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校生高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docx

48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29359657
  • 上传时间:2021-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4.83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教 案(复 习)学校名称 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基础)授课班级 11 级计算机 4 班课程总学时80 (本学期计划学时80 )任课教师教 研 组职高制定日期2013 年 8 月 30日 课程基本信息概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技能, 达到“三校生”的考试要求和目标1. 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2)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通信介质和网络设备;(4)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知识;(5) 掌握 word、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的窗口组成和基本操作;(6) 掌握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概念;2. 能力培养目标(1) 初步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2) 达到“三校生”高考的要求;(3) 查阅各种标准的能力3. 素质教育目标(1)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法制观念;(2) 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3) 具有实事求是和与时具进的精神一.理论模块4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1. 计算机网络技术(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系统组成、分类;(2) 掌握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类型;(3) 掌握计通信介质和网络设备(4) 掌握结构化布线系统2. 计算机应用基础(1) 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发展过程和趋势;(2) 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参数、作用、使用方法和基本工作原理;(3) 掌握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各常用软件的类型、用途;软、硬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4) 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ASCII 码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语言常识;(5) 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特点、作用。

      二.实践模块1. Windows XP掌握桌面、窗口、对话框、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的组成和使用2. 文件和文件夹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操作3. Word 2003(1) 掌握Word2003 窗口组成和基本操作,各种格式设置;表格、图形对象的操作;(2) 掌握文、表、图的混合排版4. Excel 2003(1) 掌握工作簿、工作表、行、列、单元格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函数和公式的使用;(2) 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使用5.PowerPoint 2003掌握窗口组成和基本操作6. 多媒体及 Internet(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文件格式;(2) 常用的多媒体设备和软件;学时数序号课程内容1计算机网络概述2数据通信基础3结构化布线系统4通信介质和网络设备5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操作6Word2003 基本操作(3) Internet 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讲授实践合计5055055055053256410教学重点、难点网络的系统组成及分类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提问课题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系统组成、分类周次课时31、掌握并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学习目标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教学备注一、清查人数,组织教学; 二、课堂导入:计算机网络在三校生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和考试难易度,给学生做详细的讲解三、学习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 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2) 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3) 提高可靠性(4) 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7Excel2003 基本操作 64108Powerpoint 2003 基本操作 3259多媒体技术和软件 32510综合练习 9615合计 502070第一模块总述周 次第周至周模块内容计算机网络概述总课时5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 集中管理(6) 综合信息服务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已成为现代信息业的重要支柱,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有:(1) 办公自动化(2) 管理信息系统(3) 过程控制(4) 互联网应用(如电子邮件、信息发布、电子商务、远程音频与视频应用)3 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3.1 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从拓扑结构看,计算机网络就是由若干网络节点和连接这些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构成的计算机网络中的节点又称网络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访问节点、转接节点和混合节点。

      通信链路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承载信息和数据的线路链路可用各种传输介质实现,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卫星、微波等通信链路又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3.2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从逻辑功能上可把计算机网络分为两个子网:用户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资源子网包括各种计算机和相关的硬件、软件;通信子网是连接这些计算机资源并提供通信服务的连接线路正是在通信子网的支持下,用户才能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进行相互间的通信,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通信子网有两种类型:(1) 公用型(如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2) 专用型(如各类银行网、证券网等)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1 按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分类由于网络覆盖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连距离不同,所采用的网络结构和传输技术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一般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三类4.2 按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分类网络拓扑是指连接的形状,或者是网络在物理上的连通性如果不考虑网络的的地理位置,而把连接在网络上的设备看作是一个节点,把连接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看作一条链路,这样就可以抽象出网络的拓扑结构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将网络分为:星型网、环型网、总线型网、树型网、网型网。

      4.3 按网络的所有权划分1.公用网由电信部门组建,由政府和电信部门管理和控制的网络2.专用网也称私用网,一般为某一单位或某一系统组建,该网一般不允许系统外的用户使用4.4 按照网络中计算机所处的地位划分(1) 对等局域网(2) 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也称为客户机/服务器网络) 四、讲解过程教师边进行引导,学生跟着教师集体回答上述问题,如果遇到不懂的,教师做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使学生能准确的回顾相关的知识点,达到课堂上的问题课堂及时能够解决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复习大纲上知识要求的第一章内容,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应该掌握那些内容,怎么样去学习教学反思领导审批意见签字周次课题测试第一章知识测试课时2学习目标测试第一章知识点,依照考试大纲进行测试,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对第一章知识点再加以巩固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备注一、清查人数,组织教学; 二、测试办法1、学生统一拿出作业本,合上书本,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知识点,大概 7 分钟左右;2、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写出本节课所要测试的问题;3、学生开始按照黑板上的要求和所需回答的问题,逐一默写到作业本上,提醒学生不要作弊,检测你是否掌握该章知识点,如实的反应出学生本人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4、如果有学生先默写完了,提前可以交上作业本,教师并按照学生交 作业的顺序收齐作业本;上交了作业的同学可以翻开课本查看正确的答案, 并加强记忆;5、教师当堂批阅学生的作业,并在批阅过程中如果那个同学的作业问题比较多,当面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在以后的测试中能如实的并及时的掌握所学知识点;6、展评做的最好的作业,并提醒学生向其学习;7、教师集体处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集体问题,提示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如何正确有效的避免类似的错误出现;8、个别学生的问题个别指导。

      三、布置作业,个别课堂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本节课主要的针对该章节的知识点,三校生考试大纲上所要求的难易程度进行测试,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有效的进行复习,及时的调整,达到最有效、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领导审批意见 签字第二模块总述模块内容数据通信基础周 次第周至周总课时 5教学目标1. 掌握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和类型;2. 能够相互比较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3. 了解 4 中交换技术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和类型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思考、记忆;教师提问课题 数据通信基础周次课时 3学习目标1. 掌握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和类型;2. 能够相互比较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3. 了解 4 中交换技术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教学备注一、清查人数,组织教学; 二、课程导入说明“三校生”考试对该章节知识点及难易程度的要求三、教学内容1. 数据传输方式1.1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1.2 数据线路的通信方式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1.3 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方式依其数据在传输线原样不变地传输还是调制变样后再传输,可分为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等方式。

      1. 基带传输2. 频带传输3. 宽带传输2 数据交换技术通常使用四种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信元交换2.1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也称线路交换)在电路交换方式中,通过网络节点(交换设备)在工作站之间建立专用 的通信通道,即在两个工作站之间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一旦通信线路建立, 这对端点就独占该条物理通道,直至通信线路被取消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点是实时性好,由于信道专用,通信速率较高;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不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线路组成链路,通信的双方必须同时工作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系统就是这种方式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电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拆除电路阶段2.2 报文交换报文是一个带有目的端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数据包报文交换采取的是“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专用的物理线路报文交换的主要缺点是网络的延时较长且变化比较大,因而不宜用于实时通信或交互式的应用场合在 20 世纪 40 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