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初即墨地区传统平民女训的当代审视.docx
15页清初即墨地区传统平民女训的当代审视——以胡峄阳《女闲》为例A contemporary survey of the traditional female training in Jimo area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Take Hu Jianyang's “female leisure” as an example摘 要《女闲》是胡峄阳对家族女子进行训诫的重要依托,全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明末清初时代背景的影响,同时融入了胡峄阳个人对家族女子的教育标准胡峄阳在书中针对传统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孝女、贤妻和慈母角色提出了具体的伦理原则,同时极力宣扬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女闲》自成书后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对胡氏家族和即墨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胡峄阳传统女训思想,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其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立足于当下,以发展的眼光审视胡峄阳女训思想,仍可发现其蕴含着的一些闪光点,如勤俭、孝敬、善良等伦理思想在当代视角下对这些思想进行创新地转化,赋予其时代内涵,对提高女子个人修养、家庭建设和社会构建有着积极意义关键词: 胡峄阳 女闲 当代审视 4ABSTRACTThe female idle is Yi hu Yang to discipline is important rely on family woman, the book by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ackground between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at the same time into the Yi Yang hu pers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for the family woman. Yi Yang hu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omen in the book of mule, a good wife and loving mother role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ethical principles, at the same time vigorously promote one-woman kinda chastity idea. "Leisure woman" has been widely spread since it was written, which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hu family and the society of ink writing. Throughout Yi Yang hu traditional thoughts on wome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feudal society, it inevitably has some limitations. Based on the present, to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Yi Yang hu female training ideas, still can be found that it contains some bright spots, such as industry and thrift ethics, filial piety, kind, etc. The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ideas from th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 ar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women's personal cultivation, family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Keywords:Hu Yi Yang Female idle Contemporary scanning目录 摘 要 1ABSTRACT 2前言 1一、 历史地审视与解读胡峄阳女训思想 2(一)胡峄阳女训的主体思想 2(二)历史地审视胡峄阳女训思想 3二、胡峄阳女训的社会影响 3(一)对胡氏家族的影响 3(二)对当时的即墨社会的影响 4(三)对当下的即墨社会的影响 4三、对胡峄阳女训社会价值的当代审视 5(一)个人修养 5(二)家庭建设 6(三)社会构建 7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 谢 11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性在家庭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日渐突出,但当前女性的个人修养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消费观念的变化,自尊自爱的淡化等。
女训作为古代妇女的礼教规范和言行准则,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对女子进行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但“女训作为专门以文字与语言的形式训诫女子这一概念在汉代得以完全确立” 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1页此后女训的内涵和著作不断深化和拓展,最终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传统女训一直在教化女子、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女训以孝顺和慈、鼓励节俭、谦逊贞淑为主要规范,逐渐形成了女德、女言、女容、女红四种古代女子必备的四种德行 唐贵芳:《中国传统女德及其对当代女性道德教育的启示》,硕士学位论文,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这其中的部分优秀思想与当下女性价值观构建有着互通之处目前学界对于传统女训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侧重于强调传统女训中道德教化的糟粕性,学界长期以来对于以“男尊女卑”为导向的传统女训抨击较多例如王婧燚在《浅谈明清家训中的女性教育观念》 王婧燚:《浅谈明清家训中的女性教育观念》,山西青年,2018(03):229从贞节观入手,认为传统女训束缚和限制了女子的思想,甚至对女子造成了严重的迫害肖群忠在《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评述——<女诫><女论语><女儿经>研究》 肖群忠:《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评述——<女诫><女论语><女儿经>研究》,社会科学,1990(05)。
中认为在封建社会,女性遭受到了长期的礼教的压迫,被迫接受思想教化,由此来看女训大多是糟粕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 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中认为政权、族权、夫权束缚了传统女性,应该予以抛弃在这几位学者的文章中,都将论述的重点放在了女训对于女子教化的糟粕性一面,认为其对于女子造成了严重的桎梏一是侧重于研究女子道德教化中的精华例如王冀英在她《明清时期女训文化伦理思想研究》 王冀英:《明清时期女性文化伦理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中,以明清时期女训文化伦理思想为主线,对这一时期女训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认为其在道德教化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念,如和乐家庭、勤俭持家等更是我们今天可以加以审慎吸收和利用的胡鸿雁在《中国古代女训的精华及当代价值》 胡鸿雁:《中国古代女训的精华及当代价值》,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03):123—125中对传统女训中的女子道德教化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总结,认为现代社会应借鉴传统女训中的注意赡养、平等互爱、重视家庭教育等积极思想这两篇文章虽然各自论述的背景不同,但都指出了女训中仍有可以为当下提供借鉴的精华所在,这给予了我研究胡峄阳女训精华的思路。
儒者,以教育为明业《汉书•艺文志》中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728页胡峄阳虽出身民间,一生无功名,但他的《女闲》对即墨地区的女子教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闲》是胡峄阳女子训诫思想的集中体现,其纵然存在些许糟粕,对女性有着限制和歧视,但《女闲》也有一定的精华所在,如兼顾女子道德培养和技能教育、孝顺和慈、鼓励节俭等规范因此,立足于当下,重新阐释其中所蕴含的合理的思想内核,对于当前提高女性道德素养和构建女性良好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关于胡峄阳的女训思想,学者们的研究相对较少《女闲》最早由其后代即墨胡氏家族第十二世胡鹏昌整理刊印于1916年,作为胡峄阳的遗书发行其后,学者齐文颖在其《中国古代妇女文献纵览》中提到了胡峄阳的《女闲》,但仅对其中的孝行教育、齐家和贞节观方面进行了简单梳理,没有具体谈进入21世纪后,山东地域内学者加强了对胡峄阳的研究学者刘世洁曾在《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下即墨妇女的节烈风气》 刘世洁:《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下即墨妇女的节烈风气》,即墨古今,2004(02)片面强调了胡峄阳女训中贞节观念这一糟粕性思想对于即墨社会的影响,甚至将胡峄阳女训绝对化地认为其是即墨妇女节烈风气盛行的根本所在。
王亚男在《亦儒亦仙——胡峄阳与青岛民间社会》 王亚男:《亦儒亦仙——胡峄阳与青岛民间社会》,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2012年中对于胡峄阳的“儒者”和“神”两种身份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女闲》的内容、产生背景进行了简要概括这两篇文章对我解读胡峄阳女训的主体思想和其地域影响产生的原因提供了重要参考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胡峄阳女训思想的研究不多,仅有的几篇也大多将胡峄阳女训中的糟粕性扩大化,忽视了其思想中的闪光点在本文中,我将结合当代传统女训的研究现状,重新审视与解读胡峄阳的女训思想,发现其中的积极方面并创新地转化,进而对当下我国女性道德建设提供借鉴一、 历史地审视与解读胡峄阳女训思想(一) 胡峄阳女训的主体思想从总体来看,胡峄阳《女闲》是以“三从四德”为基础展开的,内容涵盖了女子道德、婚嫁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方面,努力将胡氏家族女子培养成符合正统思想的孝女、贤妻和慈母首先,胡峄阳强调女子要勤劳简朴,和睦内外在《女闲》中他认为女子作为人妻在家庭建设中有着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勤俭持家,二是和睦家庭内外关系在胡峄阳看来,勤与俭有着互补的作用,女子要以身作则在财产使用上做到“用常俭,力常勤”,这样才能实现家庭长远的兴旺发达。
他极力强调女性作为处理家庭内外各种关系的主体,要发挥自己善良的性格,“和妯娌,慈幼孤,敬伯叔,恒女仆,要仁厚,莫嫉妒” 【清】胡翔瀛:《女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1页做到事事全备,为丈夫解决后顾之忧其次,胡峄阳强调女子要孝悌和顺,谨言慎行他认为女子在与长辈相处时要谨遵孝道的理念,待公婆如自己的父母,先做到“心要敬,貌常温”在“尽道”篇中,胡峄阳谈到作为儿媳在侍奉公婆时要以公婆的需求为主,如在饮食上做到“整齐碗碟,铺设分张”、“饭则软蒸,肉则熟煮”等具体的行为准则在与丈夫相处时,胡峄阳强调妻子要顺从丈夫的决定,与丈夫之间相敬如宾,突出“顺”和“敬”,这样方能成为一名贤妻谨言慎行,重在加强女子礼仪规矩和言行举止方面的训诫和约束胡峄阳在《女闲》中谈到,女子在家,要谨守门户,勿理外事,并在“辨非”篇中明确指出了女子应遵循的正道:“休多言,休轻笑休窥户,休戏闹要沉重,莫轻挑门外事,总不晓 【清】胡翔瀛:《女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5页将“多言”、“戏闹”和“轻笑”等都看做是女子轻浮的表现再次,胡峄阳在《女闲》中极力宣扬忠贞不渝,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在他看来,女子不管是在婚前还是婚后,都要具备一定的贞节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