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培训总结7篇.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G***
  • 文档编号:595034930
  • 上传时间:2024-10-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9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历史培训总结7篇 历史培训总结篇1 8月19—20日,在教培院的统一组织下,我省120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历史骨干教师齐聚在海南省华侨中学高中部图书馆接受了为期两天的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暑期培训这是从我省实行义务教育改革来,又一次大规模的对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培训者的培训整个培训工作安全有序、顺利圆满,现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准备充分,开展有序 在院里统筹安排之下,事前我学科就在“历史的天空——海之南”上发布培训信息和通知公告各市县教研培训部门也极为重视给力,组织到位培训代表们入住的酒店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18号下午参训代表基本到齐,后即可吃到丰盛的晚餐没有人因为吃饭住宿等问题发生不愉快19号早上八时半培训班准时开班授课教培院教研员李海英老师主持开班仪式,做了简短发言,并强调了培训期间的纪律问题还组建了专家团队和班委会班委们负责考勤、传发学习资源、组织讨论、主持研讨等工作各项安排有序,工作开展顺利 二、活动安排紧凑,内容充实多样 按照活动日程安排:19日上午,人教社张振海主任作了《把握课标精神,提高历史素养》的报告他从文本形式及其特点入手以新旧课标对比的方式细致入微地做了讲解分析。

      使大家了解到20__版课标的基本概貌讲述结束,张主任还就相关问题与培训讲师做了问答交流张主任的分析精辟透彻,高屋建瓴,解答了许多老师心中的疑惑,使大家豁然开朗,大受启发 19日下午湖北宜昌王英姿老师做《精讲“点”把握“线”》讲座王英姿老师认为,在20__版新课标框架下,要精讲“点”,把握“线”她从精讲的前提条件和分类处理方面进行了讲解在精讲“点”的基础上,把历史知识线索串起来,使历史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王英姿老师的讲座,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史实丰富,博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20日上午,海口市教研员林子齐老师就初中历史教学资源整合问题做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搜集与整合》—全国珠海历史年会初中展示课引发的思考”的讲座,他以认真求实的态度,详细地将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吴建红老师结合实例就教学设问问题做了“《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以《难忘九一八》一课为例浅析课堂的无效与低效提问及改进的策略“的讲座,两位老师的讲座都非常见平时做学问的功夫,使得大家受益匪浅 20日下午,所有参训学员分为两个大组讨论修订后的课标和教材的主要变化及在教学中的基本对策。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如火如荼的热烈讨论后,大家表示:需要重新认识课标,认真研读,善于整合资源,重视细节处理,根据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要从学情出发进行设计,注意初高中内容衔接等重要问题 最后,教研员李海英老师从自己以前的培训学习经历和体会导入,引导大家认识培训学习的重要意义还就“我省初中历史教学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组织大家进行了探讨交流如中考是否闭卷和开卷等等问题,纠正了一些莫须有的谣言,解答了众人心中的疑虑 这样较为紧凑的日程安排有效利用了时间,也节省了时间培训内容充实,具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培训内容多样化,有讲解有问答有讨论交流互动,这些使得培训不流于形式,不单调枯燥 三、趁热打铁,研讨 为进一步深化此次培训学习,我们趁热打铁,于26日上午又选派“精干团队”主持了题为“你为新学期做好准备了吗?”的研讨,重点围绕谈“学期规划”和“学期开篇”,实实在在谈做法、交流想法为期2小时的研讨,大家就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节历史课,如何导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展示自己的才艺吸引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备课,开展小活动和竞赛等等做了热烈讨论老师们踊跃发言,积极评论,最后将整个研讨延续到了第二天,阅读2700次,发表评论2800多条,创历史新高,堪称历史人的历史之最。

      从此足见历史人学习热情之高涨,态度之认真研讨实际上是对新课标培训的一个延伸和拓展,让学以致用,获益匪浅!大家说,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发现,都有新的收获,结识新的朋友,坚持学习,把研讨进行到底! 此次培训工作,领导重视,我部安排得当,各单位配合得力,组织有序,认真地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培训任务 历史培训总结篇2 20__年6月27日至7月7日,我特别荣幸地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承担的广东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培训共进行了十天,这十天的紧张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自己在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从几方面对中学教学提现了新的发展方向,最后得到结论: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育人教书此报告无疑是对当下教育弊端的一次警钟,更是对一线教师理念的一次纠正 二、完善了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了解了历史研究的前沿问题: 教师是一个永远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历史老师,应是始终站在科学知识岸边的摆渡人,传承知识与文化;他应是学生灵魂的塑造师与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

      经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尤其是左双文教授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前沿讲座,让我们有种全新的认识与了解,张庆海从一些新的角度对历史进行重新解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三、学习如何成为了一个专家的型的教师 中学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还应该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而这一点正是当今我们大多数中学教师所不具备的,我们更多的是实践,但不会总结,将这些实践形成文字,变成论文只更是我们所不善长的,这次培训有三位教授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阐述,分别是刘良华教授,宋德华教授,黄牧航教授,通过这些教授的讲座,使我们了解了论文的选题、论文的写作准备、写作的基本步骤、写作的基本要求、论文写作的常见的问题与纠正黄牧航教授则对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课题研究进行专题讲座,让我们了解中学教师如何进行一些相对实用的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四、认识了全省的一些同行 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培训的都是全省教学一线的精英、名师,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同时,还是建立友谊的纽带,平时只能在报刊杂志见到名师的老师,通过此次机会,终于可一睹尊容,亦为乐事。

      当然,培训只是一个开始,关键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这次培训中所学的一些理念与理论,使自己的教学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历史培训总结篇3 今天,全县历史老师开始了第二轮的集中培训,在乐安历史老师的主持下,培训开始了首先由来自县、不同乡镇的教师进行了前两天培训活动的成果汇报,他们分别就八年级上历史教材新授课、复习课的设计、教材的梳理、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精彩展示,各种类型课的设计环环相扣,教材梳理线索清晰明了,重难点突出我认为他们展示给大家的不仅仅是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而是展现出了一个团队精诚合作的精神,更体现出了教研室领导对老教师的尊重,更为年轻教师创造了锻炼的机会,提供了成长的舞台 老师们在紧张的展示着,展示着他们的精彩,忙碌的记录着,记录着他们的收获,生怕别人的优秀成为划过天空的流星,试图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深深地痕迹特别是问题回答环节,老师们妙语连珠的解答,是那样的条理,那样的让人信服,还有教研室魏礼堂老师的点评,都表现出一个历史老师丰厚的历史知识和一个学校、一个团体的文化特色,我县的历史老师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感觉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这几天培训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善于倾听,善于学习,多从其他教师身上博取智慧,广泛采纳意见,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在工作中不断研究、创造、发展、提高,让自己以后的教育路子走得更加平稳 历史培训总结篇4 不知不觉间培训就要结束了回顾时间,不禁感慨万千感谢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磨练,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见到了众多的专家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主次、轻重把握不稳,导致在教学中面面俱到,为争取教学时间讲的过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

      我分析了一下个中原因,发现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于是为了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尴尬的空白,我不断地讲,这样做的后果是我讲的累,学生听的也累,事倍功半还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历史知识水平学生,我没能制定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基础好的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又相当吃力,不利于他们的长足进步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曾尝试着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一开始误以为一堂好课就是要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把学生调动起来的标志就是到处是学生的声音,课堂氛围好,气氛活跃这样做的后果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无意地走向了庸俗化,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使本来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自己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完完全全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者、监管者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必然会冲淡教学的主题,把有组织、有内涵、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变成了类似于放牛羊的牧场,盲无目的、放任自流自己上课时感觉把学生调动得很积极,氛围好,而最终的学习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甚至于导致学生只 记得搞笑的地方,对应该掌握的知识一无所知,能够培养的能力一无所有。

      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我得到这样的经验教训:课堂活动中需要创造积极的氛围,但是千万不能走极端化,一定要注意活动的本质,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动而有效只懂罗列史实,不会深化,突出表现在对课本知识的挖掘程度不够深 我在历史教学中也尝试着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使历史课堂丰富多彩我误以为历史材料越多越好,于是导致有时候课堂上仅仅是一些历史资料的堆砌没有体系,没有系统,只是一盘散沙,甚至于我忽略了自己点拨指导者的身份,仅仅将大量的事实、材料、图片罗列学生尽管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及自己的一些理性认识,但是至于正确与否却不得而知了而教师忽略讲解的同时往往容易造成学生自身认知的误区,对自已形成的错误看法没有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就无法正确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又将从何谈起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因此,我认识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下岗”,反而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如何把握住材料与论点之间的链条,如何挖掘材料内在的灵魂等都成为更高层次教师的必备条件简单的理念讲解只会空泛,而简单的罗列材料只会使学生变得具体而缺乏深度。

      所以二者如何结合,比例如何,选取的时机等都成为我日后需要探讨的问题 历史培训总结篇5 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职责,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敬业精神”,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