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引桥耐久性防护涂层首件总结.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88636462
  • 上传时间:2019-05-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5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G106京广线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工程施工二标段引桥耐久性防护涂层首件总结报告G106京广线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经理部2016年9月 耐久性防护涂层首件总结报告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跨越山东省荷泽市东明县与河南省濮阳市之间的黄河大桥,是国道G106线上一座重要的特大桥梁大桥全长4142.14米,桥梁全宽18.5米,行车道宽17.7米,中间不设分隔带,桥面为沥青混凝土铺装 引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横向布置7片梁,桥面连续,共11联,6*40m一联,6*50m五联,7*40m五联40米跨径梁高2.3米,腹板厚0.17m;50米跨径梁高2.6米,腹板厚0.18米 为全面展开二合同段耐久性防护涂层施工,2016年9月7日我标段在北引桥75#-79#墩柱进行了首件耐久性防护涂层施工之后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施工过程控制,进行了首件耐久性防护涂层施工总结,并获得了宝贵的施工工艺参数,为全面展开护栏施工提供了依据现总结如下:1、 首件施工目的和依据通过首件护栏施工我们确定如下数据及项目:1、 底漆、中漆、面漆的施工间隔时间;2、 涂层厚度的保证措施;3、 涂层附着力保证措施;4、 施工过程中涂装出现的弊病;5、 施工过程中涂装出现弊病改进措施。

      施工依据:(1)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造专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工程中主要应用的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T722-200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2-2008)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J23-2008)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专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护技术条件》(JT/T 695) ; 二、人员安排及分工目前,项目部到达人员21名,各科室人员分工明确,满足施工需要施工作业人员到达20名,其中现场管理人员2名,工人18名,满足现阶段施工要求,后期将根据进展情况陆续增加人员 人员分工表序号岗位姓名职责1项目经理彭幸福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等策划、落实工作2项目总工 程恩锋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技术交底、测量数据复核3现场负责人 李效义负责现场生产工作4质检工程师李守东负责现场施工质量控制5安全工程师边文同负责施工安全工作6试验工程师辛星负责砂、石子、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质量控制7综合办公室刘欣负责后勤协调工作三、机械设备目前,已经进场设备如下表,满足现阶段施工要求,随施工进展及工作面的增加,施工机械随之增加,最终目的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准。

      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序号机械设备规格类型功率 单位数量备注1滚刷9英寸把502喷涂机套43羊毛刷4寸把304高压水枪清洗设备套65吊篮套106发电机200KW台27干膜测厚仪台18涂层附着力测试仪台1四、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设计图,引桥桥墩大气区采用长效涂层体系S2.07,引桥桥墩浪溅区采用长效涂层体系S2.09在施工之前,对进场防腐材料进行取样试验,杜绝使用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涂层体系具体参数如下: 腐蚀环境下的涂层体系涂层编号配套涂层名称厚度(μm)防腐部位防腐寿命(年)S2.07环氧封闭漆 ≤50大气区 20环氧树脂漆100丙烯酸聚氨酯漆或有机硅丙烯酸漆80S2.09环氧封闭漆 ≤50浪溅区环氧树脂漆 160丙烯酸聚氨酯漆或氯化橡胶漆 90 120五、施工措施(一)施工顺序 吊篮搭设—表面处理—涂装环氧封闭漆—刮涂环氧腻子—涂装环氧树脂漆—涂装丙烯酸聚氨酯漆或有机硅丙烯酸漆S2.07体系(丙烯酸聚氨酯漆或氯化橡胶漆S2.09体系)—检查验收—场地清理二)施工技术 1、吊篮搭设桥梁原墩柱进行防腐涂层施工时先安装吊篮,吊篮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 表面处理 采用高压水枪、喷砂或手工打磨等方法将混凝土表面的浮灰、浮浆、夹渣及疏松部位清理干净,局部受油污污染的混凝土表面,用碱液、洗涤剂或溶剂处理,并用淡水冲洗至中性冲洗后混凝土表面应洁净、牢固密实无松动,局部混凝土凸面磨平3、涂装环氧封闭漆环氧封闭底漆为双组份,在使用之前将AB两组份按照A:B=10:1混合后搅拌均匀后涂刷结构面1-2遍,要求涂刷完成涂膜干燥后,混凝土表面密实,有可见漆层环氧封闭漆黏度应适当,以保证渗透性覆盖应均匀,不得有露底现象对蜂窝、边角等不易涂装的部位,用涂刷法进行预先涂装或补涂,涂膜厚度满足要求4、刮涂环氧腻子涂刷完封闭漆后,采用腻子补涂表面缺陷将环氧腻子按规定比例将甲乙组份混合搅拌均匀后,满刮一道,刮平表面经过中间检查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如混凝土表面光滑,可省略该工序5、 涂装环氧树脂漆环氧树脂漆采用机械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将环氧树脂漆AB两组份按照A:B=20:1混合搅拌均匀后,可采取刷涂、辊涂或高压无空气喷涂方式施工一至两道,涂膜厚度满足要求6、 涂装丙烯酸聚氨酯漆或有机硅丙烯酸漆S2.07体系(丙烯酸聚氨酯漆或氯化橡胶漆S2.09体系)面漆涂装前,底涂层的局部挂流应打磨平整,将面漆AB两组份按照A:B=10:1混合搅拌均匀后,可采用涂刷、辊涂或高压无空气喷涂方式施工一至两道。

      涂膜要求平整光滑、色泽一致,不得有漏涂、裂纹、气泡等缺陷,涂膜厚度满足要求 防腐涂层施工具体质量标准见下表类别所用涂料或材料施工方式涂膜厚度(μm)参考用量(kg/m2)封闭底漆环氧封闭底漆采用辊涂、刷图或喷涂方式涂装1—2道,直至底材完全封闭渗透性底漆(25)0.1中涂漆环氧树脂中涂漆采用辊涂、涂刷或无空气喷涂方式2道100/1600.3/0.4面漆丙烯酸聚氨酯面漆采用辊涂、刷涂或喷涂方式涂装2道80/900.22/0.25 混凝土构件表面防护实测项目 项次检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测方法和频率 备注 1涂层干膜厚度平均厚度和80%的测点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80%设计厚度7d后用测厚仪检查,每50m2查1点,测点总数不小于30点 2涂层附着力(MPa)不小于设计,设计未规定时取1.5附着力测试仪:每500m2抽检2点(三)注意事项1、涂层的施工应在混凝土的龄期达到28d,且混凝土结构经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2、涂装前应在现场进行涂装试验,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的规定。

      3、涂层干膜厚度的检测应在涂装完成7d后进行,检测时应按每50m2抽测1个点,测点总数不少于30个干膜的平均厚度和80%的测点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厚度的80%;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局部或全面补涂,直到达到设计要求4、涂层之间的重涂间隔应参照规定及有现场温度确定如上一道涂层超过最大重涂时间间隔而影响下一道涂层的粘结强度时,应对上一道涂层进行打毛处理5、用涂料厂商指定的稀释剂调节粘度和清洗工具,稀释剂的添加量不应超过规定的最大用量6、涂装应在无雨的天气下进行,现场风力小于四级,涂装时做好施工记录六、 涂装的常见弊病、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一)缩孔1、现象:由于涂料组成的变化和温度变化导致表面张力不均,流体由低表面张力处外流向高表面张力处,结果在流体表面形成凹陷,最终出现边缘隆起、中心下陷成圆形的缩孔,或边缘隆起、中心下陷为六边形槽2、产生原因:涂料在施工干燥过程中形成缩孔,有涂料本身的问题和基材清洁的问题由于涂料本身有低表面张力液滴的存在或被涂饰表面因污染存在有低表面张力区,造成表面张力的不均匀,此为缩孔形成的内因;涂料本身的一些性质,如涂料粘度、触变性、涂料干燥速度以及涂膜厚度等,能加剧或减弱涂料流体的流动能力,从而加剧或减弱缩孔的程度,此为缩孔的外因;内因是缩孔的必然条件,外因可以适当控制或加剧缩孔的程度。

      3、防治措施:减少涂膜缩孔重点在预防,设计合理、适用性强的涂料生产配方,控制涂料制造工艺,严格控制涂料原材检测,可以减少缩孔发生的几率为防止缩孔,需提高乳胶漆的抗缩孔性,也就是降低成膜的表面张力其主要途径有:(1)选用表面张力低的溶剂由于乳胶漆的主要溶剂是水,表面张力很大,远大于底材的润湿张力;用水/有机共溶剂的混合物,表面张力可降到一般有机溶液的水平;(2)降低成膜聚合物的表面张力聚合物的极性越大则表面张力越大,可通过降低聚合物的极性来降低其表面张力3)使用表面活性剂二)流挂1、现象:在被涂面上或线角凹槽处涂料产生流淌,使涂膜厚薄不匀,形成泪痕2、产生原因:(1)涂料施工粘度过低或施涂时蘸料过多;(2)喷涂时喷枪的孔径太大,喷涂压力大小不均,喷枪与施涂面距离不一致;(3)涂刷面凹凸不平在凹处积料太多,也容易产生流挂;(4)料的密度大,在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填料3、防治措施:(1)对于流挂、流淌现象,应适当调整施工配方,填料尽量采用细粉,以减小其密度;(2)涂料涂装时,严格控制施工涂层的厚度,不可过厚;(3)控制好涂料的施工粘度,不同类别涂料,按其要求的粘度施工;(4)施工环境温度保持在10℃以上,相对湿度小于85%。

      (三)刷痕1、产生原因:(1)涂料的施工粘度过高,流平性差;(2)施工温度过高使稀释剂挥发过快;(3)基材过于干燥,被涂物面对涂料的吸引能力过强,涂刷困难2、防治措施:(1)恰当的选用有机增稠流变剂来改善流平性;(2)根据所有涂料特点,选用合适的刷子及辊筒;(3)选用粘度底的涂料或乳胶类封底料封底,然后再进行正常涂刷对于已出现刷痕采用水砂纸轻轻打磨平整,并用湿布擦净,然后再进行正常涂刷 (四)咬底1、现象:面层涂料把底层涂料的涂膜软化、膨胀、咬起2、产生原因:(1)底层涂料上涂刷强溶剂的面层涂料,底面层涂料类型不一;(2)底层涂料粘结强度太低,面层涂料粘结强度高;(3)底层涂料未完全干燥就涂刷面层涂料;(4)涂刷面层涂料动作不迅速,反复涂刷次数过多3、防治措施:底、面层涂料配套使用,施涂时底层涂料完全干透后,再刷面层涂料五)皱纹1、现象:涂膜在干燥过程中,由于里层和表层干燥速度的差异,表层急剧收缩向上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