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职业中学第五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7页湖南省常德市第一职业中学第五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相等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参考答案:B略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C6H14中所含碳碳单键数目为0.5NAB. 25℃时,1L 0.1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为0.1 NAC. 常温常压下,1.4 g N2 与CO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1 NAD. 50 mL12 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参考答案:CA.标准状况下,C6H14为液体,无法用标准气体摩尔体积换算,A错误;B.醋酸是弱电解质,0.1molCH3COOH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小于0.1 NA,B错误; C. N2与CO的摩尔质量相等,且都是双原子分子,1.4gN2与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此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0.1NA,C正确;D.因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随反应进行浓度下降,停止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 NA,D错误。
答案选C3. 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与 Z同族, Y与Z同周期,Q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 W 与 X、Y 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且 W 不为稀有气体元素; X、Y、Z 三种元素的族序数之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 与 W不能形成 10电子、14电子、18 电子分子B.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 H4YO4C.Y、Z、Q 分别与 X 化合,只能形成 AB2型化合物D.X、Z、W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形成的钠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中性参考答案:D【名师点晴】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需要学生熟练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另外需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特殊的电子层结构:(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K;(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数一半的元素:Li、P;(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Li、Mg;(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Be、S;(10)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4. 实验室用MnO2与浓HC1反应制Cl2,若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实验它与金属镁粉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只有①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只有①、②和③处 D.①、②、③、④处参考答案:D略5. 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H4+、CO32-、Br- B.Fe2+、H+、ClO-、Cl-C.Al3+、Ca2+、HCO3-、SO42- D.Fe3+、Cu2+、NO3-、OH-参考答案:A6. 2014年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呈加速蔓延之势,已知该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次氯酸钠溶液的消毒原理相同B.双氧水和次氯酸钠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皮肤的消毒C.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发生反应:2NaClO+SO2+H2O═Na2SO3+HClO参考答案:C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乙醇使蛋白质变性;B.氧化性可用于消毒;C.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均具有强氧化性;D.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乙醇消毒液消毒是因为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而并非是将病毒氧化,而次氯酸钠溶液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故A错误;B.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用于皮肤的消毒,故B错误;C.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的消毒原理都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原理相同,故C正确;D.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水,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卤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化学用语的基本运用。
8.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D.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参考答案:B略9. 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一个熵增、焓减过程B.对应温度下,X点的分散系中,V(溶解)>v(沉淀)C.Y点的分散系中,c(Ag+)·c(BrO3-)>6.25×10-4D.60 ℃时溴酸银饱和溶液中c(BrO3-)=0.025mol·L-1参考答案:DA项,由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温度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溴酸银(AgBrO3)溶解是吸热过程(焓增过程),故A项错误;B项,由图像可知:X点的溶液中溶质处于过饱和状态,所以V(溶解)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10.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参考答案:D略11.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g+B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盐酸先产生白色淀后,后白色沉淀溶解,直至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C向某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没有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溶液中一定不含NH4+ 参考答案:B【详解】A.加盐酸可能生成AgCl或硅酸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硅酸根离子,故A错误;B.加盐酸生成沉淀,白色沉淀可溶于盐酸,则沉淀为氢氧化铝,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故B正确;C.通入Cl2可氧化亚铁离子,且原溶液中可存在铁离子,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亚铁离子,故C错误;D.加入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则溶液中可能含NH4+,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2. 下列说法可以实现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③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产物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⑥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A.①②③④⑤⑥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③④⑤⑥ D.只有②④⑤参考答案:A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①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②弱酸与盐溶液如果满足复分解条件也可能生成强酸;③如果生成弱电解质也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④亚硫酸和氢硫酸恰好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⑤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⑥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解答:解:①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所以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故正确;②弱酸与盐溶液如果满足复分解条件也可能生成强酸,如CuSO4+H2S═CuS↓+H2SO4,故正确;③如果生成弱电解质也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产物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也能发生,故正确;④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恰好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可以实现,如亚硫酸和氢硫酸反应,故正确;⑤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⑥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所以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可以实现,故正确;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④⑤⑥;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13.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途中坠毁,举世震惊。 该航天飞机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1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产生N2、Cl2、O2和H20并放出大量的热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推动飞机飞行B.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C.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 NH4C1O4=N2↑+4H20+C12↑ +O2↑D.上述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参考答案:AD略1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05 mol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0NAB.25℃,pH=12的1 L氨水中含有的OH-数为0.01NAC.11.2 L乙烯、乙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D.5.6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