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级渔舟唱晚.doc
2页☆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渔舟唱晚》五年级第九册作者及工作单位玉环县城关合洋小学 余天☆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为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古典音乐,用了比较现代的音乐教学手法,让学生在比较现代化的教学下学习让学习过这歌曲演奏的学生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教材分析l《渔舟唱晚》是一首筝独奏曲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l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学情分析l首先孩子们对于古筝这件民族乐器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将教学的预备的高度定的高了一点l大多学生的知识技能都是比较全面的,以前用了考试的方法了解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有很好的音乐能力l孩子们对于古筝曲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了解更多的古筝曲☆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聆听介绍乐曲分布聆听再次完整聆听古筝曲的拓展学生的古筝表演(看班级情况)介绍古筝引导初听曲式分析和介绍段落聆听完整聆听播放其他著名的古筝曲邀请学生表演(看班级情况)激发孩子们对于乐器的兴趣认真初听全曲了解乐段可以用颜色或图形表示(学生讨论)欣赏著名的古筝曲,增长见识控制住孩子们的情绪引导孩子们认识了解古筝对乐曲的初步印象分乐段仔细聆听和介绍增强对乐曲的理解度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聆听拓展更近距离地认识聆听古筝 ☆板书设计渔舟唱晚古筝-雪山春晓 古筝-彝族舞曲☆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对于这一课的欣赏,孩子们更多的是对乐器本身的兴趣,可能更多的学生更希望看到老师或者是学生自己来演奏古筝,老师可以邀请班级里会弹奏古筝的学生上台来表演,这样既能拉近孩子们之间的学习距离,又能增加对这件乐器的陌生感,整个学习过程还是很新鲜的,所以这样的环节设计我也看好,孩子们也很喜欢☆教学反思在课前导入的时候,我把古筝展示给大家,观其形状,听其音色,给学生一种新的美感,孩子们对于乐器的兴趣油然而生,同时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随后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志成图像和音响材料,音画结合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用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用自评与互评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认可度,选择符合自己的奖励这样的自我奖励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满足感和认同感课堂上学生参与评价直接成为学习主人,获得满足和喜悦感,增强自信心学生的精神状态很好,表现出了对民族乐器“筝”的极大兴趣通过对古筝曲的拓展,孩子们对于古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喜欢上这件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