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类课程相融整合确保育人目标的实现.docx
6页三类课程相融整合,确保育人目标的实现 ——复旦二附中2016年课程改革的若干设想一、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复旦二附中)是一所复旦子弟学校,从生源条件看,复旦子弟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知识面总体较宽、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这是学校课程计划实施的基础和保证但是复旦子弟又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可以说这种差异性是上海市任何一所公办学校都没有的从师资情况看,学校在编教职工72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8人,研究生学历14人,市双名工程基地成员2人、区名师工作室学员9人,市中心组成员4人,区中心组成员13人,区学科带头人4人,区骨干教师4人,13名教师被聘为“复旦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可以说,学校拥有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从学校所处的环境看,作为复旦子弟学校,可比较容易地借助复旦大学丰富的物质资源、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用以建设具有二附中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学生家长大部分来自复旦,学历层次、整体素质相对较高,他们是学校课程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优质资源和支撑力量另外,自1998年起学校就着手进行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2015年9月,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校本课程改革,至今已初具规模与成效,尤其在课程建设上要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也较有基础。
二、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1、依据“依托百年复旦,重德育体验,重创新实践,实行有宽度的教学,培养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的办学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德育内涵建设,坚持给学生更宽广的教育,能让我们的学生在初中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五个多,即:读的书比别人多,听的讲座比别人多,参观访问比别人多,参加的社会实践比别人多,经历的创新活动比别人多并进一步优化与之相对应的五大课程体系,即:立体化阅读课程、“漫游星空”课程、家长义工活动、“移动的课堂”行走系列课程、长短探究结合的课程2、积极探索有效课程、有效课堂、有效作业“三有效”模式,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数的基础上,对三类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统整,做到既不降低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又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长远发展,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在基于课程标准、基于校情、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形成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这三类课程相融整合的课程设置标准和教育教学模式3、在不减少课时总量的前提下,我们关注基于学校校情的课改特点,即依据课时安排上有增就得有减的原则,统整音乐美术课程,形成学校大艺术课程;统整思品、社会、心理课程,形成校本生命教育课程;统整初中劳技课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含艺术、科技、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大劳技课程。
同时,统整体育、心理、医务等力量,成立学生健康中心,聚焦学生身心健康和相应的校本课程建设,形成大体育课程,在保证每天校内体育1小时的同时,继续推进“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月)卡”,鼓励业余时间体锻习惯的养成,争取每年发布学生健康报告,通过研究发现学校体育和心理工作的不足和问题,并通过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育、心理和健康质量三、学校课程改革的收获多年来,我校学生培养受到了基础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点赞,学生培养质量受到各名高中认同并体现出持续发展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杨浦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红旗大队、杨浦区办学先进单位、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杨浦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杨浦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杨浦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学校参加市区体育比赛,在武术、围棋、小铁人三项、艺术操和广播操等也位居前列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成绩,也促进了毕业生培养成绩的提高,学校连续3年四校预录取率位居上海第三名,办学声誉越来越好我们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我们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为此,学校将继续在各界教育教学专家和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提出问题,聚焦发展,使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在保证做对的同时,能够做得更好更有效!四、学校课程改革的后续思考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而课程的实施却是任重而道远的,学校的管理、教师的专业水平都会对课程改革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因此怎样进行课程的融合、调整和优化?怎样从课程的管理上保证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怎样立足课程进行校本研修,开展教学研究和分享,激发教师的潜在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附录部分: 附录一 学校课程设置表一、复旦二附中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语文基础4444拓展探究古诗文1111数学(初一下开始分层)基础4445拓展1111英语(初一下开始分层)基础3333拓展探究1111科学类物理初三3节分层基础22拓展探究1化学初三2节分层基础2拓展探究1生命科学21科学23地理22信息科技2人文类思品/心理1112.5历史22社会1.5阅读英文报1111立体化阅读11艺术类音乐11美术11大艺术选修22体育类体育3333体锻1111大体育选修1111劳技类科学与技术选修22电工1区本课程《漫游星空》0.50.50.50.5专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1111社会实践26天/学年24.5天/学年29天/学年18天/学年晨(午)会每天20分钟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天40分钟周课时总量34.535.53233备注:课程改革后,多出来的课时由学生自主安排,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课教师参与管理但不可进行整班上课,期间可以进行学科分层个别化。
二、复旦二附中2016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语文基础4444拓展探究古诗文1111数学(初一下开始分层)基础4445拓展1111英语(初一下开始分层)基础4444拓展探究////科学类物理初三3节分层基础22拓展探究1化学初三2节分层基础2拓展探究1生命科学3科学23地理22信息科技2人文类思品/心理1112.5历史22社会1.5阅读英文报1111立体化阅读11艺术类音乐11美术11大艺术选修22体育类体育3333体锻1111大体育选修1111劳技类科学与技术选修22电工1区本课程《漫游星空》0.50.50.50.5专题教育或班团队活动1111社会实践26天/学年24.5天/学年29天/学年18天/学年晨(午)会每天20分钟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天40分钟周课时总量34.535.53332备注:课程改革后,多出来的课时由学生自主安排,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课教师参与管理但不可进行整班上课,期间可以进行学科分层个别化附录二: 复旦二附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量汇总表年级活动内容时间负责部门预备军训4天德育处春游1天秋游1天采访父母0.5天寒暑假长假“雏鹰假日小队”志愿活动4天校内执勤劳动一周1.5天家长义工3天行走上海+移动的课堂4天+一周预备年级合计26天初一换戴大号红领巾0.5天德育处春游1天秋游1天采访优秀学长0.5天寒暑假长假“雏鹰假日小队”志愿活动4天每学期校内执勤劳动一周1.5天校内常规志愿活动2天家长义工3天行走上海+移动的课堂4天+一周初一年级合计24.5天初二14岁生日2天德育处春游1天秋游1天采访学者0.5天寒暑假长假“雏鹰假日小队”志愿活动4天每学期校内执勤劳动一周1.5天校内外常规志愿活动2天接待美国、新加坡等国内外交流学生二周2天家长义工3天行走上海+移动的课堂4天+一周初二年级合计29天初三敬好最后一个队礼——退队活动0.5天德育处春游1天秋游1天每学期校内执勤劳动一周1.5天寒假、长假“雏鹰假日小队”志愿活动4天行走上海4天结对学校交流3天家长义工3天初三年级合计18天注:课时折算法:1天7节课,4.5小时折算为1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