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型构建研究.docx
11页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型构建研究 高圣涛摘 要:高校工会是学校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任务要实现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构建一个适合目前高校发展形势的模型体系梳理了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因子,在STATA12.0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从治理理念、规章制度、治理内容、政策制定和治理方式五个方面构建了“五位一体”的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型关键词:高校; 工会; 治理能力现代化:D412.6:A:1672-1101(2018)01-0100-05Abstract: labor un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s party group.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labor union govern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goal and ta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labor union governance a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imperative to build a model system that suit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STATA12.0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labor unionsgovernance abil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orthern Anhui, and a “five in one” modern model of governance a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governance concept, rules and regulations, governance contents, policy making and governance methods.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bor union;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capacity《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
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备受关注高校工会是学校党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与群众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肩负着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利的重任[1-2]近十年来,随着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及教职工队伍的扩大,高校工会会员逐渐增多,因此在制度、理念、管理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取得优秀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高校工会在提高自身治理能力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实施过程中进展十分缓慢,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很多[3]高校工会在管理方式上未能依据教育规律和学校特点实现科学化与民主化广大工会会员依然以管理对象的身份存在于组织中,导致他们在工会治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展现出应有的主体功能高校工会在维护广大职工权利时有所顾忌,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工会干部素质现代化是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终体现但在目前高校干部的選拔和任用体制下,工会干部并非长期从事工会工作,在工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缺乏深度,虽然在事务性的工作上能够胜任,但缺乏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4]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部分高校工会干部在遵守制度方面缺乏自觉性,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放宽对自己的要求,为自己谋取福利的现象较为常见。
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工会干部服务能力欠佳,使得本身很好的政策,在落实时“变样”,导致被服务者满腹怨言,致使工会形象受损所以推进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5-6]本文梳理了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因子,在STATA12.0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从治理理念、规章制度、治理内容、政策制定和治理方式五个方面构建了“五位一体”的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型一、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素因子梳理(一)利用文献法进行因子梳理本研究通过对2000年以来关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依法行政、治理理念、管理程序、规章制度、治理方式、政策制定、治理内容、经费来源和治理主体等,假定这些因素对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有影响二)利用层次分析法打分与统计根据上一部分的梳理,针对以上因子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见表1)三)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问卷调查方面,在皖北地区选取三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样本量的计算公式:N=Z2*[P(1-P)/E2],令置信度为95%(此时Z=1.96),误差值E=5%,概率值P=0.5,算得样本量N=384,考虑到实际调查中会存在无效问卷,同时按照结构方程测量模型对数据和问题的相关要求,发放问卷400份(按工会会员人数比例确定问卷发放数量),收回400份,问卷回收率100%。
通过整理,去掉信息不完全问卷7份,有效问卷率98.25%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设定393份有效问卷选项的分值,A选项“不重要”为1;B选项“比较不重要”为3;C选项“同等重要”为5;D选项“比较重要”为7;E选项“最重要”为9;不选为0数据审核、处理以后,采用Epidata数据录入法,建立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素分析数据库,运用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上表统计结果,选取总方差贡献达到50%的因素为影响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治理理念、规章制度、治理内容、政策制定和治理方式二、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型建构根据以上定性数据分析,以治理理念、规章制度、治理内容、政策制定和治理方式5个因素和393份问卷获取数据为基础,结合国内高校工会及其他社会体系发展,皖北地区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如下一)治理理念创新化加强工会理论研究工作是实现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治理理念创新是制度创新、管理渠道创新和其它创新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高校工会工作要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就必须把工会理论研究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工会工作更好地开展。
开展理论研究必须把握三个方面内容首先,要紧跟党的步伐党的方针政策都要在工会工作中得到实践,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指导下进行研究,否则工会理论将失去根基和方向;其次,理论研究要人性化要坚持不懈、毫不含糊地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只有以人为本的理论,才经得起考验,才能指引工作开展最后,要联系实际新形势下,必须切实加强对高校工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尽快解决影响当前工会工作进步的实际问题目前,高校非在编职工的权益保护及加入工会组织的途径和方式问题亟待解决在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深化改革下,高校用工制度更加灵活,教职工队伍中劳动合同工、计时工、劳务外包、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的非在编职工的数量逐年增加,其中采取聘期制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高校非在编职工相对处于弱势地位,部分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多被同工不同酬[7]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利于工会工作的进步和高校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工会要创新治理理念,探索有效途径解决非在编职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另外,还有如何增强工会干部维权意识、如何做好工会干部选拔及培养工作、如何建立健全工会干部工作奖惩机制等问题。
二)规章制度科学化目前,高校工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鉴于工会发展形势,要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在人事管理制度、经费拨缴制度上,只有这样才可促进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高校工会实现规章制度的科学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首先要深化高校工会干部选拔机制,将工会干部的选举权利真正落实到广大教职工手中,让教职工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工会就在你我身边,感受到自己是工会大家庭的一份子其次试行工会干部任期制度,即干部的任期根据工作表现来决定,在任期内对工会干部的工作情况每年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的关键参考二是完善工会经费管理制度首先,设财务管理机构,成立高校工会财务工作委员会,对机构成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的意识等其次,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制度,经费审查委员会要全面承担工会经费使用的审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财务上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工会法律法规建设首先要完善高校工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尽快完善与目前工会工作相关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将工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工会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要完善高校工会民主制,建立健全高校工会民主管理保障制度,为民主管理提供法治化和规范化的渠道最后要實现高校工会地位独立,避免出现由于地位不独立造成无法独立行使权力的现象要保障高校工会法律地位的独立性,使高校工会有实力有信心独立开展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会员的合法权益,真真切切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三)治理内容全面化目前大多数高校工会功能单一,服务面窄高校工会可以借助良好的群众基础、完善的组织体系、先进的工作理念,把工作空间进一步扩大,使工作更顺应人心,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实现治理内容全面化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服务对象要从教师向包括非在编职工在内的教职工整体转变,在日常工作中要多深入到职工中去,了解职工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对于存在特殊困难的职工要进行特殊照顾二是服务工作要从单一层面向服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转变,进一步拓宽服务面,让更多人了解工会、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三是职工福利要从物质追求向精神追求转变,提高职工的精神境界,多开辟教职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阵地,如建立和完善“职工之家”,让广大教职工切实地感受到高校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高校的福利工作要为教职工提供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利益照顾,实现职工体面劳动,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8]。
四是对于职工权力维护要从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向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享受权转变,关心和支持职工的进步和发展需求总之,工会组织要把握工会整体观、提升职工凝聚力、多方面维护职工权益、构建高校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劳动关系等,使工会由原来的形式工会、活动型工会、追求个体权益工会向实质性工会、发展型工会、维护整体权益型现代化工会转变,从职工最为关心、最为核心的利益出发,办实事、办好事,使高校工会真正做到民主管理、人文关怀、教职工可以维权、依法独立开展工作而且还要处理和协调好大学的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进而推动高校工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进程四)政策制定民主化高校要实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