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广东省茂名市良光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6页2020-2021学年广东省茂名市良光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项选择题)如图所示,人重G1,板重G2,滑轮质量和绳的质量及轴上的摩擦可不计,若人拉绳子,使人和板一起匀速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拉绳子的力为(G1+G2)/4 B.人拉绳子的力为(G1+G2)/3C.若人不脱离板,必须有G1≥G2/3D.若人不脱离板,必须有G1≤G2/3参考答案:AC2. (多选)如图所示,绝缘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可视为质点)固定在绝缘斜面上的M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上.现将与Q大小相同,带电性也相同的小球P,从直线ab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若两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P的速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P的机械能一定在减少 C.小球P速度最大时所受弹簧弹力和库仑力的合力为零 D.小球P与弹簧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增加参考答案:AD3. (单选)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 0?8 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第2s末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B. 物体在第6s末的位置和速率,都与第2s末相同C. 物体在第4s末离出发点最远,速率为零D. 物体在第8s末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且离出发点最远参考答案:D4. (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均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都是M,人的质量都是m,甲车上人用力F推车,乙车上的人用等大的力F拉绳子(绳与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人与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B.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 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参考答案:解:对甲: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对乙:乙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向左的2F的拉力,故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故选:BC5. (单选)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一些说法中,哪一种是不可能的( ) A. 物体的速度在增大,而位移却减小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其速度在减小 C. 物体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很大 D. 物体的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时,当加速度减小,速度也随之减小参考答案:解:A、竖直上抛运动中h=v0t﹣gt2v=v0﹣gt下降阶段,速度在增加(负号表示方向),位移在减小(落回抛出点),故A可能;B、匀减速运动中v=v0﹣at加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在减小,故B可能;C、加速度由力和质量的比值大小决定,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大小无关,如子弹在枪膛中,火药爆炸瞬间,加速很大,速度为零,故C可能;D、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物体加速,反向减速,故D不可能;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13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s,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1)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A.m=5 g B.m=15 gC.m=40 g D.m=400 g(2)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Δt1、Δt2、D、s表示)参考答案:7. (1)铀核U经过______次α衰变和_________次β衰变变成稳定的铅核Pb。
2)U衰变为Rn,共发生了_______次α衰变,_________次β衰变参考答案:8. 高三年级的一同学在科技创新大赛中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记录器”,如图(a)所示,它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来记录机动车辆闯红灯时的情景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引起电流变化达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工作电路中的电控照相机就工作,拍摄违规车辆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就自动断开,衔铁不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1)(2分)要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________光(选填“红”、“绿”或“黄”)时自动闭合;(2)(4分)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为1Ω,继电器电阻为9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0.06A时,衔铁会被吸引则只有质量超过___________kg的车辆违规时才会被记录重力加速度取10m/s2)参考答案:1)红(2)400kg9. 如图所示,物体A重50N,物体B重100N,所有接触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均为0.3,物体A与B通过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绳相连,要使物体B匀速滑动,细绳对B的拉力FT= 15 N,作用在B上的力F= 75N .参考答案: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分别对A及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得摩擦力的大小,再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绳子的拉力及F.解答:解:以A为研究对象,则A受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T及B的摩擦力;水平方向有:μmAg=FT;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则有:F=2FT+μ(mA+mB)代入数据,联立解得:FT=15N F=75N;故答案为:15,75N.点评: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在解题时要注意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做好受力分析,即可准确求解.10. 如图,质量为20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接触处的摩擦系数是0.2 与此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5 N的推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方向 参考答案:11. 已知氢原子各定态能量为,式中n=1,2,3,…为氢原子的基态能量。
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入射光子具有的最小频率为______若大量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则它们发生跃迁时,最多能辐射_____ 种频率的光子普朗克常量为h)参考答案:12. 2011年11月3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km的轨道实现自动对接神舟八号飞船离地面346.9km处圆轨道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离地面200km处圆轨道速度;假设神舟八号在近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离地高度为H,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则神舟八号的运行速度为 参考答案:小于,13. (6分)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像,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图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图像,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a. 原子在确定方向上有规律地排列,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 ( 3分);b. 原子排列具有一定对称性。
( 3分)命题立意:本题是一条联系高新科技实际的题目, 考查考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观察原子排列是否有规律, 是否对称, 然后确定原子排列的共同特点错解剖析:本题是一条新信息题, 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 使解题受阻避错技巧:新信息题往往与高新科技综合,有些知识是完全陌生的,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将中学常见的基本方法迁移过来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绳子提升重物M若不计绳子质量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重物M加速上升 B.重物减速上升C.绳子张力等于M的重力 D.绳子张力小于M的重力参考答案:A15. 为了测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A)待测线圈L(阻值约为2Ω,额定电流2A)(B)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r1=0.2Ω)ks5u(C)电流表A2(量程3.0A,内阻r2约为0.2Ω)(D)滑动变阻器R1(0~10Ω)(E)滑动变阻器R2(0~1kΩ)(F)定值电阻R3=10Ω(G)定值电阻R4=100Ω(H)电源(电动势E约为9V,内阻很小)(I)单刀单掷开关两只S1、S2,导线若干。
要求实验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A1表 和A2表的读数I1、I2,然后利用给出的I2—I1图象(如图6所示),求出线圈的电阻RL①实验中定值电阻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②请你画完图5方框中的实验电路图③实验结束时应先断开开关 ④由I2—I1图象,求得线圈的直流电阻RL= Ω参考答案:① R3 ,R1(4分)②如图所示4分)③S2 (2分)④2. 0Ω (2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试求:(1)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v1的大小;(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行周期为T,求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r;(3)由题干所给条件,推导出地球平均密度p的表达式参考答案:见解析(1)设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即,【或】,联立解得(1分)(2)根据r,联立解得(3)将地球看成是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其体积为地球的平均密度(2分),联立解得17.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 以内.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判定警车在加速阶段能否追上货车?(要求通过计算说明)(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参考答案:(1)75米(2)没有追上(3)12S 18. 如图所示,静置在水平地面的两辆手推车沿一直线排列,质量均为m,人在极短时间内给第一辆车一水平冲量使其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二辆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