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97714.doc
9页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97714.....精品文档......论新中国成立后的辉煌的历史征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是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积极进取,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毛泽东,邓小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50 多年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而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积极进取,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没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历史,经历了以下的发展阶段: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 在民主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之后,中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内的,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的,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并进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同时也适时地开始进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工作 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在 1956 年创造性地基本完成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在 1955 年夏季以后,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从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始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在这十年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但 是,在这十年中,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重大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尤其是 1958 年以后轻率地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更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但并不彻底,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在国家动乱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当然,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6 年 10 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拨乱反正的起步和改革开放的酝酿由此开始但由于当时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 ( 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的错误方针,造成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序幕由此揭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制定并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一次系统地初步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1989 年 6 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顺利地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发展的新阶段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 年11月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近1700美元,分别是1949年的25.8倍和25倍,是1978 年的18.8倍和18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0 多年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得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了不懈的努力 20 世纪 70 年代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倡导改革的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崭新的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面临的中心任务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中国人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50 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等人民武装力量,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课题,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地开拓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 50 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我的感想 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盛世辉煌在喜迎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在风物宜人、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为期四天的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书画摄影展于9月15日在西安隆重开幕当此普天同庆之际,书道名流、丹青妙手,各展所长,尽献绝诣 省人大副主任李晓东、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慈善协会会长徐山林及张保庆、司俊玉、周玉明、刘 斌、李顺民、李炳武等各级领导和中国书画界名家吴三大、雷珍民、杨建兮等出席了开幕式。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省委常委、副省长洪峰,副省长朱静芝先后参观了展览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胡悦发来贺信祝贺,展览活动的每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省发展改革委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这次参展的500余幅作品,范围广、规格高、内涵丰富,主题鲜明,品位高雅,其书法作品或以魏晋而书,或以唐楷畅怀,或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或挥洒泼墨气势磅礴;其美术作品或以皴擦写意,或以工笔白描,或彩绘丹青抒以心画,或色染蓝宣钩以情怀;其摄影作品或以纪实人物,或以自然风光,或拍摄名胜记录神美,或按下快门永恒瞬间书画摄影展期间,国家发改委、省级部分领导、中国书画名家为本次展览挥毫泼墨,赠送贺词,极大地提升了展览的艺术品位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含粮食、物价系统)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等500余人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创作,幅幅作品,饱含爱国之情;件件佳作,尽抒报国之志既有各级领导干部的关怀与期望,又有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干部的抒怀与言志;既有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