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锁零售经营配送中心运营模式的创新思路.docx
7页连锁零售经营配送中心运营模式的创新思路 摘要:近年来,连锁经营被逐步应用到零售领域的各种业态,被认为是零售业最具活力的经营形式配送中心是连锁零售业发展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连锁零售业配送中心的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回顾国外连锁零售业配送体系的发展轨迹,并受其启发,进而提出在中国建立战略联盟型的配送中心的创新思路,对可采用的两种模式作具体阐述,希望该思路能对连锁零售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词:连锁零售经营;配送中心;战略联盟型配送中心:F724.2文献标志码:A:1000-8772(2009)16-0196-02一、国外连锁零售经营配送体系的发展轨迹连锁超市是连锁经营形式应用的成功典范,从某种程度上说,连锁超市配送体系的演变过程也显露出了连锁零售经营配送体系的发展轨迹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和日本连锁超市的配送走在世界的前列,在经历了不断的流通改革以后,连锁超市的配送体系也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工程,为超市的连锁经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国外的连锁零售业配送体系的发展情况看,国外连锁超市配送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分工格局型配送体系、支援店铺型配送体系和共同配送体系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配送模式。
一)传统分工格局型配送体系传统分工格局型下的连锁超市配送活动基本上是依附于批发商和超市自身的,配送职能被纳入批发、零售职能中,并服从于商流的需要配送的功能要素在批发商和超市之间被分割,供应链各个环节单独进行配送活动批发商或供货商是物流配送的主要承担者,一般都建有比较完善的物流设施如配送运输工具、仓库等,具有库存、加工、配送功能;超市则承担了商品检验、标签、分包等其他一些简单的功能这种配送体系下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配送模式,因为配送的功能要素在供应链的不同成员间被分割而且这种配送体系由于配送功能要素的分割会不可避免导致出现一些配送功能重复的问题,比如为了防止缺货、断货,批发商和超市都建有仓储设备、备有配送运输工具,这种做法既造成配送资源的浪费又造成了库存占用资金增多同时配送体系的功能被支解和分散,使得配送连贯性差,超市配送总是落后于超市门店销售二)支援店铺型配送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连锁超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分工格局型配送体系的缺陷越来越暴露出来连锁超市的管理者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物流与商流分离,把配送功能分离出来20世纪70~80年代,物流活动中出现了运营独立的配送运作模式,一种运营独立的小型店铺支援型配送中心应运而生,它通常介于批发商和超市之间,由批发商、超市或者其它真正独立的物流企业即所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主要承担库存、组配、流通加工等职能,最主要的任务是有效缩短配送时间,降低各个门店的库存,满足连锁超市各个门店配送的需要。
这种配送体系所对应的配送模式就是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或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这种配送体系解决了传统分工格局配送体系由于配送功能要素的分割导致配送连贯性差的缺陷,但同时由于连锁超市门店的增加和超市商品品类的增加,这种支援店铺型的配送中心也会越来越多,每一个配送中心都必须要有配套的物流设施和设备,这样也会造成物流配送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增大了城市交通运输压力三)共同配送体系店铺支援型配送中心从批发商和超市中分离出来标志着物流产业走向独立化,同时减轻了批发商和超市的负担,提高了流通业的整体效率但是物流规模和物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连锁超市的急剧扩张,导致了适应物流配送需求的配送中心会越来越多,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物流配送资源的浪费,减少相应的配送成本,降低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同时对于连锁超市来说为了减少对其他企业的依赖以及满足自己各个分店多频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提高配送效率,一些连锁超市与其他连锁企业或者连锁超市与上游的批发商和生产厂家共同建立配送中心,一起在供应链上开展共同配送业务这种配送体系所对应的配送模式就是共同配送模式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这种配送体系不仅解决了传统分工格局配送体系由于配送功能要素的分割导致配送连贯性差的缺陷,同时又解决了由于连锁超市的增加和供应商的增加导致配送中心增多从而导致配送资源浪费的缺陷。
纵观国外连锁超市配送体系的发展轨迹,发展到共同配送模式是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结果,使得供应链上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国外先进的物流配送硬件和软件技术也支撑共同配送的配送中心能够满足不同超市的配送需求,共同配送模式是国外发展得比较成熟的配送模式二、连锁零售经营配送中心运营模式的创新思路基于对我国目前连锁零售经营配送中心发展现状的分析,并借鉴国外连锁零售经营配送中心先进的运营模式,笔者提出在我国发展战略联盟型配送中心的创新思路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建立区域性大型专业化连锁经营配送中心、建立第三方物流配送联盟一)建立区域性大型专业化连锁经营配送中心所谓区域性是指配送中心辐射范围广,以保证充足的配送量;专业化是指配送中心专门为某一经济领域服务,并提供配套设施和配送流程专业化是配送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它符合高效和简单化的原则以连锁超市为例,可以在辽宁省建立一个为其下辖区域内多家连锁超市的所有门店提供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由多家大中型连锁超市共同出资兴建,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几家连锁超市是为了共享配送设施设备资源而缔结联盟,以实现降低配送成本,提高商品周转率的共赢目标该种配送中心可产生如下效应:1.批量效应。
由于配送中心为区域内多家连锁超市各个门店服务,较长的辐射半径聚集了充足的配送量,形成了配送网路化优势,可以充分利用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促进配送中心达到盈亏平衡点甚至盈利降低各连锁分店的平均配送成本,充分发挥配送中心在连锁零售经营中的重要作用2.协调效应一方面,连锁超市大多拥有部分相同的供货商,供应商可将各个连锁超市订购的货物统一送到一个配送中心,避免各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时造成的多头配送,从而减少了从供应商到配送中心方向上的配送成本另一方面,当两家连锁超市的门店距离很近的时候,配送中心可以通过配货、配装节约运输工具,减少运输次数,从而降低配送成本,同时减少了物流配送的负外部性3.速度效应由于是专业化的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设备是按照某一连锁零售经营领域的具体配送要求设置的,这种专业分工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熟练程度,提高了各个配送作业环节的工作效率,加速了商品的周转,保证连锁企业各门店商品的准时供应,使配送中心成为一个高效运转的组织设施4.资源共享效应首先,由几家大中型连锁零售企业共建配送中心,解决了单个连锁零售企业自建配送中心时遇到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避免了各连锁经营主体重复设置配送中心造成的资源浪费。
其次,资金的共享,为配送中心购置先进的设施设备,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援支持二)建立第三方物流配送联盟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晚,发展滞后.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体呈现出规模小、数量少、实力弱的局面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者分段的物流配送服务,导致整个配送活动连贯性差,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低第三方配送的建设明显落后于连锁零售经营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连锁零售经营的快速发展建立第三方物流配送联盟改变了物流企业间的竞争形式,从对抗竞争走向了合作竞争提高了物流企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联盟企业建立的配送中心是一种社会化的配送中心,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可以为连锁零售经营企业提供优质的配送服务可采取以下两种联盟形式:1.纵向整合:指在物流业务系统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因所从事的物流业务不同,而与上游或下游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建立的战略联盟如将运输、仓储、流通加工企业整合,为连锁企业提供一体化运作由于这些企业在各自的业务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所以由它们组成的联盟容易成为连锁经零售营领域的某一行业或某种产品的物流配送专家,为连锁零售企业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配送服务。
2.横向整合:对彼此相互独立地从事相同配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横向整合,变个体优势为群体优势横向整合的基础是资源共享1)市场共享联盟体内每个成员企业独立开发的市场也是联盟体内所有企业的市场,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联盟体从整体角度对配送中心的资源进行规划和设计,协调配送活动,使得被服务的每个连锁企业都得到合理的配送服务这是合作后带来的规模经济2)技术共享联盟体内每个第三方物流企业都用自己的配送技术特点,合作经营的结果使得联盟体内各种配送技术特点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联盟体共同的、比较全面的配送技术体系优势,可以为连锁零售企业提供更好的配送服务,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满意度3)业务能力共享在联合体内部,当某一企业因为季节性或临时性业务量较大时,可以花费合理而低廉的费用使用联盟体内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业务资源,保证为连锁零售经营企业提供连贯性的配送服务避免了传统模式下连锁企业搜寻另外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付出的高昂的直接的和间接的成本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