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县教育基本情况汇报.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52409325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X县教育基本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县教育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和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实现教育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为工作目标,依法治教,深化改革,改进作风,强化管理,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县城学校布局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惠民实事进展顺利,高考再创历史性突破,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169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包括1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即东升双语),小学139所(不含教学点47个),职业中学3所,少体校1所;全县教职工总数3123人,其中小学1558人,初级中学998人,普通高中430人,职业中学137人,全县聘任代课教师380人,其中初中19人,小学361人;在校学生48476人,其中小学生26154人,初中生15589人,普通高中生5771人,职业高中生962人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首先,通过校舍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以来,重点在农村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共改造危房校舍面积58000平方米,其中新建学校27所,改扩建26所,维修26所,全县危改总投资达3165.85万元。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加大教育投入,多项教育校舍建设工程列入惠民实事和全县重点工程,累计投资6500多万元,主要包括投资3600万元正在新建的东关学校,投资318万元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暖气取暖工程,投资70万元新建了实验小学操场,投资560万元完成了职业高中实训楼建设工程,投资300万元修建了平定二中食堂,投资540万元新建了平定二中教学楼,投资436万元建成了平定一中学生公寓楼,投资246万元正在建设的平定三中教学楼,投资93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食堂改造工程,全部实现了食堂卫生防疫达标这些校舍建设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办学水平,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通过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我县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从开始启动,通过连续几年的调整,全县共撤并100余所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了逐步整合,显现出良好的运行效益去年,依照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决定,结合全县教育实际,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实施意见》,启动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工程,争取在三年内使我县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趋于合理化,按照规划要求,完成了15所中小学的撤并任务,其中中学2所,小学13所,合并教学点12个,农村中小学总数由189所降至174所。

      在加大撤点并校工作力度的同时,大力兴办寄宿制小学,目前全县共有2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已经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  第三,通过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校长教师的职业能力一是充实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去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50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为一中、二中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57人,提高了高中师资质量整体水平二是积极抓好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三是继续实行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制度,去年全县共有137名中小学教师下乡支教,促进了城乡教师的交流互动四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规范,建立完善师德档案考核目前,我县中小学专任教师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4%;普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3.9%,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2.5%全县教师工资实行以县统筹,财政统一发放,保证了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兑现  第四,通过设施配备,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本着重点突破、分类推进的原则,我县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中小学城域网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累计投资1600余万元到目前,全县有98所学校配备了计算机教室,配备计算机总台数达到了4044台,155所学校接入了阳泉市城域网,入网学校占总校数的90%,生机比例达到16.3:1,高于义务教育标准化要求。

      加强了农村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万元配备了全县中学教学仪器;投资637.8万元新建、扩建了12个标准操场,其中10个是农村中学操场;投资624万元启动了全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县所有教学点建成了教学光盘播放点,所有农村小学建成了卫星教学收视点  第五,通过政策保障,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县从春季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我县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总额为2061.1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876.98万元,省补助292.32万元,市补助105.66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82万元,县财政安排304.18万元);安排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为211万元(其中中央147万元,省级64万元);全年补助寄宿生生活费80万元,补助人数1111人与此同时,县政府从开始,对全县所有孤儿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救助,使每个孤儿享受从小学到高中12年全免费教育,免费总金额为30万元  第六,通过教育科研,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我县作为全省课改实验县区,在教科研方面坚持做到保证经费,保证机构,保证人员,保证效果。

      通过开展优质课竞赛和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理论水平和教学修养,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对课改实验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按照课改要求坚持定期开展学科培训和校本培训全县的校本研修形成了“专家引动、典型驱动、校际互动、城乡联动、课题带动、整体推动”的“六动”研修机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常规管理的到位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中考成绩综合评比多年来稳居阳泉市首位,高考成绩连年创新高,,全县参加高考2485人,首批达线627人,是平定县恢复高考以来的最好成绩平定一中首批达线人数607人,文理两科首批达线人数比去年增加108人,占全市增长人数的三分之二,第一批本科线人数居全市同类校第一平定二中首批达线人数20人应届生达线人数、达线率,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  与此同时,全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民办教育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县城学校班容量太大,给教育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当前,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平定三中等县直小学初中普遍人满为患实验小学规划为8轨制小学,但现有学生3000多人,已超出12轨制的规模,班容量严重超标,最多的班级近80人,远远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第二实验小学规划为2轨制小学,现已达到4轨制规模,而且随着县城东扩,东升、隆升等住宅区的兴建以及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学生还有不断增加的势头。

      平定三中规划为8轨制初中,现有2000多名学生,已经超出10轨制规模,班容量大大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学生过多,学校只好腾出仪器室、实验室来做教室,今年平定三中开始占用操场新建教学楼,影响了学生们的课间活动即使这样,就现有的办学场地和规模而言,县城学校依然是超负荷运行  二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面临“瓶颈”,不能一步到位  按照《平定县关于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实施意见》要求,我县力争到使保留学校都能达到办学标准目前,调整工作正在进行,但全县还有47个教学点没有撤并,百人以下的小学校还不少主要原因是保留学校不具备接受被撤并学校的条件布局调整后新建的寄宿制学校需要更多的教室、师生宿舍、生活教师、工勤人员、炊管人员等,需要政府进一步的资金投入,才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三是全县现存危房校舍改造必须尽快实施汶川地震发生后,校舍安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按照省、市要求,我县抽调教育、建设等部门的人员组成校舍抗震安全排查组,重点对全县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全面普查从普查的结果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373042平方米,存在b级危房147047平方米,c级危房51305平方米,d级危房4605平方米。

      尤其是经市、县城建部门鉴定,我县12所学校存在d级危房,其中冠山镇王家庄小学教学楼、冶西镇原坪小学教室、石门口乡南上庄小学教学楼、娘子关镇程家小学教学楼、柏井镇乱安小学教室、张庄镇桃叶坡小学教室、冶西中学学生宿舍、城关中学灶房等属d级危房,师生已经全部从上述危房校舍中撤离到安全的房屋中学习和生活,学校在危房校舍周边设置了隔离带警示标志;冠山镇南关小学厕所、张庄镇阳胜中学厕所、平定二中大门和厕所属d级危房,现正在拆除新建;县实验小学于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9个砖木结构教室属d级危房,由于实验小学学生多,暂时不能全部撤离,一方面观察使用,一方面请了县建筑设计部门的专业人员实地勘察后,制定了改造方案,就是在实验小学校园西侧,整体新建一幢3200平方米的四层单面教学楼,将现存危房拆除  这些d级危房多数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设计不够合理规范,其中砖混预制板、砖拱和石拱结构的校舍根本不具备抗震能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省政府要求此项工程必须尽快实施,其中资金分担比例为省、市、县4:3:3,我县正在测算投入预算,以期进快开工建设  四是教师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当前,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长效机制,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

      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更为严重,还需要聘任大量的代课教师  五是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不良影响日益严峻,需要全社会的综合治理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淡漠、不学法、不能遵纪守法的现象除了家庭教育因素外,主要是社会环境的污染很多社会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长体健康,使部分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堕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另外,遍布城乡的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等更是诱发青少年赌博犯罪、抢劫犯罪的温床要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需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共青团、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应联合行动,对学校周边的各种娱乐场所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努力消除精神“污染源”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六是各级各类学校过冬煤炭储备不足临近冬季取暖,但各级各类学校煤炭储备还有很大缺口今年,县直七所学校和新建的东关学校都已经接入了热电联产工程,估计可以按时供暖(接入费正在协调之中);农村中小学经报县政府批准,下发专门文件要求:产煤乡镇的学校取暖用炭由各乡镇政府协调镇、村煤矿解决,非产煤乡镇的学校用炭由东升集团的煤矿和平定卫东煤矿解决每吨最高限价400元全县学校今年取暖、生活所需煤炭7227吨,其中东升集团提供3476吨,卫东煤矿提供235吨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积极储备煤炭,但准备情况较差尤其是非产煤乡镇的学校,从10月20日至今,共计从东升集团的煤矿和平定卫东煤矿拉运了42吨煤炭(东升集团32吨,卫东煤矿10吨)主要是这些煤矿的产炭量较少,同时还要兼顾供应合同煤、当地村民用煤、煤矿职工用煤,不能完全保证供应学校用煤冬季取暖临近,必须尽快制定一些有效措施,才能确保学校正常上课  三、今后的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  根据全县教育现状,我县今后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具体标准可以概括为:全县基础教育的普及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