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16672081
  • 上传时间:2023-0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考纲要求:1、古典诗歌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要点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类型;2. 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或者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大方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土的形象 如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 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技巧点拨: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 (2) 这首诗歌中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的特点分析步骤:〔1〕概括描述形象特征〔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2〕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技法解密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抓住人物特征3、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4、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二〕景物形象1、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在古诗中,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所以,我们要解意象,品诗歌。

      〔要牢记常见意象的特定含义〕2、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与"境〞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方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 "感伤〞三) 事物形象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3.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答题步骤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在神韵;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

      例: 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诗人所写的小松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这里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 表达方式2 修辞手法3 表现手法4 构造技巧表达技巧(一) 表达方式表达、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考察的重点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开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楼":"昔闻洞庭水,今上楼〞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观的"鹊桥仙"中:"两情假设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还有咏史抒情、怀古抒怀、用典抒情等 4、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假设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古诗中景物描写的方法:修辞:比喻、拟人、夸、借代等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结合〕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多感官描写〔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多角度描写〔远近、俯仰、上下、上下〕渲染、白描、衬托多种意象组合〔意象叠加〕 色彩的映衬补充:虚实结合,何为虚: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B、已逝之景之境C、设想的未来之境D、悬想揣测对方活动和心情(二)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喻"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2)拟人"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突出特征,强化感情;衬托气氛,增强感染力4)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表达含蓄,语义丰富5)反问"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6〕设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7〕借代:不直接的说出事物,而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局部代表整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如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8) 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9) 对偶:构造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10) 排比:构造紧凑,文意贯穿;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强语势,强化感情〕(11) 反复:突出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三) 表现手法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1、 衬托 2、联想、想象、3、比照、4、白描、5、渲染、6、衬托、7、象征、8、用典、9、抑扬结合、10、动静相衬、 11、虚实结合、12、赋比兴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比照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4、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5、衬托: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只写一事物〕如"东船西舫方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用环境描写衬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广阔的回味空间而比照衬托是双方都写衬托是侧面描写 6、象征(托物言志〕: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根底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

      外表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典范的高尚情操7、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夔"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表现往日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比照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8、 抑扬结合:不从正面平铺直,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否认或肯定,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