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疾病分类诊断治疗.ppt
129页1乳腺外科乳腺外科Surgery of the breast Surgery of the breast2乳腺疾病分类先天性先天性 生理性 病理性病理性乳腺常见疾病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乳腺癌乳腺癌3先天性先天性乳腺缺如乳腺缺如多乳症多乳症 胚胎胚胎 6-9W6-9W原发性乳头内陷原发性乳头内陷46-8对乳腺发生线Milk lines乳嵴5副乳腺 过剩乳腺6右侧副乳头7左侧副乳头8生理性性早熟性早熟 20 cm分为4个象限 + 中央区,26乳房的分区Axillarry tail27乳腺癌发生部位(国家肿瘤资料库)部位 %外上象限 35.4内上象限 8.4中央象限 7.8外下象限 5.8内下象限 4.6腋尾区 0.7重叠 18.5不确定 18.528乳腺的内部结构树枝样导管系统腺泡 小叶内末梢导管腺小叶 小叶外末梢导管末梢导管小叶单位(TDLU)100(15~20个)腺叶 腺体 + 间质 乳房Cooper 悬韧带29胸大肌乳晕腺乳头乳晕乳房脂肪体输乳窦输乳管乳腺小叶前锯肌30第一肋浅筋膜浅层皮肤乳房悬韧带输乳管窦输乳孔输乳管锁骨胸大肌胸肌筋膜乳房后间隙肺浅筋膜深层乳腺小叶肋间肌乳房脂肪体313233乳腺导管系统解剖示意图末梢导管 小叶单位34血液供应血液供应乳腺动脉供应乳腺动脉供应胸外侧动脉胸外侧动脉 内乳动脉内乳动脉外侧乳腺外侧乳腺 内侧乳腺内侧乳腺肩胛下动脉肩胛下动脉 胸肩峰动脉胸肩峰动脉35乳腺静脉回流乳腺静脉回流腋静脉分支腋静脉分支 腋静脉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内乳静脉穿支内乳静脉穿支 内乳静脉内乳静脉 无名静脉无名静脉 肺肺肋间静脉穿支肋间静脉穿支 肋间静脉肋间静脉 ( (半半) )奇静脉奇静脉 上腔静脉上腔静脉 椎静脉系椎静脉系 椎骨 椎骨36乳腺的静脉回流37椎静脉系统38奇静脉 半奇静脉39播散性乳腺癌 转移40乳腺癌转移部位构成比部位 %骨 30 (49~60)肺 20 (15~20)胸膜 10 (10~18)肝 10 (5~15)局部复发 5~30(7~15)4142淋巴回流淋巴回流乳腺淋巴回流乳腺淋巴回流 腋窝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内乳淋巴结内乳淋巴结 腋淋巴结腋淋巴结 前群前群(1~3)(1~3) 后群后群(6~7)(6~7)中央群中央群(10~12 (10~12 )) 外群外群(12~13)(12~13)尖群尖群(4) Rotter’(4) Rotter’淋巴结淋巴结(1~2) (1~2) 43乳腺的淋巴回流Rotter淋巴结4445左腋窝淋巴结的分组腋尖组胸肌组中央组肩胛下组46Berg分级4748乳房内淋巴结49乳腺癌发病因素发病率居女性癌首位部位 %乳腺 31宫颈 大肠 各 14肺 胃 各 10卵巢 子宫体 各 6肝 5食管 45051发病率的地域差异地域 发病率(1/10万)美国 91.4英国 74.9澳大利亚 82.7日本 31.4中国 16.45253发病地域差异逐步缩小原来 差异明显高发区 北美 北欧中发区 东欧 南欧 南美低发区 亚洲 非洲54现在 日本 新加坡 中国沿海沪 津 京年均 (1/10万)20’70年代 8.380年代 2390年代 3755我国发病率的城乡差异城市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大城市发病率已居首位农村发病率居第五位胃、肝、食管、肺之后目前差异正在缩小56发病率持续增长每年增长 1%~2%每年新发 130万人每年死亡 40万人我国现有乳癌 47万人57发病年龄高峰化<20岁罕见 < 30岁少见>30岁开始上升 35~40岁增长幅度最大美国白人随年龄增长而上升80岁达高峰日本高峰年龄40~50岁绝经后5~10年有个小高峰58我国发病年青化年龄(岁) 构成比(%)~29 3.230~39 21.340~49 43.950~59 14.960~69 12.270~ 4.5最小17岁 最大90岁-医学院附属医院59发病危险因素 性激素 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Estrone Estrodial Estriol绝经后乳腺癌 VS 健康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高15%~24%雄激素 雌激素 绝经后乳腺癌催乳素 乳癌 雌激素替代疗 法60生殖因素初潮年龄推迟1岁乳癌危险度减少20%停经每推迟1年患乳癌概率增加3%月经史>40年vs< 30年患乳癌概率增加1倍月经周期短 黄体周期相对长雌激素水平高 癌危险性大61>30岁未婚 >35岁未育 未授乳首胎年龄越小 患癌概率越小高产次 间隔短 患癌概率越小长时间哺乳 患癌概率降低加拿大爱斯基摩人乳癌发病率1.3 /10万 香港船民左乳癌占80%62家族和遗传因素家族性乳腺癌 20%~25%一个家族2人患乳腺癌(血缘关系)遗传性乳腺癌 5%~10%有明确遗传因子的乳癌BRCA 1/2突变基因大部分属家族性乳癌小部分为散发性6364饮食营养因素高热量高脂饮食生长发育加速及月经提前每超重10kg 危险增加80%饮酒2次/d 雌激素水平上升3次/d 危险度增加50%~70 %黄豆含异黄酮有防癌作用纤维素20g/d危险性降低15%65高动物脂肪营养过剩肥胖高动物蛋白高热量脂肪含类固醇饮酒 转变成体内激素66环境因素电离辐射 原子弹 放疗 X线年龄越小 危险性越大 危险职业 美容业 药物制造业4h/w VS不锻炼妇女(<40岁)患乳腺癌危险性减少60%乳腺不典型性增生和乳头状瘤病癌前病变67Gail模型评估患乳癌绝对风险的因素高危因素年龄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种族 白人> 黑人> 西班牙人> 亚洲人 >土著美国人月经初潮 <12岁首次生育 >35岁乳房活检 随活检次数增多而增加活检提示 不典型性乳腺增生家族史 一级亲属成员患乳腺癌68检测和诊断检测和诊断临床体征临床体征乳房肿块乳房肿块 首发症状的首发症状的95%95%乳头溢液乳头溢液 10% 10% 血性血性 皮肤征象皮肤征象 DimplingDimpling征征 桔皮征桔皮征 乳头变位乳头变位 内陷内陷 变形变形 偏位偏位区域淋巴结肿大区域淋巴结肿大69酒窝征浅窝delle酒窝征70轻微酒窝征Slight dimple71乳房皮肤水肿 炎性乳癌72桔皮样征73乳头变位74乳头凹陷75乳头凹陷 桔皮样征76累及皮肤77腋淋巴结肿大78腋窝淋巴结转移右乳晕湿疹样癌 Paget氏病7980湿疹样癌81湿疹样癌82双侧乳腺癌右乳严重变形 乳头上抬回缩左乳头凹陷 外上方酒窝征83双侧乳腺癌同时根治术后84男性左侧乳腺癌溃疡85男性左侧乳腺癌868788晚期乳癌89女 34岁 左乳癌术后1年复发半年后死于转移(肺 骨 肝)90临床体检临床体检 CBE CBE 平摸乳房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91腋窝的检查方法9293自查自首自查自首 BSEBSEBreast self-examinationBreast self-examination家族乳癌病史家族乳癌病史末婚末婚 末育末育 末授乳末授乳初潮<初潮<1313岁岁 首胎>首胎> 3535岁岁非典型性增生症非典型性增生症经济条件好经济条件好 文化层次高文化层次高 职位高职位高≥ ≥1818岁岁 94面对镜子 观察乳房外形95下垂形巨乳弯腰前倾双手高举过头双手下垂叉腰易发现深部肿块96洗澡擦肥皂时平摸乳房 寻找肿块97仰卧位触膜乳房三圈 发现肿块98轻轻挤压双侧乳头乳晕 发现乳头血性溢液99100X X线检查线检查 MPRMPR肿块影肿块影 密度高密度高 边不整边不整 星形毛刺星形毛刺 索状影索状影恶性钙化灶恶性钙化灶 密集细沙样密集细沙样 厚皮征厚皮征 漏斗征漏斗征 牛角征牛角征 塔尖征塔尖征101高密度肿块影102边缘不整齐毛剌征103104恶性钙化灶105106星形影107乳腺癌108其它诊断方法其它诊断方法Doppler Doppler 乳管内视镜乳管内视镜 FDS FDS 针吸细胞学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手术活检手术活检109乳腺癌内微钙化声像图110111112113114见导管内红 色实质性占 位病变 表面不光滑 不规则 范围广 在管壁内不 能移动 表面有出血 周围管壁不 光滑 增厚 与新生物相 联系115见导管内淡黄色 实质性占位病变 在管腔内不能前 后移动 表面不光滑 不规则 有出血 周围管壁不光滑 增厚 与新生物相联系116乳腺癌早期发现方法 普查自查 + 体检 + 钼靶 BSE+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