有地质体、地质体界线、正式填图单位和具有特殊意义的非正式填图单位,有意义的地质现象、构造形迹及有代表性的产状要素(含岩层、面理、线理、 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产状、各类样品的采样位置等),均应准确标绘到野外 PRB 手图中相应的图层上。
7.2.3 地质点 P 过程数据采集要求a) 在 GPS 图层中,要求 GPS 点的位置与地理底图中地质点实际位置的误差在 PRB 手图上不大于 1mmb) 在 Gpoint 库中,要求对地质点上的内容采集齐全,包括点性、岩性、岩相、产状、构造及接触关系等,采集必要的样品,并进行必要的数码拍照及素描 图对 Gpoint 库进行操作时中需注意:对某项操作执行完后要及时保存,整个Gpoint 库执行完后要对数据进行备份,以免野外原始数据的丢失7.2.4 点间路线 R 过程数据采集要求:a) R 过程对不同的 R 段,应进行必要的地质描述、样品采集、产状测量及照片素描的获取b) 规定从地质点上开始的第一个 R 的起始编号为 0,以下依次为 1,2,……,n,6 / 34直至下一个地质点c) 两个地质点间的 R 应连续,中间不能有间断或空缺7.2.5 地质界线 B 过程数据采集要求:a) Boundary 过程代表了不同地质体间的界线,它既可以在地质点(Gpoint) 上,也可以在地质点间路线(Routing)上a) 地质点上的第一个 B 编号为 0,以下则依次为 1,2,……,n,直至下一个地质点。
b) 应在野外勾绘 B应按野外实际情况尽量将 B 向两侧延展,充分利用遥感影像作为 B 向两侧延展的辅助标志c) 应对 B 上不同地质体间的接触关系进行描述d) 应正确区分并记录 B 两侧的左、右地质体(顺着地质界线的延伸方向,在左侧的地质体即为左,右侧的即为右)7.2.6 样品(Sample)、化石(Fossil)、产状(Attitude)、素描(Sketch)和照片(Photo)库数据采集要求:a) 样品、化石、产状、素描和照片等必须具有各自地理位置的点空间实体及其实体属性的描述内容,其地理位置是采集的实际位置;点空间实体的地理位置由 GPS 和规定的采集项符号双重控制;GPS 测点受阻时,可人工采点确定其采集的地理位置b) 由样品、化石、产状素描和照片等形成的点空间实体的编码与 R 过程一致, 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第一个地质点开始顺序编号,即1-n;下一点重新编号,依次类推c) 素描图必须内容表达正确、重点突出;图面结构合理,线条简捷光滑;符号花纹标准规范;各要素齐全(图名、比例尺、方位、图例等);文字说明言简意明d) 照片如画面过长,可分段连续拍摄,但要注明拍摄顺序和编号,并画一张简要的全景素描图做参考。
7.3 野外地质剖面测制数据采集与整理要求7.3.1 野外地质剖面测制数据,应采集导线测量库、分层数据库、照片库、产状 库、素描库、采样库、化石库、地质点描述库所规定的内容7.3.2 根据野外剖面数据采集的编号规则,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各种编号检查罗文行总结数字填图中的一些规定,防止因编号重复发生文件覆盖而导致的数据丢失、破坏、混乱在此基础上, 对每层进行批注7.3.4 剖面分层真厚度的计算:整理完成后,由计算机直接进行厚度计算但如 果出现下列情况,则要操作者做出判断和选择:a) 如果某层的产状不止一个,必须选择一个最适合于真厚度计算的产状;b) 若同一层为同一褶皱的两翼,在进行厚度计算时只考虑褶皱的一翼;c) 如果室内进行了并层或再分层的操作,或者在实测剖面的测制过程中,是 从地层的顶测到地层的底,在剖面柱状图中,需要用 室内分层来绘制,所以在厚度计算中,必须用室内分层编号进行厚度的计算;d) 对于岩层水平的地层剖面(如大部分第四系剖面),需要用 RGSECTION 中的“高精度剖面计算”进行剖面厚度的计算7.3.5 照片导入剖面桌面系统要求:照片的存放应以野外分层号存放7.3.6 剖面信息表的填写:原始数据整理完成后,在剖面图和剖面柱状图制作之前,还应完成剖面信息表的填写。
剖面信息表中包括了剖面名称,比例尺,剖面 起点终点坐标,剖面测制日期、剖面测制人等7.3.7 剖面小结:剖面测制和原始数据整理全部完成后,剖面测制人要编写剖面7 / 34小结,小结一般包括剖面工作量,剖面分层描述,剖面地质认识等剖面桌面系统能自动计算并显示实测剖面的野外工作量,包括导线总长,样品数,照片数, 产状数等7.3.8 实测剖面完成后,要将实测剖面剖面线及其实测内容投影到数字填图系统的“实际材料图库”中投影的内容主要是:剖面起点、终点、导线及分层位置、 产状等信息7.3.9 剖面图制作:数字剖面桌面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剖面图在剖面图、柱状图自动生成以前,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a) 群组段的录入:在数字剖面桌面系统编辑及计算库中,分别输入如下内容: 界系统群组段名称、开始层号、终层号以及界系统群组段所代表的级别(Grad)对所有的地层单位完成群组段的录入后,计算机在成图时将自动把群组段的信息绘制到柱状图的左侧b) 岩石花纹库的录入 :数字剖面桌面系统可以自动形成柱状图中的岩性花纹,但在绘制柱状图之前,需要对各层进行岩石花纹库的录入工作,该过程是在数字剖面桌面系统剖面编辑与计算库的岩石花纹代码录入中进行。
如果某层的岩石岩性不单一,则需要分别填写不同的岩石名称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这样,计算机可按不同比例在柱状图中绘制岩石花纹c) 自动生成剖面图: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在数字剖面桌面系统中自动生成实测剖面图和柱状图7.4 野外阶段数据系统整理要求7.4.1 PRB 数据检查与备份野外 PRB 数据检查和备份包括野外地质路线数据和实测地质剖面数据7.4.1.1 数据检查a) 检查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