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分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5871761
  • 上传时间:2022-05-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分析    【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应用于肝硬化疾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以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疾病患者81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的8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ALB、TP、CHE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TBIL、AST、ALT、ALP、DBIL、γ-GT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应用于肝硬化疾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关键词:肝硬化疾病;诊断;生化检验肝硬化这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出现肝腹水、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发生癌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血常规、尿常规、免疫学检测等方式来对该病进行诊断,而且对于患者的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此,本文将生化检验应用于2014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疾病患者的检验工作中,临床应用价值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疾病患者81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43例和38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37岁和69岁,中位年龄:(51.51±7.62)岁;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21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29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1例;肝功能分级:A级患者15例,B级患者25例,C级患者41例;并选取同期的8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44例和37例;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35岁和71岁,中位年龄:(51.55±7.64)岁;上述基本资料经检验2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对81例肝硬化疾病患者和81例健康者进行生化检验,使用的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于早上空腹采取患者5ml的静脉血并进行无菌保存,将血液标本采用3000r/min的转速进行3min的离心处理,彻底分离血清,然后对ALB(白蛋白)、TP(总蛋白)、TBIL(总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DBIL(直接胆红素)、CHE(胆碱酯酶)、γ-GT(γ-谷氨酰转肽酶)等各项生化检验项目指标进行检测[2]1.3疗效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项目指标,如果谷草转氨酶和酸转氨酶相比数值在2以上,则判定患者为肝硬化;如果γ-谷氨酰转肽酶较高,则判定患者有严重的酒精性肝硬化[3]1.4统计学分析本文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就ALB、TP、CHE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TBIL、AST、ALT、ALP、DBIL、γ-GT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主要生化检验项目指标对比3讨论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以发病率高、无特异性、死亡率高等为主要特点的肝脏疾病,可以分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几种形式,以中年男性为主要的发病人群,由于这种疾病在发病时没有特异性,因此当患者感觉到病痛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时机,并且容易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发展成了肝癌[4],由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对此,临床上要求对于此种疾病,尽量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患者发展成为癌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检验技术应用到肝硬化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验、诊断方法,其中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能够反应出干细胞蛋白的合成与代谢情况,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因此能通过白蛋白的含量来对肝脏情况进行观察,肝脏存在的问题能够通过血浆中的浓度来了解[5];其次,如果患者存在肝脏病变,那么胆碱酯酶的活性会呈现出大幅度降低的情况,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越高,表示患者存在越严重的肝病;除此之外,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等均能够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患者的肝脏问题[6]。

      因此,通过采用生化检验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检验,可以明确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比81健康者和81例肝硬化疾病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显示:就ALB、TP、CHE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TBIL、AST、ALT、ALP、DBIL、γ-GT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出现肝硬化疾病的患者,其生化检验结果会较健康结果出现异常,而且对于患者的疾病诊断较为准确,对于后续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总而言之,生化检验应用于肝硬化疾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对患者肝硬化的类型进行明确,是诊断肝硬化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大力推广参考文献:[1]刘文金,梁炎源,胡展鹏.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方向[J].中医临床研究,2016,221(06):24-25.[2]姜广新.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34(13):136+152.[3]郭俊兰,包?巴音其其格.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6,255(03):24-25.[4]陈静伟,刘文超,李晓阳.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256(11):33-35.[5]赵苗苗.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58(08):1434-1435.[6]梁月英,温韵洁.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4,114(07):121-12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