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二维超声波成像的舌体胖瘦分析的研究毕业论文.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27193847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44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二维超声波成像的舌体胖瘦分析的研究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 概述 11.2舌诊客观化研究的进展 21.2.1舌苔,舌质,及舌诊其他客观化研究进展 21. 2. 2计算机技术在舌诊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31. 2. 3对中医舌诊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3第二章舌图像特征分析与主要舌图像分割方法 32. 1 舌的形态和结构 32.2舌色,舌形特征及病理,舌纹理特征分析 42. 2. 1 舌特征分析 52. 2.2舌色,形特征及病理 62. 2. 3舌纹理特征分析 62.3舌图像自动分割方法 72. 3. 1舌体图像分割中效果偏差的分割方法介绍 72. 3.2普遍应用于分割的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102. 3. 2. 1 阈值法 112. 3. 2. 2区域生长法 13第三章舌体胖瘦客观化分析 153. 1舌体胖瘦与肌体脏腑器官病理的关系 153. 2舌体大小的一种测量方法:二维超声波成像 163. 2. 1 材料与方法 163. 2. 2 实验结果及其准确性检验 163. 2. 3总结与讨论 17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第一章引言1.1概述舌诊,是充分体现中医诊断病症特色的方法之一,具有完整、系统,严密的 理论体系,长久以来,在中医临床诊病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要更好的承继古人 的舌诊经验,加快舌诊理论的发展,让舌诊更好的服务于中医现代临床,就必须 对舌诊进行广泛、深入,积极的研究,并对已有研究的思路、方法进行仔细认真 的梳理,对已经在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认真地总结才能把舌诊真正 客观化,微观化,定量化传统中医讲究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舌诊进行主观认知,其结果就难免会有 偏差,而现代医学把计算机技术引入了中医舌诊中,让其数据化,客观化的同 时,加以解剖学的分析,对中医舌诊的图像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自动分割法, 也为舌诊的分析提供了更加有利方便并且高效的技术支持首先,传统的研究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如电镜、热象仪、B超、舌体测 算仪等的广泛使用,实验室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舌苔脫落细胞的检测以及一些 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让舌诊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崭新的平台其次,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了舌象信息 的全方位提取和舌色、苔色、苔厚、裂纹、润燥等指标的自动分析等,中医舌 诊研究便由此进入了现代化、客观化、信息化、标准化的飞速发展的道路而对于舌体胖瘦的问题,传统医学也几乎是依靠个人的经验判断,这种方 法因为人类肉眼无法清晰的辨别细微的变化而无形中加剧了病情的恶化,现代 医学用二维超声成像测量与曲线拟合参数加以统计,不仅让测量的结果大大提 高了精确度,也为测量结果的统计加大了便利度。

      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得研究新技术,新型研究的智能化舌体测 量仪就在目前的技术上又更进了一步,而新颖的舌象特征提取方法,一改以往 的复杂,不易操作;以上的两项虽然目前还在临床实验阶段,但是技术已经趋 于成熟,是现代医学的新的里程碑舌诊在中医理论的体系及临床诊疗的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计算 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与中医舌诊相互结合,实现舌诊的定量化、客观化、标 准化,从而实现中医舌诊的现代化,是继承发扬传统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是 一个尚在探索研究中的课题1.2舌诊客观化研究的进展1.2.1舌苔,舌质,及舌诊其他客观化研究进展舌象是反映人体体内变化的非常灵敏的标尺,能客观地反映人的正气盛 衰、邪气性质、病情进退,对准确辨证预防、判断疾病转归、指导处方用药具 有着重要意义在对舌苔客观化的研究中,北京工业大学率先提出了3种方法第1种方 法是用多类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对舌苔做定性、定量的描述第2种方法是基 于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的苔色进行自动分类的方法在分类器的设计之中, 首先提出了基于2R0准则的训练的样本筛选方法,并且采用了 Fisher比率作为 色度的空间选择的依据,有效地提高了分类的正确率。

      第3种方法是进行监督 FCM聚类的算法应用的模糊点概念,设计多层去模糊处理以及舌象类别标定的 方法,能够进行有效地对舌苔的颜色分类在舌质方面,王爱民等利用基于矢量Prewitt算子的多尺度边缘检测的方 法对舌的裂纹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一个经过定量化的裂纹指数,以此来反 映裂纹的多少和深浅有关舌诊其他的客观化的研究中,蔡轶玷等人针对已有的舌象分析仪不能 满足提供卧姿病人舌象采集的问题,提出新型的舌象分析仪的采集装置设计方 法采用了数码相机的自带闪光灯作为仪器光源,缩小了仪器体积,提高了其电 气的安全性;利用积分球照明的几何条件,努力提高了光照的均匀性蔡轶玷等 人还对新型的采集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并加以确定了各项的采集参数对于新型 的装置光学成像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舌像颜色的数据变化,运用校准色板,利用离 线彩色的校正算法,实现了图像从新型舌象采集装置光学环境到标准环境的颜 色转换,从而最终实现了各舌象指标分析舌诊客观化研究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呈现出许多多角度、多层次、多 学科交叉的优秀特点,但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舌象信息的全面的 综合识别、分析以及处理上还有明显不足;对人体舌象信息的阐释与临床应用 的方面,还没有充分地和中医临床结合,使得舌象信息缺乏了临床实用性,不利 于在临床推广;多学科的融合程度仍有待加强。

      今后在研究中,我们要在中医理 论指导下,紧密地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组织各学科专家的密切合作,利用计算机 的视觉系统、光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等临床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出舌诊客观统 一的识别标准,为中医诊断规范化、定量化准确地提供客观的依据,促进了中医 学术的发展1.2.2计算机技术在舌诊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少许学者在荧光染色检查、舌尖微循环、刮舌涂片、 动物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为舌诊现代研究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1986年,我国首次将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舌诊研究,以 《中医舌苔谱》上的有代表性的舌象的彩色图片为蓝本,处理正常人、寒湿、实 热、虚证、虚湿瘀证五种不同舌象彩色图片,其结果显示:正常人的舌象与病理 的舌象在红、绿、蓝三种色度变化及有明显差异这是计算机技术与图像处理在舌诊现代研究中的应用,说明了应用计算机 图像识别技术在舌象进行定位、定量分析上是可行的自此在这方面的技术应 用便逐渐涌现我国的研究者也慢慢有了更多的技术设想,可以算是舌诊在计 算机技术方面理论基础:孙氏设想在标准的光源条件下,应用新型彩色摄像机摄取舌象图像,经过电 子计算机处理为数字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再参照主要脏腑不同病证及正常人, 然后进行分类,在中医专家的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下,通过不断修正、反馈,总结出 了舌诊的定量分析的客观依据,建立了一套以分析舌象色度的变化为重点的识 别系统。

      郭振球等人则提出了将显微技术加以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应用于舌诊 客观化研究的初步设想郭氏的设想是应用显微镜对舌乳头进行准确地显微观 察、显微测量,然后再对显微图像进行处理,最后分析舌乳头的微观变化与疾病 证候的关系,努力找到察舌辨证的客观指标以上的两个研究中,二者各有侧重,孙氏主要是从宏观图像的角度考虑,而 郭氏则从微观角度入手,可以说是各有所长,都为舌诊研究开辟了新路,也为计 算机技术在舌诊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基本的理论设想之后,人们开始摸索计算机舌象识别的系统及其应用软 件的设计赵荣莱等人设计了 “舌质、舌苔的定量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线 阵摄像机和数字化电路,分别通过红、绿、蓝的滤色片,对舌象幻灯片进行拍摄, 并进行数字化,输入计算机内进行存储和处理;在采集时,对数据进行标定是十 分有必要的,用三色相对值来统计和分析,初步确定出各种舌质和舌苔的分类参 数,可以根据分类参数来进行分类计算在此理论之上,隗继武等人认为舌质的颜色由舌蕈状乳头的分布密度和每 个蕈状乳头血管祥的分布面积以及血管祥的颜色决定,借用了计算机图像处理 与图形放大技术,对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的舌象进行了观察。

      其方法简述如下: 首先通过连接在一起的高分辨率的彩色摄像机与显微镜,将舌体放大到10倍, 在病人的舌尖及左右的舌边处取直径为0. 5cm的圆形区域,记录蕈状乳头的个 数,并且求得蕈状乳头的分布密度;再从中任意取10个蕈状乳头,进行130倍 的放大,对每个蕈状乳头的血管祥再进行计算机图像的扫描,求得直径及R、G、 B三基色的平均值;最后再以各均值乘以蕈状乳头的分布密度,作为检测的结 果上述各种计算机的舌诊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舌象进行准确地识别,为 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信息,说明了计算机在舌诊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能够让该系统 在舌象识别的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传统舌诊效果1.2.3对中医舌诊现代化的几点思考舌诊,因为其长久以来在传统中医临床诊断上的重要的地位,所以现代医学 想要习得这一技术,并加以应用,据此更好得服务于现代社会,要达到这个目 标我们就必须对舌诊的研究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总结以下对今后 舌诊的现代化研究提出了 “五个必须”的观点:(1)对舌诊的研究必须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因为中医的舌诊是中医诊病 的重要组成,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为了能使中医的舌诊更好的为现代临床诊 断服务,就必须继续深入的开展对舌诊的现代化研究。

      我国国内对舌诊研究,已 有近50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有不少研究者对舌诊用多种方法,从多方面,多角 度进行了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目前并未形成推动 中医临床发展的作用,也未给传统的中医舌诊带来方法上的突破究其原因,主 要是在研究中缺乏中医理论的指导,因而,造成研究的结果,只能是对不同舌象 理化性质的揭示和增加现代医学对舌认识的深入,却很难与中医传统舌诊的理 论互相作用,也很难反映出中医宏观、整体、辨证的指导思想因此,必须要充 分认识到中医舌诊理论的特殊性以及舌象变化的复杂性,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 也不能脫离中医理论的指导,否则对舌诊研究中所付出的所有努力,也将会付之 于东流2) 对舌诊的研究必须首先建立舌诊临床的统一,客观,量化的识别标准; 舌诊的现代化研究,必将最终推动中医舌诊的发展但目前为止还尚未形成一个 统一的客观、量化的识别的标准,这又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制约着舌诊的客观化、 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以,在舌诊的客观条件达到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我 们有必要首先制定出一套统一的舌诊的客观量化识别的标准,这样一来既有助 于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又有助于促进规范临床资料,推动中西临床的交流和资 源共享。

      同时,对于舌诊的识别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进行大样本、多变量的研究, 才能得出结果,这也需要长期的协作研究3) 对舌诊的研究必须重视病,证的相互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以 说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的原则之一对中医舌诊的研究,也应当注重在病证结合 上进行研究,探索出舌象与病证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一方 面弄清不同的病因和病理对舌象影响,和因此而产生改变的规律性,另一方面, 还要密切注意在同一疾病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舌象变化的规律与不同疾 病的相同证型的舌象变化的规律性,并注意寻找出在上述各种情况对舌象影响 出现变化的特异性4) 对舌诊的研究必须注意季节,地域,体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整体观 念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的另一特色和优势,整体观中所体现的恒动观和联系观 是属于中医个体化辨治的基础因此,在进行科研时,制定出舌诊客观化的标准 或对舌象进行计量中,就必须考虑到某些季节、地域、体质等对舌象的影响,这 是舌诊的客观化科研工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 究,这也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辨证的水平5) 对舌诊的研究必须要融入现代的科学技术,我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