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1)..ppt
41页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一章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主讲教师:龚伟申 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主要内容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1.1 制冷系统与循环过程1.1.2 压焓图与温熵图1.1.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其热力计算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1.2.1 液体过冷循环1.2.2 蒸气过热循环1.2.3 回热循环1.2.4 换热及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1.2.5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1.2.6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的热力计算1.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工况1.3.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因素1.3.2 制冷机工况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一、制冷系统与循环过程 1.制冷系统的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汽器四个基本部件用管道构成封闭的系统,并充注适量的制冷剂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2. 制冷系统的循环过程制冷剂在循环中只经过一次压缩的制冷过程 压缩过程 冷凝过程 节流过程 蒸发过程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2. 制冷系统的循环过程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3、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想循环:假设制冷循环所有过程均是在可逆过程条件下进行的,换热无温差传热,压缩、膨胀工质流动无摩擦,内部无涡流或扰动。
l是典型的逆卡诺循环,二个等温过程(冷却冷凝与蒸发汽化)与二个绝热过程l其循环在气液二相区实现,压缩过程是湿压缩,进入膨胀机是液态制冷4、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l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是处于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l离开冷凝器和进入膨胀阀的液体是处于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l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为等熵(干)压缩;l制冷剂通过膨胀阀的节流过程为等焓过程;l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为定压过程,且没有传热温差,即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等于冷却介质温度,蒸发温度等于被冷却介质的温度l制冷剂在各设备的连接管道中流动没有流动损失,与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图1-4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a)工作过程;(b)理论循环二种循环在T-S图上区别二、压焓图和温熵图1.压焓图l一点:l临界点Cl三区:l液相区、l两相区、l气相区l五态:l过冷液状态、l饱和液状态、l湿蒸气状态、l饱和蒸气状态、l过热蒸气状态l八线:l等压线p(水平线)l等焓线h(垂直线)l饱和液线x=0,l饱和蒸气线x=1,l无数条等干度线xl等熵线sl等比体积线vl等温线t液相区两相区气相区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2. 温熵图一点:临界点三区:气相区、液相区、湿蒸气区五态:过冷液体、饱和液体、饱和蒸气、 过热蒸气、湿蒸气八线:等压线、等焓线、等温线、等熵线、 饱和蒸气线、饱和液体线、等干度线、 等容线1)制冷压缩机压缩过程2)制冷压缩机冷凝过程 3)制冷压缩机膨胀过程 4)制冷压缩机蒸发过程 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温熵图上的表示12:压缩过程22:冷却过程23:冷凝过程34:节流过程41:蒸发过程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三、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其热力计算1. 性能指标制冷量(kW) 单位质量制冷量(kJ/kg)单位容积制冷量(kJ/m3) 理论比功(kJ/kg)单位热负荷(kJ/kg) 热负荷(kW)制冷系数 热力完善度2. 热力计算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可知: 0+Pth=Mr(ho-hi) 0和Pth是单位时间内加给系统的热量(kW)和功率(kW); M是流进或流出该系统的稳定质量流量(kg/s); hout和hin分别表示流体流进系统和流出系统状态点的比焓(kJ/kg)。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l 1)制冷系统设备中的功与热量的分析l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忽略势能与动能,根据稳定流动的能量方程0+Pth=Mr(ho-hi)l压缩机:l冷凝器:l蒸发器: 0 = Mr(h1-h4)l节流元件: h4=h3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l2)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性能参数l单位质量制冷量:l单位容积制冷量:l压缩比功:l单位冷凝负荷:l制冷系数:l制冷剂的质量流量:l制冷剂的体积流量: l热力完善度: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三、例题 制冷工质为R22,蒸发温度-10C,冷凝温度35C, 制冷量55KW试对该理论循环进行热力计算解: 基本思路为: 1、画图 2、查参数: 首先由tk得到:Pk、h3、h4 由t0得到:P0、h1、v1 由pk、p0得到:h2 3、然后按热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一、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l实际循环中,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往往是过热蒸气;l实际循环中,离开冷凝器和进入膨胀阀的液体往往是过冷液体;l实际循环中,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不是等熵压缩;l实际循环中,制冷剂通过膨胀阀的节流过程不完全绝热,节流后焓值有所增加;l实际循环中,在蒸发器和冷凝器处存在传热温差,即制冷剂的冷凝温度高于冷却介质温度,蒸发温度低于被冷却介质的温度;l实际循环中,制冷剂在管道及设备内流动是存在阻力损失,并与外界存在热量交换。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二、液体过冷循环 理想循环:1234 过冷循环:1234 1. 过冷度 2. 性能分析 (1) 单位比功w0不变,单位质量制冷量q0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增大; (2) 如果给定制冷量Q0,则质量流量qm减小,容积流量qV减小 3. 结论 过冷循环是有利的 思考:采取何种措施能增大过冷度?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三、蒸气过热循环 理想循环:1234 过冷循环:1234 1. 过热度 2. “无效过热”性能分析 (1) 单位比功w0增大,单位质量制冷量q0不变,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2) 如果给定制冷量Q0,则质量流量qm不变,容积流量qV增大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2. “有效过热”性能分析 (1) 单位比功w0增大,单位质量制冷量q0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的大小与制冷剂性质有关; (2) 如果给定制冷量Q0,则质量流量qm减小,容积流量的变化也与制冷剂的性质有关 结论:过热循环对制冷循环是不利的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三、回热循环 1. 回热循环流程 2. 循环性能分析 (1)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加、理论比功增加,制冷系数的变化规律与制冷剂性质有关; (2)如给定制冷量Q0,则质量流量下降,容积流量的变化规律也与制冷剂性质有关 A 压缩机B 冷凝器 C 膨胀阀D 回热器 E 蒸发器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四、换热及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1. 吸气管道 吸气管道是指蒸发器出口到压缩机吸气入口之间的管道,通常认为吸气管道中的换热是无效的,它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作过详细的分析。
制冷剂压力的降低将会导致压缩机吸气比容增大、压缩机的压力比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减小、压缩机比功增大、制冷系数下降 预防措施: 可以通过降低制冷剂流速的方法来减小阻力,即通过增大管径来减少压力降但是为了保证润滑油能顺利从蒸发器返回压缩机,制冷剂流速也不能太低此外,在吸气管道上应尽量减少安装阀门、弯头等阻力部件,以减少吸气管道的局部阻力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2. 排气管道 排气管道是指压缩机出口到冷凝器入口之间的管道,通常排气温度要高于环境温度,向环境散热不会影响循环系统性能,只会降低冷凝器的单位热负荷制冷剂在排气管道中的压力降将会增加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压缩机的比功,导致制冷系数降低 3. 冷凝器 在讨论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压降对循环的影响时,必须注意比较条件假定冷凝器出口制冷剂的压力不变,为了克服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冷凝器时制冷剂的压力,必然导致压缩机排气压力升高,压缩比增大,压缩机耗功增大,制冷系数下降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4. 液体管道 液体管道是指冷凝器出口到节流阀入口之间的管道如果冷凝温度高于环境空气的温度,热量将由液体制冷剂传给周围空气,产生过冷效应,使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大;如果冷凝温度低于环境空气温度,则会导致部分液体汽化,使制冷量下降。
在冷凝器出口液体过冷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管路中的压力降会引起部分液体汽化,导致制冷量的降低引起管路中压力降的主要因素,往往并不在于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而是在于液体流动高度的变化因此在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冷凝器和节流阀的相对位置,避免因位差而出现汽化现象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5. 两相管道 两相管道是指膨胀阀出口到蒸发器入口之间的管道这段管道中制冷剂的温度通常比环境温度要低,所以热量的传递将使制冷量减少管道中的压力降对性能没有影响,因为对于给定的蒸发温度,制冷剂进入蒸发器之前的压力,必须降到相应的蒸发压力压力的降低无论是发生在节流机构本身,还是发生在管路中,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如果系统中采用液体分配器,管道中的阻力大小将影响到液体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影响制冷效果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6. 蒸发器 假定不改变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状态,为了克服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制冷剂进蒸发器时的压力,从而提高了蒸发过程中的平均蒸发温度,使传热温差减小,要求的传热面积增大,但对循环的性能没有什么影响如果假定不改变蒸发过程中的平均温度,那么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压力应稍有降低,压缩机吸气比容增大,压缩比增大,压缩机比功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7. 压缩机 理论循环中,曾假定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实际上,在压缩的开始阶段,由于气缸壁温高于吸入的蒸气温度,因而此时气缸壁向蒸气传递热量;当压缩到某阶段后,蒸气温度升高,当气体温度高于气缸壁温度时,热量又由蒸气向气缸壁传递因此整个压缩过程是个压缩指数不断变化的多方过程另外,由于压缩机气缸中有余隙存积存在,气体经过吸、排气阀及通道处有热量交换及流动阻力,气体通过活塞与气缸壁间隙处会产生泄漏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压缩机的输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消耗的功率增大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五、实际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1234表示理论循环,112s2s3341表示实际循环 4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蒸发和压降过程; 11表示蒸气在回热器、吸气管中以及蒸气经过吸气阀时的加热和压降过程; 12s表示压缩机内实际的多方压缩过程; 2s2s表示排气经过排气阀时的压降过程; 2s3表示蒸气经排气管进入冷凝器的冷却、冷凝及 压降过程; 33表示液体在回热器及液体管道中的降温、降压过程 34表示节流过程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的简单表示 l制冷剂通过膨胀阀的节流过程为绝热等焓过程;l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为定压过程;l制冷剂在各设备的连接管道中流动没有流动损失,与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六、实际循环的热力计算 1. 分类(1)设计性计算由已知工况计算循环的性能系数(2)校核性计算给定压缩机型号进行校核制冷量的计算 2. 热力计算 例12 3. 设计性计算 例13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例12 某空调用制冷系统,制冷工质为R22,所需制冷量Q0为50kW,空调用冷水温度tc10,冷却水温度tw=32,蒸发器端部传热温差取t05,冷凝器端部传热温差取tk8,试进行循环的热力计算计算中取液体过冷度tg5,吸气管路有害过热度tr5,压缩机的输气系数0.8,指示效率i0.8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例13 某单位现有一台106F型制冷压缩机,欲用来配一座小型冷库,库温要。












