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整理尸体变化和尸体解剖.ppt
36页第10章 尸体变化和尸体解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一 尸体现象,死后发生的一些变化有的与躯体死亡有关,有的与细胞死亡有关相应地,一些变化出现较早,而其他则较晚 分:早期尸体现象、晚期尸体现象,早期尸体现象,定义: 24小时之内出现的死后变化称为早期尸体现象,包括肌肉松弛、尸僵、尸体痉挛、角膜混浊、皮革样化、尸斑、尸冷和自溶,肌肉松弛-死后肌肉失去了弹性和张力,肢体变软,四肢关节可弯曲,胸壁变平在此阶段,肌肉组织仍有活力,对电刺激仍可作出反应在肌肉松弛的初始阶段,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形成压痕,受压处皮肤苍白 法医学意义-压痕和皮肤苍白的位置对判断尸体死后停放姿势,是否移尸及移尸时间有重要意义,尸僵-第一次肌肉松弛持续一个多小时,之后肌肉逐渐变僵直死后肌肉僵直表明相关肌肉的细胞死亡死后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僵硬状态,称为尸僵尸僵的理化基础很复杂,主要是骨骼肌、心肌和不随意肌的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的不可逆结合人体内,肌纤维收缩的能量由ATP释放磷酸基团转变为ADP获得,该反应将糖原转化为乳酸,并释放能量,其中有一部分又将ADP重新转化成ATP死后,后面这个过程就停止了,ATP不断减少,乳酸聚集。
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就不可逆融合成凝胶,使肌肉变得僵直,影响尸僵形成和持续时间的因素: 1.年龄胎龄小于个月的胎儿不会形成尸僵 2.个体体质瘦弱者尸僵出现早,消失快;强壮者尸僵出现晚,持续时间长 3.气温高温环境下,尸僵出现早,消失快;低温环境下,尸僵出现晚,持续时间长 4.死前痉挛者,尸僵出现和消失均较早 5.因消耗性疾病死亡者,尸僵出现和消失均较早 6.因番木鳖碱和氰化物中毒死亡者,尸僵出现早,消失晚,尸僵的法医学意义 1.确证死亡 2.尸僵是一种判断死亡时间的较好方式在夏天,如果尸体处于首次松弛阶段,死亡时间在小时内若尸僵仅在面部出现,死亡时间约在小时左右若尸僵仅出现于上肢和胸部,死亡时间在小时若尸僵出现于全身,死亡时间则在小时在冬季,上述时间则加倍 3.尸僵可以反映死亡发生时尸体的位置和姿势 4.尸僵表明包括肌肉在内的细胞死亡 5.某些情况,如尸体痉挛、死后受热、冰冻可能会被误认为尸僵,尸体痉挛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直接进入僵硬状态,保持着死亡时刻的姿势和动作,称为尸体痉挛因此,它并不是象尸僵一样,仅仅是肌肉僵硬,还是肌肉收缩状态尸体痉挛多为局部性的,全身性尸体痉挛罕见。
肌肉的痉挛收缩与精神高度兴奋、疲惫等状态下死亡有关 法医学意义尸体痉挛能固定死者临死时的动作、体位和姿势,对判断和推测自杀和他杀,有时极有价值,角膜混浊在眼睑未闭时,由于角膜干燥失水和灰尘颗粒堆积,分钟内出现混浊这种混浊是暂时性的,滴水后混浊可消失但是在死后个小时,由于腐败,会出现永久性的角膜混浊 皮革样化尸体局部表面,尤其是湿润的伤面和粘膜面,水分蒸发,耳局部干燥、变硬,呈淡黄或黄褐色,如羊皮纸样外观,称为尸体的局部干燥,又称皮革样化,尸斑尸体血液依靠自身的重力,流向尸体低下部,坠积于未受压部位的血管中,从而在皮肤上显现出边缘不清、红色或暗紫红色的斑块,称为尸斑 尸斑的形成当尸体未被移动,在死后小时末,躯体不同部位出现小片斑块仰卧的尸体,尸斑最先出现于肩部和腰背部,以后范围逐渐扩大,在躯体和四肢背侧融合成大片状 尸斑的固定死斑完全形成后,再经过小时,就基本固定此时,翻转移动尸体,原已形成的尸斑不可能完全消退尸斑固定,即使翻转尸体位置,也不会出现显著的血液重分布但是,如果在尸斑固定前移动尸体,已形成的尸斑可消失,血液重分布在尸体低下部位可形成新的尸斑影响尸斑形成因素 1.死后数小时尸体未被移动。
若尸体被移动,则尸斑不能形成;即使已形成,其颜色较淡,且分布广泛 2.死于过量失血或严重贫血者,尸斑出现迟,色泽淡,甚至可以不显现 3.肤色较浅者,尸斑明显;反之则不明显 4.窒息死亡者尸斑明显,尸斑法医学意义 1.尸斑在循环停止后才能形成,可确证死亡但是,在某些个体临终阶段,因其循环微弱且不能变动体位而长时间固定于某一位置时,也可出现类似的瘀斑 2.可以根据尸斑形成大小、范围及其固定程度大致估计死亡时间大约在小时末,于尸体未受压部位出现小片状尸斑死后小时尸斑完全形成尸斑的固定在其形成后小时 3.可以根据尸斑的分布和颜色推测死因正常尸斑为红色或暗紫红色某些特殊死因,如氰化物或一氧化碳中毒,其尸斑颜色就有所不同 4.可以根据尸斑的分布推测死亡时的体位及尸体位置在死后有无变动等若尸斑分布与尸体被发现时的体位不相符合,可以推测,在死后数小时内尸体被移动,尸冷死亡一段时间后,尸体温度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可降至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死后,包括体内主要产热的肌肉和肝脏在内的所有代谢活动迅速停止当循环停止以后,体内热量也停止向皮肤传导,因此在一段时间内部核心温度可能保持不变,甚至升高体表温度立刻开始下降,但深部器官(包括直肠)的温度会一直到体内和体表有温度梯度时才开始下降。
法医学上经常测量的是直肠温度 影响尸冷的因素 1.气温 2.尸体所处环境(空气、水或埋于地下) 3.风,干旱,雨和湿度 4.尸体衣着和被盖情况,5.尸体体重体表面积比例,肥胖或瘦弱 6.尸体姿势(伸展或蜷曲) 7.年龄,性别和其他死前状况 法医学意义 1.尸冷是死亡的确证 2.根据尸冷可大致推断死亡时间 3.早期尸冷可延缓尸僵和腐败进程另一方面,如果尸温在较长时间内不降,则腐败和尸僵进程会加快,尸体腐败,死后,躯体保护功能和防御屏障消失生前不能侵入人体的腐败微生物和环境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于尸体此外,生前参与各种代谢过程对人体有益的某些化学物质和酶类,死后由于失去机体控制,产生相反的作用由于腐败微生物的酵解作用或是机体自溶,使得机体复杂的组织器官降解为简单的无机复合物或元素的过程称之为腐败 这个过程导致尸体颜色改变,产生尸臭和尸体膨胀死后躯体通常出现腐败现象保存型尸体现象可出现于某些特定条件下,使尸体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存完好,而不出现尸体分解通常的尸体腐化称为腐败,保存型尸体现象即指尸蜡和木乃伊,腐败腐败就是通常所说的尸体腐化,主要是由于潮湿变性导致软组织液化腐败是发生时间视季节而定,在气候温和时,一般在第三到四天开始,但在热带地区或温带地区处于炎热夏季时,腐败可能在死后几小时内就开始了。
腐败过程最早可见于腹壁,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和肠梭菌在肠道繁殖扩散并分解血红蛋白,从而将皮肤染成绿色通常在右髂窝先开始,因为此处盲肠离体表相对较近然后由于组织内产生气体尸体开始膨胀,主要是脸部、腹部、胸部和生殖器的进行性膨胀表浅静脉,特别是大腿和肩部的,由于细菌的生长而出现红绿相间的轮廓,称作雕刻样外表皮肤开始出现水疱,表皮分离并剥脱,并伴有充满血性液体的大疱舌头和眼睛由于内部气体压力而突出,血性液体从腐败的肺和呼吸道溢出,并从口鼻排出,容易被误认为出血,腐败的速度取决于气候和肉食动物,但在几个星期之内,体腔发生破裂,组织进行性溶解在气候温和的环境中,软组织可以保持一到两年,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跟腱保持时间最长除非大动物将骨头破坏,否则最后就发展为白骨化 法医学意义 1.腐败确证死亡 2.根据尸体腐败的发生及进展程度可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3.尸体腐败严重者不易确认死者身份 4.尸体腐败严重者不易确定死因,木乃伊化在温暖的条件下,由于气候或当地环境的因素,尸体会变干而不致遭受潮湿腐败这在古代沙漠中较为常见,并导致埃及自然的木乃伊化在非沙漠环境下的木乃伊化最常见于新生儿,他们刚出生时是无菌的,因此在细菌繁殖之前就干枯了。
成人的尸体如果放在干燥通风处就会木乃伊化许多木乃伊是在干草堆或谷仓中发现的木乃伊化通常是部分性的,其余部分则发生腐败、白骨化或变成尸蜡 木乃伊化的组织较干燥,呈皮革样改变,颜色为棕色组织发生脱水,皮肤变硬,面部呈面具样改变啮齿目动物、蛾子和甲虫的侵袭可能会部分破坏木乃伊组织,尸蜡这是尸体脂肪组织的一种化学变化,将脂肪水解成肥皂样的蜡样化合物尸蜡可以保存皮下和腹部脂肪很长一段时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石蜡通常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比如浸在水中的尸体或是埋在潮湿土壤中的尸体,但在干燥的地窖中也可形成因为原有的体液就足以将脂肪水解尸蜡一般呈灰色,有油腻感,易碎脸部形成尸蜡时很难辨认出来,但却可以保持尸体的原状尸蜡形成早期较油腻,苍白色,类似与腐臭的奶油味经过几年后,尸蜡变成灰白色且易碎,类似于干酪,已无明显臭味通常这两个阶段同时存在尸蜡一般需要数周至数月形成,但最快可在三周出现尸蜡通常是局部出现,尸体上未形成尸蜡部分则腐败分解,或在干燥的墓穴里发生部分木乃伊化,尸蜡,二 死后损伤,人死后尸体会遭受各种损伤这种假象经常与生前损伤混淆猫狗形成的损伤常见于室内,特别是当宠物和死去的主人锁在同一个屋子里,受饥饿驱使,常常会侵袭尸体的任何暴露部位。
在室外,狗、猫、狐狸,在热带国家,许多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可能在尸体上造成任何程度的损伤在水中,鱼贝类及岸上的其他哺乳动物也能损害尸体除了动物之外,机械性外伤也可造成死后损伤比如船的推进器,特别是舷外马达能形成类似于小刀形成的切口或干净的撕裂伤死后损伤较难判定,特别是从水中打捞的尸体,血液已被冲洗干净,而且浸软和腐败也使组织发生变形损伤,尤其是头皮上的,常伴有出血伤口边缘发红或早期炎症反应是很好的标记,但这种生活反应在死亡之前刚形成的损伤上可能看不见,动物对尸体的毁坏 蝇、蛆 鼠类 蚂蚁 犬类 水族动物 人为现象 抢救 违法的死后伤 死后搬运 验尸时的人为损伤,三 死亡时间的推断,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尸体检验的重要部分目前已有包括物理、化学、生化、组织学和酶学变化的研究在内的多种不同方法,用于死亡时间推断即使采取所以可能方法,也只能大致估计死后经过时间事实上,并没有可靠的方法来缩短死亡时间推测范围这是因为,生物过程由于个体及地区差异,包括性别、年龄、体质、营养状况、个体反应性、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没有固定模式,有利于推断死亡时间的物理改变,1.死亡与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停止同时出现。
2.皮肤肌肉松弛和面部表情丧失在死后立即出现此时,尸体尚温,尸僵及永久性角膜混浊并未出现若在夏季,死亡时间约在1小时内;若在冬季,死亡时间约在2小时 3.尸冷曾被认为是最可靠的推测死亡时间的方法,但是由于尸温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死者生前健康状况、代谢水平及细菌活动在内的自身因素,和包括测量手段的差异在内的外部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可靠性,4.眼睛的变化死后眼睛发生一系列改变其中,易于观察和记录的变化,不能很好的推测死亡时间,而能够较好推测死亡时间的变化很难观察除了视网膜变化属于后者外,其他变化都为前者玻璃体液的生化改变,包括抗坏血酸、丙酮酸和钾离子的水平的研究并未获得较大成功 5.尸斑及死亡时间在死亡早期,尸斑的程度和固定有助于推测死亡时间利用尸斑推测死亡时间的优点是,它不象其它尸体变化那样受温度、湿度和体质等因素影响 6.尸僵尸僵的形成、分布和消失,是在尸体检验中最常采用的推测死亡时间的物理变化,7.根据胃内容物推测死亡时间从胃内食物的消化及排空程度,以推断死亡距最后一次进食时间,可协助判断死亡时间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死者最后一次进食的种类、数量及其健康状况等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8.腐败不同腐败的发生所需时间长短不一因此,在尸僵消失后的晚期尸体现象中,腐败是唯一的估计死亡时间的最好方法 9.尸蜡变化和木乃伊化这些改变只能大致推测死亡时间 10.其它研究包括血液、血清酶的生化改变,脑脊液成分的生化改变,膀胱充盈程度,胡须生长情况,骨髓变化等,用于推测死亡时间,四 尸体解剖,尸体解剖”的概念和“尸体剖验”是一样的,通常也等同于“死后检验”,尽管后者有时仅意味着死后体表检查 尸体解剖主要有两种类型: 1.临床尸体解剖这时死亡原因已知(或经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