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版)庄子地40个寓言故事(二).doc
8页标准文档庄子的40个寓言故事(二)20、尧舜卑劣尧舜是儒家奉为圣贤的榜样庄子出于对封建社会残酷统治的极端不满,也一样拿这些人开刀他编了个善卷的人对舜帝的故事,说明帝王之流为权杀人,窃国为侯,行事恶劣而貌为仁义,王法实际上是为牝害人性,束傅人民而设立的庄子歌颂的善卷是什么样的人呢?“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饬;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是标准的劳动自足的人,同时,也是对老子“民自富足”,最好是没有王官的道治社会的描述所以说,尧舜卑劣,多余,有害无益21、庄子轻相位 鸱得腐鼠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选自《庄子·秋水》译文:雏这种鸟,目标远大它自南海出发,不远万里,飞往北海沿途非高大青色的梧桐不栖 息,非洁净鲜嫩的竹实不餐食,非清凉甘甜的泉水不饮用这天,领馋跋扈的鸱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正巧雏从它上空飞过鸱唯恐雏向它争食, 抬头怒目而视,吼叫道:“吓!”题旨:狭隘、贪婪、自私的人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惠施当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去看他,因为两人虽然有些理论分岐,仍然是哲学上的学友。
这时有人挑拨说:“惠子你要当心,庄子来了,他的学问名声比你高,对你的相位是个威胁惠施果然下令提拿主子,搜捕三天没有提到,他才放下心来不料第四天,庄子却从什么地方神不知鬼不觉的又来求见惠施紧张的作了准备庄子进来不久,悠然说道:“你听说南方奇鸟鸩的故事吗?鸩是凤凰一族,从南海飞到北海这么长的路程,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实不充饥,不是甘泉不钦用有一天老鹰抓了只死老鼠,抓得特紧,生怕鸩抢了,你说,这时鸩会怎么办呢?”惠施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22、庄子论儒士 鲁国少儒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 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 也;为 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 ,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僻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选自《庄子·田子方》译文】一天,庄子进见鲁哀公哀公说:“鲁国的儒士很多,而崇尚您道家学说的人极少庄子反驳道:“不然,鲁国的儒士很少。
哀公听了,反诘说:“鲁国上下尽着儒士衣服,怎么能说儒士少呢?”庄子说:“我听说,头戴圆形帽的儒士,知晓天时;脚穿方形鞋的儒士,通达地理;身佩彩 络美玉的儒士,理事决策,当机立断真正有这种学问的人,不一定穿这种服装穿这种服装的人,未必懂得这种学问您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你可以通令全国:‘不通儒学而穿儒 服的人,处以死罪’试看结果如何?”于是,哀公照此发了一道命令五天以后,全国居然没有敢穿儒服的人了唯独一位丈夫, 身着儒装,气宇轩昂,站立在宫廷门口哀公马上召见,询问国家大事,果然满腹经纶,应对自如庄子说:“鲁国作为儒家的故乡,只有一名儒士,能算多吗?”【题旨】看人看事,不能光看形式,而要看内容为人也不要只求表面, 而要有真才实学许多人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势同水火,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庄子一日到鲁国见到了鲁国群哀公鲁国本来就是儒学之国,哀公对庄子说:“我们这里没有人信奉先生你的学说,到处都是儒士,谈的是儒书庄子说:“好呀不过依我看来,鲁国儒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怎么能说少了呢?”“名符其实的太少按理,儒服园冠方殿,园指天、方指地,应当知天文地理,有许多这样的讲究便如你下一道命令,没有真才实学敢着儒服者死,就可以看到真实情况。
鲁哀公果然下了一道命令,结果全国只剩下一个人敢着儒服上街鲁哀公召见他,果然是个奇才这才知道,世上名不符实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道家论儒家,不是纯粹的攻击,其实就是类似这种情况23、庄子和果园主庄子在一个果园里,拿着弹弓弹雀儿,也不知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吃一回美味这时果园主碰上了,怀疑庄子偷了栗子庄子说:“我刚才见到一个奇景一只螳螂瞄准了一只蝉,迅速的伸出前足刚把蝉捕获,不料螳螂的背后早就伏着一只黄雀,趁螳螂不注意,一下子把它给吃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吗?”“我怎么知道?”“告诉你吧,这和世上的人是一样的,只顾眼前的一点利益,却不知道背后有很多危机在候着他呢!”24、庄子借粮 涸辙之鲋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 “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 曰:“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 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选自《庄子·外物》译文】我昨天到您这儿来,半路忽然听到“救命”的呼喊呢?”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龙王的臣子,不幸落到这里您能够给我一斗半升水来救我活命吗 ?”我说:“好吧。
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国王,正好引西江的水来救你,可以吗?”鲫鱼听了,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条件,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得到一 斗半升的水,就可活命,您却讲这些无济于事的空话等您从吴越引来江水,已经来不及了 ,还不如趁早到咸鱼店里找我呢【题旨】空头支票害死人我们前面说过,庄子很穷,没米下锅时,记得监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监河侯是个小气鬼,但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推辞不掉,就说:“好呵,等此时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来了,可以给你价值三百余的粮米,让你吃个痛快庄子悠然坐下:“我刚才在路上听到一阵呼救的声音,找了半天,原来是一条小鲫鱼它被什么人扔在车轮辗出的泥糟子里,它对我说它快要渴死了,先拿点水给它活命我想呢,一点水只能救得一时,就答应它到南方游说吴越,让他们兴修水利,造一条渠把水引到这里来,你说我这个办法如何?”.监河侯也趣:“那样还不如到干鱼滩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点给你忘了庄子拿了没有不过庄子在另一个地方写道,大抵富贵圣贤们的接济穷人,都象个样子25、呆若木鸡 选自《庄子·外篇·达生》纪渻〔渻〕音shěng子为王〔王〕指齐王十日而问:“鸡已乎?” 〔鸡已乎〕意思是斗鸡养好了吗?曰:“未也,方虚而恃气。
〔虚而恃气〕虚浮骄傲,而且自恃意气通“骄”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犹应向景〕还是听到声音或者见到影像就有所反应,意思是心还是为外物所牵制向,通“响”景,通“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德〕德性,可以理解为作为斗鸡的基本素质全矣,异鸡〔异鸡〕别的鸡 无敢应者,反走矣译文】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哩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 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 纪先生才养了10天,齐王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 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 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 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
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 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来看他的斗鸡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却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26、越俎代庖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 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选自《庄子·逍摇游》【注释】【译文】尧帝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固辞不受,说:“您身居帝位,掌管天下如今天下已经治理好了,反而让我来代替您 ,难道你会去空负治国有方的声名吗?所谓声名,不过是虚浮的东西而已,我不追求这些 您看,鹪鹩筑巢,占据的仅是浩翰林海中的一树一枝;偃鼠饮水,不过喝满一肚子水而已天下对我是毫无用处的,我看您还是算了吧即使一个厨师不做祭祀的饭菜,而尸祝也不能 离开自己的岗位,去替代厨师烹调啊【题旨】充分相信群众,不要包办代替27、拊马不时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盛溺,适有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选自《庄子·人间世》【译文】有一个人,爱马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用箩筐盛放马屎,把五彩斑烂的大贝壳作盛马尿 的器具这天,恰巧一只虻蝇之来,落在马身上,刺螫吮血这人看见痛心极了,伸手猝然拍去,马 受了惊,挣脱绳嚼跑了,那个人也碰破了头,跌伤了身子这才是诚心相爱,反而致害,这样的事不可不慎重啊!【题旨】爱应有恰当方法,否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28、浑沌凿窍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 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 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选自《庄子·应帝王》【译文】南海神王,名字叫倏;北海神王,名字叫忽;中央神王,名叫浑沌倏与忽过从甚密,他们常在浑沌所辖中央地区会面,受到浑沌的热情款待倏与忽十分感激 ,商议报答浑沌的恩惠:“人人都在口、鼻、耳、目七窍,用以看视,闻听,进食,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凿一番于是,倏与忽一齐双双动手,每天开凿一窍,七天之后 ,浑沌竟被凿得七窍流血死去了【题旨】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29、月去箧探囊将为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臣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唯恐缄滕扃 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选自《庄子· 箧》【译文】人们为了防备那些撬箱、探囊、开柜的盗贼行窃,总是把箱柜捆绑结实,加锁关牢这是大 家习惯采取的措施,认为这是明智然而,那些大盗来了,却是背柜,扛箱,提囊,席卷而去他们唯恐绑得不紧,锁得不牢 如此看来,人们防止偷盗的措施,不正好为那些江洋大盗提供了方便吗?【题旨】小偷须提防,大盗更警惕30、已陈刍狗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 其已陈也,行者践者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而今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 寝卧其下选自《庄子·天运》【译文】祭祀所用的、用茅草扎成的刍狗,未陈列之前,放在精制的竹箧中,上覆盖着绣花彩巾,然 后由尸祝斋戒之后,恭送太庙供祭一旦祭祀完毕,刍狗便被抛弃来往行人,任意践踏它的头背,拾柴的甚至拿去烧火做饭 但如果有人把已经陈列过的刍狗,再拿来放在竹箧中,盖上绣花巾,在它的下边睡卧,即使 不作恶梦,也必定会几遭梦魇而“今天的腐儒”,也是把早已过时的无用的东西,拿来到处兜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