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血压检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作用.docx
5页动态血压检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作用 动态血压监测是高血压诊断中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其能够经轻度和适度的身体活动来测量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血压,而且还能够在睡眠中进行测量,从而其检测的准确性较高,能够较为完整的显示人的总体血压从而发现了“隐性高血压”,以及夜间高血压等下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了解下动态血压检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作用一、高血压的临床诊断高血压的临床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检查进行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高血压的常见方法 常见的临床影像学检查类型包括血压检测、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以及实验室检查,从而能够明确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二、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近几年,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上诊断高血压的应用得到了推广,其对高血压诊断准确性的提高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评估心血管风险,且可以对降压治疗的效果予以评价,进而提升降压治疗的效果,以免产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因动态血压监测时间长(> 24h),监测前后应具有专业的技术进行干预现今的技术能力仍然存在不足,同时资源也较为紧张,高血压患者人数较多,其需求量巨大,进而导致供需矛盾的情况发生。
仅有较少的患者能够在必要时采取动态血压监测需要采取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包括了诊室和家庭血压监测中血压升高的患者同时可对疑似高血压的患者对于已经明确高血压,且进行了相关降压治疗的患者,若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压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则需要采取动态血压监测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并接受过降压治疗的患者,若血压已经满足正常水平,经多次测量的诊室平均血压水平为低于140 / 90mmHg,同时产生心脑血管并发症,例如中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动态血压监测,需要采取动态血压监测 患者没有服用降压药,其诊室检测的血压为小于140 / 90mmHg,但其家庭的血压大于135 / 85mmHg,以及诊室、家庭血压均在120-139 / 80-89mmHg,且患者存在靶器官损伤比如常见的蛋白尿、左心室肥大以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需要采取动态血压监测通过降压治疗后的患者仅采取诊室血压来评估降压效果,会对血压控制的效果进行低估,同时还能够出现血压控制效果高估的情况 对于服用降压药治疗后,其诊室血压仍大于140 / 90mmHg的患者,其24小时动态血压的平均值低于130 / 80mmHg,这就表明已达到了标准。
三、动态血压监测的好处有哪些在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动态血压监测后,能够对治疗后的“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予以较好的识别可有效防止对这类患者治疗过度,不仅节省了药物成本,同时能够较好的降低减多种降压药物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而防止血压过度降低,引起潜在的风险也就是说,其在高血压的早期诊断中,动态血压监测还能够对“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 予以较好的诊断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还需要予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能够对 “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予以发现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对那血压未得到很好控制的患者予以较好的检测,尤其是那些夜间血压不能得到较好控制的患者 通常在白天和休息时测量诊室血压 因此,晚上的血压是完全未知的,同时无法对在日常活动的状态下的血压进行评估 诊室血压不能经血压识别出的“隐性高血压”非常普遍并且与心血管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血压控制效果较差的患者,有些可能是由于他们疾病所致,但有大多数的患者可能是由于所选择的高血压药物的类型或剂量不当所致例如,无法选择每日服用一次,并且能够在24小时内控制血压的长期效果的药物,例如钙拮抗剂氨氯地平以及拉米地平等在对降压药物的剂量增加后,可以对高血压药物的降压范围予以增加。
而且能够延长高血压药的作用时间,进而起到较好的血压控制效果因新诊断为夜间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当前不建议使用这种类型的检测除计算24小时的平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和评估高血压之外,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估心血管风险的效果也相当不错四、动态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1.袖带必须在上臂,松紧只能融入一根手指若发现袖带滑动,松动或脱落,则需要重新佩戴2.在佩戴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习惯进行正常活动 查看结果时,需要注意白天的平均血压和夜间的平均血压中的任何一个超过标准值,这表明存在高血压在上文中,我们对动态血压检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作用进行大致的了解什么时候采取动态血压检测,需要按照相关的适应症,方能起到不错的检测效果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